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和高要市东北郊,西江下游河畔,珠江三角洲西北角。地理坐标为112°34’58’’~112°45’45’’E,23°03’30’’~23°09’17’’N。烂柯山为一孤立的山地。最高峰烂柯山海拔904m。烂柯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961.59公顷,全为林业用地。森林覆盖率为91.59%,林木总生长量1.1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22.54万立方米。
- 中文名
-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肇庆市和高要市东北郊
- 总面积
- 7961.59公顷
- 森林覆盖率
- 91.59%
概述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植物种类成分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向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有野生维管植物163科586属1106种,其中:蕨类29科11属111种;裸子植物4科6属9种;被子植物130科521属986种。有苏铁蕨、金毛狗、桫椤、黑桫椤、长叶竹柏、观光木、樟树、白木香、格木、红楝子、龙眼、巴戟天共1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另有11种野生兰科植物。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239种,隶属68科27目,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31种,“三有动物”146种,省级保护动物21种。动物的种类以华南区的种类较多,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过渡地带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宗旨,集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为: 1、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2、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 3、西江下游与珠江三角洲交接区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C,年平均降雨量1656.6mm,土壤具南亚热带地带性土壤特征,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还有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山顶矮林灌丛等多种植被类型。烂柯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961.59公顷,全为林业用地。森林覆盖率为91.59%,林木总生长量1.1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22.54万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植物种类成分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向热带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有野生维管植物163科586属1106种,其中:蕨类29科11属111种;裸子植物4科6属9种;被子植物130科521属986种。有苏铁蕨、金毛狗、桫椤、黑桫椤、长叶竹柏、观光木、樟树、白木香、格木、红楝子、龙眼、巴戟天共1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另有11种野生兰科植物。
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239种,隶属68科27目,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31种,“三有动物”146种,省级保护动物21种。动物的种类以华南区的种类较多,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过渡地带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宗旨,集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西江下游与珠江三角洲交接区的生态环境。
规划期限及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管理,把保护区建设成一个生态系统顺行演替、生物多样性增加、系统稳定、生态功能更加显著的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的绿色宝库,成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通过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规划的实施,使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保护管理组织机构精简高效,达到可持续发展。
近期(2003~2005年)目标:
开展保护区保护、处址、站址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的保护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开展有效的保护管理工作。
中期(2006~2009年)目标:
完善保护区基础建设,使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科研及多种经营等工作走上正轨、全面开展。
后期目标(2010~2012年):
加强保护管理和开展科研、多种经营,极大的恢复和发展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系统,努力与国内外同类保护区的发展相接轨,把保护区建设成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区。
功能分区及管理处、管理站规
划规划总面积7961.59公顷。其中核心区3044.60公顷,占38.24%;缓冲区2200.21公顷,占27.64%;实验区2716.79 公顷,占34.12%。在高要市建保护区管理处,在保护区山口、沙浦和黄坑3处设管理站。
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
设立 “广东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属副处级事业单位,行政隶属广东省西江林业局,业务归口广东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按《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财政厅文件(粤机编办[2001]387号)》核算人员编制。
保护区的建成,将对周边20多万居民和野生动植物,构筑绿色的保护屏障,对保护和涵养水源,为动植物提供理想的生息场所;同时,保护区在科研教育基地、经济建设技术示范、促进对外交流和合作等将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