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边墙
牡丹江边墙,始建时间推测为唐朝,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与海林县东北部的交界处之间。东西两端随山体呈东西走向,中间跨沟越谷,为东南、西北走向,基本位置在东径130°,北纬45°之间。牡丹江边墙,由三段不连续的边墙构成,分布于牡丹江市爱民区和宁安市境内的山地中。自北向南依次为牡丹江段边墙长38.629千米、江东段边墙长22.394千米、镜泊湖段边墙长4.996千米,三段墙体整体皆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66.019千米。牡丹江边墙的存在和发现,为研究中国唐代东北边疆少数民族考古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2006年5月25日,牡丹江边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驾车经301国道、鹤大公路至牡丹江边墙。
- 中文名称
- 牡丹江边墙
- 外文名称
- Mudanjiang side wall
- 地理位置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 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保护级别
- 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编 号
- Ⅲ-206
历史沿革
高王大祚荣建立震国至正式受唐朝册封期间(698-713年),修筑镜泊湖段边墙。武王大武艺“北击黑水”期间(726-732年),修筑牡丹江段边墙和江东段边墙。民国十三年(1924年),《宁安县志》卷三·古迹·古城条记载:“登此古城(城墙砬子山城)瞻望湖之南岸(实为东岸),有边墙一道,高约5尺余,直达延吉,不详其里数,盖辽金防戍之具最重边堡,如江省洮儿河迤北现存之泰州堡即其例也。”1964年春,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首次调查镜泊湖段边墙。1979年7月,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首次发现牡丹江段边墙。1982年夏,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复查了镜泊湖段边墙。1984年4月,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完成了牡丹江段边墙的全程调查。1992年,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宁安市文物管理所首次发现江东段边墙。2007年,牡丹江市成立长城资源调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2008-2010年,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完成对牡丹江市境内多段边墙的田野调查。注:牡丹江边墙修筑的年代,推测其修筑年代“应与文王徙都上京的时间大致相当,至迟不晚于文王徙东京(珲春八连城城址)之后”。遗址特点
结构
牡丹江边墙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与海林县东北部的交界处之间。东西两端随山体呈东西走向,中间跨沟越谷,为东南、西北走向,基本位置在东径130°,北纬45°之间。牡丹江边墙,由三段不连续的边墙构成,分布于牡丹江市爱民区和宁安市境内的山地中。自北向南依次为牡丹江段边墙长38.629千米、江东段边墙长22.394千米、镜泊湖段边墙长4.996千米,三段墙体整体皆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66.019千米。牡丹江边墙依据防御方向外观构筑墙体的材质确定墙体外观,分土墙、石墙、山险墙、山险四类墙体。特点
牡丹江边墙,三段边墙的修筑方式均为就地取材,在充分体现顺山势、依地形、地貌特点的同时,墙体上出现的外凸圆弧形、外凸“舌”状、外凸尖角状、内凹状的特征颇具特点。整段墙体向外侧凸出,具有防御功能。外凸圆弧形墙体的弧顶和外凸“舌”状墙体的弧顶外侧、大多数有取土平台,平台基本与弧顶形制一致;墙体内侧山脊高于墙体的,山脊基本呈漫圆形或椭圆形,墙体在此处沿着山脊外缘绕过,站在这些山脊上,墙体外侧山势一览无余,可起到岗楼或敌台的作用。内凹形墙体多数内壁砌石,和有内壁砌石的土墙段都出现比较平缓的谷底或山顶山坡上,这些地段墙体的内壁砌石有护墙的功能。镜泊湖段边墙的马面立面整体呈椭圆状向外侧凸出,顶部均有大小不一的台面。文物遗存
土墙
牡丹江边墙,土墙顺山势在自然基础上就地取土堆筑,土质为黄褐山砂土,部分墙段保存有取土筑墙迹象。墙体上窄下宽,剖面呈梯形,断面处未见夯层。在连接两侧山峰的“U”形山口处,山口底部土墙最高,墙体顺山坡向东西两侧山峰延伸,逐渐变矮,直至消失。局部墙体内侧有砌石,具有阻水作用。根据墙体结构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在自然基础上直接堆土筑墙,不见遗迹现象。在自然基础上堆土筑墙,墙体内侧用石块砌筑墙壁,局部段落砌石时断时续。在自然基础上堆土筑墙,墙体外侧底部有筑墙时形成的紧临墙体,并且与墙体平行呈“U”形的取土沟。在自然基础上堆土筑墙,墙体外侧底部有筑墙时形成的紧临墙体,并且与墙体平行的取土平台。根据修筑细节的不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取土平台紧临墙体并且与墙体平行。第二种情况是取土平台形状与弧形墙体外侧底部弧形一致,平台由弧顶逐渐贴近墙体,最后与墙体重合。第三种情况是取土平台紧临墙体并且与墙体平行,墙体内侧底部有筑墙时形成的紧临墙体的取土沟。石墙
