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沟石刻
中国金代(1115~1234)女真人石刻画像。在黑龙江省阿城区亚沟东 5公里的石人山崖壁上。这一带为金人发祥地。
- 中文名
- 亚沟石刻
- 民 族
- 女真人
- 崖壁高
- 10米多
- 通体高
- 185厘米
简介
亚沟石刻是金代女真人石刻画像。崖壁高10米多,画像为一男一女 并坐状。男像居左,通体高185厘米,宽105厘米,头部高55厘米,宽22厘米,面部丰腴,表情庄重。武士装束,头戴盔帽,肩披披风,手握短剑。女像面相温和,神态从容,双手合于胸,盘腿而坐。有关学者推测石刻人像与金代贵族陵墓有关。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石刻对于研究金代早期历史和石刻艺术具有重要价值。石人山系花岗岩体,面向西南。凿刻在不甚垂直平整的自然岩面上。男像内穿圆领窄袖短袍,袍角左撩,掖于腰间,双腿左曲右伸,足蹬长靴。右臂曲于腹前。线条清晰流畅,外廓有改刻痕迹(见图)。右侧女像身着直领左衽长袖衣,双手合于胸前。线条已有残损。石刻人物像雕刻手法稚朴,线条深3~5厘米。有关学者推测石刻人像与金代贵族陵墓有关。为保护石刻,当地政府明令禁止在附近放炮采石,并在所在山崖设置了围栏和保护标志等。考古价值
亚沟石刻,俯视金源故地。世事沧桑,千年转瞬,守望不止。寒暑轮蚀,风雨相摧,依然执著。石像刻凿在山南半坡的两块花岗岩上,石像大小与真人略同,两像并坐,神情坚定,目视前方。男像头戴盔帽,脚穿尖头靴,手执短杖,通高185厘米、宽105厘米,头部高33厘米、脸宽22厘米,左腿盘回端坐。女像已模糊,但从拓片可辨,其头戴帽,衣直领,左衽,双手合袖,双腿盘坐,身体向右倾斜,略小于男像。专家认定,亚沟石刻属于金代早期石雕艺术遗存。石像男女服饰,符合金初女真人衣着特点:“金人之常服有盘衣领衣、乌皮靴”、“妇人服有直领,左衽”(《金史·舆服志》),也合乎“北方苦寒,妇人以羔皮帽为饰”的特色(《大金国志》)。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我国石刻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流衍于汉唐时期。刻石以纪事存文,刻石以颂德明志,刻石以扬善贬恶,刻石以传道贺挽。而亚沟石刻的寓意,却让史学家们莫衷一是,有人认定石刻为金太祖及其皇后的形象,有人说石刻为金代陵墓守墓人的形象,还有人觉得应是金代护国林神的形象。亚沟石刻之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大金国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定都于幽燕形胜之地,雄踞中国北方,国势强于宋,幅员广于辽,尚文崇武,“典章制度,几近汉唐”,只可惜国运不久,易代之际,典籍文字大都毁于一旦,这给后人留下太多太多的遗憾。石像刻在自然弧度的岩面上,虽以线刻手法主创,但却用刀法,刻画了人体多变的曲线,主次分明张弛有度。国学大师启功曾概括,古代时刻有三方面资料和借鉴价值———文字史、书法史、书法艺术方面的价值,文辞内容方面的语言、文学资料价值及石刻造型、雕琢、刻字等方面的工艺美术价值。由此看来,亚沟石刻精美的艺术品位具有珍贵的工艺美术价值。- 阿城 1亚沟石刻
- 南岗区 2哈尔滨文庙
- 尚志 3八里湾森林公园
- 南岗区 4颐园街一号
- 阿城 5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巴彦 6王脖子山遗址群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松北区 8哈尔滨极地馆
- 宾县 9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尚志 10红豆杉景区
- 松北区 11太阳岛公园
- 尚志 12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道里区 13防洪纪念塔
- 阿城 14森工平山旅游区
- 道外区 15哈尔滨游乐园
- 五常 16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松北区 17黑龙江科学技术馆
- 南岗区 18龙塔
- 道里区 19圣索菲亚大教堂
- 道里区 20索菲亚广场
- 松北区 21东北虎林园
- 阿城 22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 南岗区 23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南岗区 24革命领袖纪念馆
- 呼兰区 25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