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揭阳城隍庙
首页  > 广东  > 揭阳  > 榕城区   »  揭阳城隍庙景点介绍

揭阳城隍庙

揭阳城隍庙
揭阳城隍庙是广东省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城隍是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揭阳城隍庙位于广东揭阳东门城隍街,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许德重建。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揭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揭阳本土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大殿四壁仅仅起着防护作用。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
中文名称
揭阳城隍庙
地理位置
广东省揭阳市老市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000多平方米
门票价格
免费
文化特色
城隍庙会
地    位
广东省内现存最大规模的城隍庙

历史

据《揭阳县志·坛祠》载,城隍庙在城东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广八丈。城隍庙庙宇以大殿为中心,南北一中轴线,左右两廊、两厢为对称建筑,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牌楼、大门、大殿、钟、鼓楼、后殿(夫人厅),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 城隍庙兴建迄今为止已有600多年,期间历经兵燹和自然灾害,屡遭摧毁破坏,但每次都能得以葺复重建,修建经费大多由善男信女、海内外侨胞、社会热心人士捐款。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义民宋廷春等捐资重建;嘉靖七年(1528年)由主簿季本增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邑人罗经泰倡建前亭及两旁钟鼓楼;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由邑人蔡俊、吴以汀、谢烈、宋汝翼、谢焘、宋仲勋、朱君陈等又重新维修;雍正九年,(1731年)合邑绅士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县刘业勤捐俸重修。1993年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市文化局的领导下,组建城隍修缮办公室。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多次前来实地考察论证,并按照《文物法》“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全面进行修缮,整座地坪提高60厘米,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建了牌楼,修复钟、鼓楼、拜亭、龙虎井等,历时四年多的时间,终于全面竣工。

传说

揭阳有俗语,“水鬼升城隍”用来形容人事上的特殊升迁,从低贱骤进高贵。水鬼是池塘小鬼,城隍是护城神,由水鬼而被擢升为城隍神,自然是天壤之别。传说,有一个读书人,夜间赶路,失足河中而被溺死。自此,河边便夜夜有水鬼啼哭。城隍公感到十分奇怪,派差使去问他。这读书人说:“过了不久,便是大比之期,说不定可以高中,却成了水鬼,十年寒窗化为泡影,是故痛哭。”城隍公也觉得他的遭遇可怜,特许三年后找个替身,准其超生。三年后,这水鬼便出来找替身。恰好有一个良家妇女,身怀六甲,因不堪恶婆婆的虐待,想要投水自尽。当她往河里一跳的时候,恰好她丈夫赶到,呼天喊地,哭声甚为凄惨。这水鬼在水中听了,心中感到凄戚,便把这妇女托回水面,送其归阳。城隍公派差使来问,水鬼说:“此妇女也是一个凄凉人,于心何忍?”又三年,一个少年到水边玩耍,这水鬼看到这少年天真活泼,又是不忍下手,终于又错过机会。城隍公心感其善,于是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嘉其善行,敕封这水鬼为一方城隍。这水鬼终于成了一位神袛,享受人间香火。

城隍夫人传说

传说明朝年间,揭阳城凤围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进香祈福,见到伯府美貌连声称赞,嫂嫂便戏姑说:“小姑若能嫁给一位象伯府这亲美貌的姑爷就好哩!”宋姑娘听后,只是笑而不语。当晚,宋姑娘果然见城隍来到她的闺中,与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红绳系于城隍足上。翌晨,她把这梦告诉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庙中,果然见她梦中系在城隍的足上的红绳,还系在神像的足上。后来,这位姑娘无病而终,人们都传说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后来,人们在城隍庙大殿后连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厅,供塑宋姑娘金身,并将其厅前辟成养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桥和栏杆,池中又植两株参天水棉树,取水水(瑞瑞)棉棉(绵绵)之意,许多善男信女常买鳖来在池中放生祈福。