牡丹江边墙,石墙利用自然山体为基础,在其上直接用大小不一的自然毛石或较规整石块砌筑石墙。局部在山脊豁口或低洼处砌筑墙基,在墙基上再砌筑墙体。基础:根据修筑基础的方式和材质分三种类型。在山脊顶部石砬子豁口和山体低洼处,先用石块砌筑基础,将豁口或低洼处补平,后在其上垒砌石墙。在狭长的自然山脊顶部,先用石块垒砌墙基,将山脊补平,后在墙基顶部外侧部分向上垒砌石墙。墙体外侧与墙基平齐或略缩回一点,可通行或站人瞭望和射击。在缓慢上升的山脊北坡自然地面直接取土堆筑土基,在土基上用石块砌筑墙体。特征:大部分墙体毛石干插砌筑,局部土石混筑。按结构特征分四种类型。使用石块干插砌筑,墙体中不夹土,分两种修筑方式,第一种方式两侧墙壁竖直,无收分;第二种方式两侧墙壁略有收分,约为4°。用较大自然石块砌筑墙体,两侧墙壁略有收分,约为4°,采用山砂土垫层。土石混筑。护坡式石墙,采用较规则的自然石块在山脊外侧砌筑,仅能看到石墙顶部及外壁,石墙中不夹泥土。特殊结构墙体:石台:第一种是墙体内侧人工用自然石块砌筑的平台。第二种是与墙体顶部平齐。第三种石台低于墙体。“L”形墙体:墙体修筑有两处凹槽,开口朝向内侧。瞭望孔:内口大,外口小,内口宽。山险墙
牡丹江边墙,山险墙利用自然山体为基础,山体顶部人为略加平整或在山体外侧削山筑墙。根据墙体结构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山体顶部人工略加平整,外侧顺山势,墙体内侧山脊高出墙体。墙体顶部人工略加平整,外壁削山筑墙。顺山势修筑于山脊顶部外侧山坡和山脊拐角外。根据削山筑墙的方法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墙体在山脊外侧山坡、山脊拐角外侧削山筑墙,底部铲成平台,形状与墙体弧形基本一致,弧顶处最宽,两侧略窄,平台由弧顶逐渐贴近墙体,最后与墙体重合。第二种方式:在山脊外侧山坡削山筑墙,墙体段落呈弧形,顶部人工略加平整,外侧底部铲成平台,形状与墙体弧形基本一致,弧顶处最宽,两侧略窄,内侧山脊高出墙体。第三种方式:在山脊外侧山坡削山筑墙,顶部人工略加平整,外侧底部无平台,与山坡略有角度。4.功能墙体:为增强防御功能,依地势在局部修筑成类似马面的功能墙体,主要有四种类型。圆弧形墙体:墙体顺山势修筑,遇浑圆山体外坡筑墙,将山体包裹起来形成圆弧状墙体。舌形墙体:墙体顺山势在山脊外坡修筑,形成舌状墙体。尖角形墙体,墙体顺山势在山脊外缘修筑,形成尖角状墙体,内侧山脊一般高于墙体。内凹形墙体,墙体顺山势修筑,形成凹向内侧的弧形墙体。单体建筑
牡丹江边墙,在镜泊湖段边墙外侧修筑有38座典型马面,是以自然原生地面为基础,在墙体外侧顺山势人工堆土修筑。马面平面略呈长方形,底部宽大,至顶端逐渐内收呈圆弧形,并依附墙体向外突出。马面顶部台面覆压在墙体之上,略呈椭圆形,高于墙体。研究价值
牡丹江边墙对唐代渤海国的稳定、发展和开疆扩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段边墙的存在对研究唐代东北地方政权的军事防御构成、特点、形制、工事、体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唐代东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战争、发展、民族融合、政权演变乃至唐代东北少数民族发展变化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牡丹江边墙的存在和发现,为研究中国唐代东北边疆少数民族考古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保护措施
1981年,城墙砬子山城被公布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重唇河山城被公布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牡丹江边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
691年-692年,驻守营州的唐军在唐将李多祚的带领下击败黑水靺鞨部落联盟,迫使黑水靺鞨势力回到三江平原故地。但随后的营州之乱,镇守此地的唐将李多祚被调回镇压营州,使此地唐军极为空虚,黑水靺鞨部落联盟重新南下进行扩张,到大祚荣建立震国时,黑水靺鞨部落联盟势力即使没有扩张到牡丹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带有可能就是此时震国北国界和黑水靺鞨部落联盟势力范围之间的缓冲地带。大祚荣为解决黑水靺鞨部落联盟南下扩张带来的压力与威胁,首选就是在其北部国界线上修筑防御工事,镜泊湖段边墙应在此时修筑。正因为北方国境线上有军事防御线,致使初期震国渡过了危机,大祚荣可以潜下心来发展国力,短短几年使自己“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旅游信息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与海林县东北部的交界处之间。牡丹江边墙门票免费。交通驾车经301国道、鹤大公路至牡丹江边墙。
- 东宁 1五排山城遗址
- 海林 2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
- 爱民区 3三道关国家森林公园
- 穆棱 4小四方山城址
- 东安区 5牡丹江边墙
- 林口 6“八女投江”遗址纪念地
- 爱民区 7牡丹江黑宝熊乐园度假区
- 海林 8威虎山
- 宁安 9火山口森林
- 宁安 10地下森林
- 穆棱 11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 宁安 12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 海林 13杨子荣烈士陵园
- 穆棱 14穆棱秀池
- 穆棱 15十文字森林公园
- 东宁 16东宁要塞群
- 宁安 17桦树川水库
- 宁安 18紫菱湖
- 绥芬河 19绥芬河国门
- 林口 20林泉河漂流
- 穆棱 21粮台山古城
- 宁安 22镜泊湖瀑布
- 穆棱 23牡丹峰滑雪场
- 穆棱 24牡丹峰
- 穆棱 25六峰湖自然生态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