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秋楼

万秋楼是由梅州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万秋先生所建,他为马国东英公司大股东之一,在海外勤俭打拼,闯出一番事业发财致富后,于1920年返国在嘉应州(今梅州)程江乡(今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花了四十八现大洋元盖了万秋楼。同时也盖了一座「万秋学校」(现改名梅州市梅县区扶外小学),以免费收容当地同乡学子就读接爱教育,此属于他个人经济支持下建立的学校,可见夏万秋之热心贡献。
- 中文名称
- 万秋楼
- 地理位置
- 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
- 完 工
- 1930年
- 始建者
- 夏万秋
建筑特点
梅州万秋楼此建筑特别聘请国外名建筑师精心设计。整体结构完整,揉中西建筑于一体,西式尖屋顶大钟楼,加上中式客家的围龙屋,真是中西合璧,富丽堂皇下更显客家朴实精神!以整栋楼房的平面图上看, 从主建筑高大门楼,进入下厅、中堂、上厅直贯围龙屋上,像一个多了两个短竖的“中”字。长竖为中轴线,隔着天井的左右两旁的两廊,两廊的上下端,有小门通左右的横屋,横屋后边设有两杠,在中轴线的顶端,划一弧线,连接主楼旁的两杠,再加上宽广的禾坪,外门楼等,当时总面积5000平方米,因地方占用部分土地,现仅有4000平方米。特色
该楼之结构格局,以客家建筑的坚实结构方正格局为主,承有中原礼教和垦殖经验所累进出来的朴实观念,土木建筑本身,着时反映出客家民系内在和外在需求的教化伦理,勤而朴实之性格。尤其在聚族防卸盗匪袭击上,对于地域之适应,经历一千五百多年流亡事实与海外奋斗的行动,实在与其精神投射相结合。而建筑融入中原板建屋技术,加上国外西方尖屋顶,具体营造技术汇集, 形成举世嘱目的“新土围龙文化”。在构造上则是由厚实1.2尺的土墙和百余根直径1.2尺长有4米余的花岗石之圆柱作骨架,石柱结合希腊时期建筑风格,底座和顶端配有花卉与各种浮雕图案,衬托着石米批荡、白石灰的墙体;室内设施也非常讲究如地板花石磨光、彩图; 屋檐的绘画浮雕等,使人赞美。楼内的大门小门、光窗及主楼骑楼,走廊都设铁拉闸防护,天井上空设有防盗网设施。但历经文革时期,防盗被拆除,总计200余砘,以每公斤0.3元变卖,共卖一万余元﹔且外墙被人漆上许多文革标语,今整修过程中才又重新喷上石米外墙,现於外墙内侧仍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标语的文字笔迹。而在厅堂室内则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豪华的灯饰、洁白的瓷盆,再加上奇形怪状的 「哈哈镜」,万秋楼在当时确实名噪一时!大厦落成时,曾有一副门联写的是:『石璧如椽,倒写河川壮丽;梅江似带,环绕万世千秋。』然据悉夏万秋先生,只住了一个晚上,缘由第二天接到报告说,乡下有红毛贼(大盗)要打劫,以致于非走不可,以后也没有回来住过。-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哈密鸣沙山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巴里坤古城景区
- 哈密 3亚尔丹
- 哈密 4天山风景区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5巴里坤湖
- 哈密 6寒气沟
- 伊吾 7红石头
- 伊吾 8伊吾胡杨林
- 伊吾 9伊吾烈士陵园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0丝路烽燧
- 伊吾 11伊吾伊水园景区
- 伊吾 12乃楞格尔草原
- 伊吾 13军功马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4地藏寺、仙姑庙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5烽燧
- 伊吾 16一字沟、二字沟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7汉满两城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8怪石山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9巴里坤哈萨克文化展馆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0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1巴里坤古民宅
- 伊吾 22伊吾苇子峡野杏林
- 伊吾 23伊吾焕彩湖
- 伊吾 24胜利峰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5巴里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