特色

城隍庙具有宋明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艺术特色。大殿为它的主体建筑,是供祀伯府大人的殿堂,面阔三间20米,四进深16米,共设防22根花岗岩石柱,上部为抬梁、穿斗式结构,为石、木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甚为严谨。大殿四壁仅作防护作用,不承受屋顶的压力,防震性很好,虽经明、清几次地震,墙壁倾圮而梁柱及屋顶仍然完好。庙顶为悬山顶,七架梁与金柱之间用三升斗拱垫架,大殿之间连接,梅花金柱,柱直径50厘米,高5米,墙厚72厘米。庙内栋梁间的装饰,其雕刻刀法简洁明快,浑雄遒健。大殿正中供奉城隍公,盖因城隍是“彰善惩恶,护卫邦国”的神,殿下设注福、判官、注禄、彰善、三官爷、注生娘等诸神的牌位,协助城隍神彰善惩恶。后厅则奉祀城隍夫人,俗称夫人厅。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为国家规定祭祀的神灵。元代,设京都城隍。进入明代,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推举,城隍信仰达到极盛,城隍庙建筑遍及全国。洪武二年,朱元璋大封城隍神。各府州县城隍分别为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灵佑侯”、“显佑伯”、分别相当于朝廷正二品、正三品、正四品。又诏告天下府、州、县重建城隍庙,规格结构与当地官署正衙相同,甚至连几案都一样。这样,各地政府就有了“阴”、“阳”两个衙门。朱皇帝如此抬举城隍,自有他的道理。他说:“朕设京师城隍,统各府州县之神,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卑幽明举不能幸免。”又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城隍神的出身是城市保护神,然而经过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而进行的调整,这时的主要职责已成为“鉴察司民”。所谓监察司民,即鉴察人们的善恶,施以赏罚,来进行管理;而所谓善恶的标准,当然就是忠孝节义,纲常伦理之类封建道德等封建意识形态。这标志着,从此以后,城隍神便成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实行思想统治的工具。历代许多文人骚客,达官贵人,在这里吟诗咏和,留连忘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包括楹联、匾联、灯橱联等,共有32幅,主要宣传道教,以地方史实故事阐述作为喻体的教义,最为著名的一副对联是: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则昌;为恶不灭,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则灭。改革开放后,修葺一新的城隍庙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的侨胞、有识之士纷纷前来瞻仰,并为该庙泼墨题匾书联赋诗,大大地提升了城隍庙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揭阳的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城隍徽号漫议

随着揭阳的撤县建市,不少民俗信仰群众与专家经常议论到城隍神徽号是否也应该改换、升级的问题。因为揭阳作为县级建制的时候,城隍的徽号是相应级别的“显佑伯”,自从揭阳升格为地级市(相当明清时代的“府”)之后,城隍的县级徽号没有改变,府城由县级城隍“管理”,庇佑,好像不太配套。从民俗的角度去看,这是很有道理的。不同级别的城隍,拥有不同的徽号,定型于明初,在清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明史》卷49《礼志·城隍》一目中有载:洪武二年(1369),礼官言城隍之祀……(朝廷)乃命加以封爵,京都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皆封为王,其余府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秩正二品,州为鉴察城隍灵佑侯,秩三品,县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秩四品,衮章冕旒俱有差,命词臣撰制文以颁之,由词臣所撰制文,曾专门颁发至各州县,《明封显佑伯揭阳城隍之神》的制文,载之雍正版《揭阳县志》卷7《艺文》。其中略云:揭阳城隍聪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世崇于神,则然受于天者,盖不可知也。兹以临御之初兴,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 睠此县邑灵祗所司,宜封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显则威灵丕著,佑则福泽潭涌,施以固神之德,而察天下之命也。乾隆版《揭阳县志》卷8《艺文上·记》所录刘业勤《重修城隍庙碑记》,也叙及“洪武二年申之制词,锡以徽号,爵为显佑伯”一事。从上引文献可见,城隍之受“封”,是作为制度来实施。地方上的城隍徽号,从此“照章行事”即可,不必再一个个由朝廷“任命”了。故此,明、清两代600左右年间,由乡都升为县、由县升为府的地方比比皆是,当地对城隍的徽号的确定,皆不必做专门请示,而径按所在地行政级别确定就是了。像揭阳市境内的普宁、惠来两县(普宁今改为县级市,类似明代的州),其城隍神的爵都是显佑伯,当时就都不必请示朝廷特封,嘉靖皇帝也没有指示词臣专门代撰制文颁封,就可以说明。既然城隍徽号由其所在地方的区划行政级别决定,而不必等着朝廷的专门诏封,像揭阳这样由县城升格为相当于古代府城的地方,其城隍徽号应由“显佑伯”升格为“威灵公”,也就由善信以民俗的方式去完成好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顺应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特殊举措。何况,在明末清初郑成功义军在揭阳县衙建立某一政权以取代原来的揭阳县时,这个临时政权把自己定位于相当府一类的级别,于是已在揭阳建过威灵庙,悬挂“威灵显赫”的牌匾。虽然这是一个“特例”,但也说明揭阳城隍已经做过“灵威公”的级别,再用这个“威灵”徽号,几乎可说只是恢复罢了,一点也没有“擅自”或“僭越”的可疑。民俗的基本点在于实用,诚如张紫晨先生在《民俗学讲演集》中所写:“民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民俗信仰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民俗事项有利于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作用。因此,可以说民俗活动乃是一种有所为的活动。由于这种有所为的实用性目的存在,才使民俗事象的约定俗成和世代传承有了积极的思想基础。”如果把揭阳城隍,由原来的秩四品(属于“基层干部”级别)“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顺理成章地“升格”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群众感到能够满足心理调适、喜闻乐见,那又何妨付诸行动呢?说不定如此一来,成了共同精神支点的城隍升格,还能为揭阳人民的团结和谐,提供一种更新更强劲的原动力。

