返回鲻山遗址
首页  > 浙江  > 宁波  > 余姚   »  鲻山遗址景点介绍

鲻山遗址

鲻山遗址
鲻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汇头乡西岙村鲻山东麓的三叉江桥东南(现属丈亭镇西岙村),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堆积厚约3米,划分为10层,文化内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时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积为主。出土文物1000余件。该遗址极大地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河姆渡文化的产生、生活状况及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对认识河姆渡文化的发展环节和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鲻山遗址于1997年8月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鲻山遗址
外文名
Zi Moutain Ruins
所在地区
浙江省余姚市汇头乡
级别批次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文号
国发(2013)13号
编    号
7-0167-1-167
时    代
新石器时代

历史沿革

1980年试掘,1996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出土的石器有斧、锛和以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小石器。陶器分夹炭黑陶和夹砂灰黑陶等,器形有釜、罐、盘、钵、豆、鼎等。多素面,纹饰有绳纹、弦纹和锥刺纹等,另还出土河姆渡文化早期干栏式建筑遗迹、大批稻谷、葫芦、鹿角等动植物标本以及骨器和象牙器等。1979年建余丈公路,在鲻山南麓取土时发现有石斧等出土。经余姚市文物部门1980年试掘,1996年9月至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成联合考古队,再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出土了河姆渡文化时代最早的木稆、鸟形象牙圆锥、骨匕等精品和石、陶、木、骨(牙)器等文物一千余件。石器有斧、石奔以及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小石器件。陶器有夹炭、夹砂炭及夹炭黑陶,饰有绳纹、锥刺纹等。还发现了不同阶段的木结构建筑遗迹。为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组成部分。从已发现的实物及遗迹来看 ,该遗址年代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的第二、三文化层,即距今约五千五百年至六千四百年之间。分布面积约有数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为60厘米。

文化层

鲻山遗址文化堆积厚1至3.5米不等,1996年发掘的300平方米位于鲻山的东南坡,紧贴61省道南侧布方。文化堆积后3米左右,堆积自北(上坡)往南(下坡)逐渐增厚,坡相堆积特征明显。野外划分10层。3至10层均为河姆渡文化堆积,依据野外揭示的地层迭压关系和各文化层出土遗物种类及其形态特征的变化可以将该遗址的河姆渡文化遗存分四期。

一期

10层、9层。发现大片干阑式建筑遗存。出土遗物陶器居多,夹炭陶为主。敞口、敛口肩脊釜,敞口无肩带脊釜,双耳平底罐,平底盘,平底盆,单把钵为代表性陶器。陶器胎体厚重,吹器底部拍印绳纹,口沿、肩脊部常见刻划的植物图案。在钵、盘、盆的外表,尚可见到拍印绳纹后重新抹平的现象。出土为数不少的燧石质打制石器。骨耜2件,木耜1件,象牙雕刻制品发现不多。层下建筑木桩的14C测年数据有4个,数据范围BC5560~4600(经树轮校正),层下稻谷的14C测年BC4780~4600(经树轮校正)。

二期

8层。陶系及典型陶器组合与一期雷同。夹砂灰陶增加,夹炭陶色有黑变灰,陶器胎体明显趋薄,器物形态和一期有明确的传承发展关系,均可找到对应的型式,刻划纹减少。 燧石质打制石器数量减少。层下木桩14C测年BC4500~4340年。

三期

7层、6层。陶器以夹砂陶为主,直口长颈扁腹圜底釜最具时代特征,外红里黑的泥质红陶粗把宽沿豆、圆体直把盉也是该期的典型陶器。燧石质打制石器基本不见。

四期

5层、4层、3层。陶器中夹砂灰陶大宗,泥质红陶占相当数量。敞口圜底釜、敛口扁腹釜、扁腹釜形鼎、牛鼻耳罐、泥质红陶大喇叭圈足豆、直把垂囊盉是该阶段的代表性陶器。

文物

鲻山遗址出 土文物丰富繁多,石器有斧、锛和以燧石为原料制成的小石器,多有明显的敲击和打琢痕迹。陶器有夹碳黑陶和夹砂黑陶、多素面,纹饰有绳纹、弦纹和锥敕纹等。其年代相等于河姆渡第三、四文化层,距今6000年以上。出土的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形罐耳、猪嘴形支角等特征的釜、鼎、器皿等,年代相等于河姆渡第二文化层,距今5500年,其中有一件完整的陶盉,与河姆渡遗址第二文化层及上虞牛头山遗址出土的陶盉如出一辙。还发现了一些木筒、“木拖舟”、木夯具等器物,可联系河姆渡先民祭祀太阳神、稻作生活、干栏式建筑一起来研究。鲻山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以燧石为原料打制而成的小石器,这是浙江地区有确切层位的首次发现,在河姆渡遗址、奉化名山后遗址、象山塔山遗址中仅发现个别或少量的打制石器,它不但确认了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存在,而且也为河姆渡文化中骨角器的制作加工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些发现,可见我们丈亭一带,是中华民族长江流域发祥地之一。现大多数文物陈置于省博物馆中,为考古专家深入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内涵,提高对河姆渡文化发展环节的认识,提供了大批新的宝贵资料。石器有斧、石奔、凿;陶片以夹炭黑陶为主,夹砂灰红陶和泥质灰红陶为次。夹炭黑陶大多为腹片,也有半环形和牛鼻形器耳。夹砂灰红陶有罐类腹片,也有釜口沿片、背部有一半环形把手的支座等。泥质灰红陶多为敞口釜和钵的口沿片。所有陶器都为手制,素面,表面磨光,烧成温度不高。

意义

鲻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位于余姚市丈亭镇西岙村南的鲻山东麓,南临姚江,南北范围约100米,东西约25米,1979年,进行了小范围试掘,测得文化层厚度为60厘米。出土实物有石器、陶片和兽骨等。从出土的大量陶片质地和各式器型综合考察,确定鲻山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系列,其年代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第三层,距今约六千年。说明这里与河姆渡一样,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远古人类聚居地区。鲻山与河姆渡相距咫尺,先民们互相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河姆渡文化。鲻山遗址是姚江谷地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1996年的发掘取得了较大收获。遗址堆积深厚,遗迹丰富,墓葬、灰坑、水井均有发现。在第8层下发现了连片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可分为早晚关系清楚,技术特征明确的前后两期共三个单元。出土遗物包括各类陶器,还发现器形多样的木、骨器和燧石质打制石器。该遗址的堆积状况、文化面貌、内涵特征及时代大体与河姆渡遗址相对应,发现的大批新资料,极大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对认识河姆渡文化的发展环节和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发掘的重大成果:一、是发现并确认河姆渡文化大量使用燧石器打制石器,这在浙江省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尚属首次。二、发现了连片干栏式建筑遗迹,主要是桩、坑、础、撑木等建筑基础部分,揭示了桩、坑、础的内在联系,对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有了进一步了解。三、鲻山遗址出土的陶器无论器类,器种均与河姆渡遗址雷同,其中陶釜、陶罐等陶器的器形早晚演变发展轨迹清晰,再次证明河姆渡文化一至四期文化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有机整体。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