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布泉古代崖葬
首页  > 广西  > 南宁  > 隆安   »  布泉古代崖葬景点介绍

布泉古代崖葬

布泉古代崖葬
布泉古代崖葬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曾经有过一段神秘的崖葬习俗,这种习俗早在濮、越、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受其影响,隆安县也有过崖洞葬的现象,在元朝以后又神秘地消失了。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崖洞葬的起因、过程、结果等等,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是一团迷,这些年代久远的古迹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在隆安县境内最早发现崖葬的时间在1917年,地点在都结乡龙民村布翁屯南约100米的岜岭半山腰上,该洞口离地面约40米,方向东北向。

  什么是崖葬?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也是风葬即露-的一种。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我县发现的崖葬属于崖洞葬,这种安葬的方法是将死者安放在悬崖峭壁上的天然崖洞的洞口一带。在悬崖峭壁的下面,当我们翘首仰望时,一般是可以看见盛尸的木棺。对于这种放棺的洞穴,有时候要稍微加以修整,这主要是将洞的底部垒筑填平,或者加设木杠,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放置木棺。

  1958年布泉街的郑以南等三个青年爬上那王崖洞找硝土(肥料),此洞深10米,宽四米左右,他们意外发现洞内放置木棺18副,棺下用櫶木来垫,呈八字形分两边摆放,八字头朝洞内,尾朝洞外。洞内有一副比较大的棺,内有两人合葬,两边的棺内是单人葬,棺木依次减小。由于当地有人向上级反映,1962年年底区博物馆的黄增庆前来实地考察,发现棺材及人骨已全部被推出洞外,堆于山脚下。棺材用整段圆木从中剖开,中间挖空四周留出子母口然后相合而成,工艺相当精细,严密到几乎看不出有缝隙。有些棺与盖前端突出13---14CM,微弯像牛角形的木柄,棺身的木柄向上,盖的柄朝下。据郑以南介绍,18副棺内骸骨大多只是一具,其中有一副棺材比较大,内装骸骨两具及六枚唐代“乾元通宝”、一块直径5CM、厚2CM的圆形松脂块,棺外放有几个瓷碗,别的棺没有陪葬品。棺的大小以人的骨架高矮而定,一般长67CM、宽34CM、高18CM,最小的象枕头一样大。

  其他的崖洞葬里的棺材也是大同小异,陪葬品一般有“乾元通宝”、“开元通宝”铜钱(最早的是隋唐时期)、瓷碗、木制碗、铁制的砍刀、尖刀、长茅和贝壳等。此外再没有别的图形或是文字记载。

  古代壮族为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棺木悬于峭壁上的岩洞中,是由壮族经济生活与宗教信仰所决定的。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壮族先民多是居住在岩洞里,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人死之后仍与活着的人一样进行生产与生活,同样要衣、食、住、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岩葬就和人类居住的岩洞联系在一起了。

  广西崖洞葬延续的时间较长,时代最早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如武鸣两江镇英俊村岜旺屯的崖洞葬,出土人骨有8个个体,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和玉器,没有发现铜器,人骨标本的碳-14测年最早为距今3650±95年。武鸣仙湖镇邓吉村弄山崖洞葬出土一批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陶器、石器、玉器和蚌器。

  以后历经南北朝、隋、唐、宋、明,最晚到清代末年,广西都有崖洞葬,广西崖洞葬的习俗贯穿了各个历史时期。在广西实行崖洞葬的民族是广西的世居民族,最早的是越族,包括西瓯和骆越。后来是左、右江流域的乌浒人、西原蛮、广源蛮,都是壮族的先民。明清时代是东兰、平果、隆安等地的壮人,晚期也有瑶人。

  隆安崖洞葬,源远流长,神秘面纱待揭开。从目前发现的陪葬的铜钱来看,崖葬应该发生在隋唐至元代时期,后来崖洞葬习俗又神秘消失,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我们只得作以上的猜测。加上年代的久远,也许是使用岩葬的民族相继离开了他们原来聚居的地区,有的民族更是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所以这些千年的古迹还有待于人们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