揭阳城隍劝世联

揭阳城隍庙正厅两侧自古以来镌刻着这样一副劝世联:为恶不灭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必昌相传这副劝世联源于一则民间故事。话说古时有一山村农夫叫阿祥,他勤劳俭朴,心地善良,虽家境贫寒却热心公益。他每见山路被洪水冲崩,便争早夺晚修填;他见村前坑沟没架桥,人们过往都得涉水过坑,村中不少人因此患了脚病,便动员妻子,一起扛来7块大石布列其间,从此人们可踩着石头过坑,免再脱鞋卷裤脚涉水,绝了脚病之患;他见山中一古寺久年失修,18罗汉佛日晒雨淋,便砍了几十条绿竹,摘了一担麻竹叶,编制18顶大竹笠,用竹竿支撑逐一安装于18罗汉佛头上。类似义举,数不胜数。司命公见阿祥三餐难度尚能如此乐善,诚属难能可贵,便禀报上帝:阿祥家贫如洗,靠自己双脚双手修路上百里,造七洲桥一座,搭佛庙18间。这样的好人,应该让他有好报。上帝感其诚,即召查簿官问缘由。查簿官回报:阿祥前生无恶不作,判惩三世。今世贫穷,下世麻风,后世雷击。上帝沉思片刻,觉得阿祥今生已彻底悔悟,好心应给好报,便重新判决:三惩不可赦,三世归一世,下世便给好报;其妻支持他的义举,后半生给予荣华。查簿官遵旨。不久,阿祥麻风;翌年,遭雷击身亡。眼见阿祥乐善遭恶报的不幸命运,众议纷纭,都说天地如此不公,今后谁还会行善积德。祥妻更是悲愤交集,嚎啕大哭中反复仰天长啸:“天无目,佛无灵!”入殓之时,还在丈夫额门写上“佛无灵”三个字。数月后,各地张贴皇榜:太子出生,额门上有“佛无灵”三字,昼夜啼哭不息。能使太子不哭并销去额门三字者,封为皇亲。祥妻闻讯揭皇榜。她进宫抱起太子,朝他额门吹口热气,轻轻贴了三掌说:“佛有灵了”!太子立即转哭闹为微笑,额门三字也随即不见。皇上接报,喜出望外,即摆驾东宫,封祥妻为皇嫂,长居宫中,共亨荣华。阿祥对年,人们写了一幅祭联告慰亡灵:为善不昌前世因有余殃殃尽已昌有一文士有感于这则故事戒恶扬善入木三分,将祭联中的“前世”改为“祖宗”,将“因”和“己”改为“必”,并补上上联,言简意明揭示了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的必然规律,成为脍炙人口的劝世联。揭阳城隍庙建成后,这首劝世联入选为厅联,童叟吟咏,永垂千古。

美食

邹堂梨脯

原揭东县地都镇邹堂盛产青皮梨,是岭南佳果之一。邹堂青皮梨皮薄肉厚,清脆香醇,心细汁多,鲜甜可口,饱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糖份、维生素等,不但可果吃、药用,还可制作梨脯,加工罐头。用青皮梨切片制作的梨脯冲水饮用,可治风湿、热毒、咽喉肿痛、劳夜肺燥等疾患,特别是高温炎热的东南亚一带,疗效更加显著,侨胞们称之为“唐山土羚羊”。

东寮芋头

东寮芋属槟榔芋,盛产于揭东县玉湖镇东寮村。东寮芋个大,产量高,肉质松,味香浓。可烹制芋泥,翻炒芋和红烧芋等。每年中秋前后上市,运销香港、东南亚等地。许多侨胞回乡专程寻找东寮芋头,食后称其确属芋中极品。

肠粉

揭阳的肠粉在广东是很有名的,随随便便的地摊都可以和广州最有名的肠粉店媲美。主要是因为其粉薄而有韧性,品种多,蔬菜多,吃起来口感好又不腻,而且价钱也便宜。

神泉鱼丸

来源于揭阳市著名鱼港——惠来神泉,捕获甚丰,鱼产品加工也很有特色,而以鳗鱼、淡甲、马鲛等鱼加工生成的鱼丸最出名,民间夸神泉鱼丸的弹性之大,掉下地可弹回桌上,神泉鱼丸爽脆、鲜甜味香。

交通

揭阳城隍庙乘车往揭阳汽车总站,出车站往西顺着进贤门大道直行,过进贤门直走约200米至学宫广场,广场右侧即为城隍庙。在汽车总站打的或者搭乘人力三轮亦可。

活动

正月“游”城隍:“城隍”庙会是我市传统民俗活动,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城隍老爷出巡,榕城各大街道,彩旗飞扬,锣鼓喧天。游神队伍表演舞狮、舞龙、英歌舞,男女老幼倾城而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游神队伍由城隍礼队以及舞狮队、舞龙队、英歌队等组成,所到之处都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队伍路经的沿街楼房站满了人群,进贤门城楼也人满为患,为方便观看有市民甚至在路旁架起“人”字梯。在进贤门附近一位老伯行动不便也由家人推着轮椅挤在迎神的队伍中,另一位老伯更是跟着游神队伍一路前进。据悉,“城隍”被认为是地方的守护神,因此“城隍”深受揭阳人民爱戴。城隍庙是民众烧香拜佛的地方,香火旺盛的时候正是庙里最热闹的时候。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小拜祭的日子都是旅游的好时刻。每年城隍爷都会在正月择吉日出巡榕城,以护佑神州国泰民安,揭阳风调雨顺,人民辛福安康。2014年(甲午年)正月廿三为城隍爷出巡吉日,城隍老爷出巡巡游队伍庞大,有英歌舞、舞龙、舞凤、舞鲤鱼、舞狮、潮剧队、彩旗队、标旗队、五丰旗队、花篮队、锣鼓队和武术队等等,大概有600-800人规模。2015年(乙未年)正月廿二为揭阳城隍老爷,夫人出巡吉日。廿二早上,揭阳春雨还绵绵在下,但是到了中午12点左右雨水基本已经停止了,不得不让人敬服,市区很多民众都连连称奇。中午一点正城隍老爷,夫人出巡同时出巡。本次出巡路线是:城隍庙-衙前街道-思贤路-进贤门-东环城路-下围乡-榕华大道中段往榕湖路-进贤门大道往‘五七桥’头-进贤门大道往东一路-椟松路-毓秀北路-榕华大道天福路红绿灯路口-天福路-北环城路-进贤门城楼-回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