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万世居
首页  > 广东  > 深圳   »  大万世居景点介绍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
大万世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古民居)之一,是深圳市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坐落在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环社区西南的客家村,为大型古堡式客家围屋建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之一。大万世居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均为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4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据曾氏族人介绍,村里每年要都举办盆菜宴,各地族人、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都会赶回来参加,同时大万族人会举行祭祖、舞麒麟等活动,热闹非凡 。大万世居附近的客家围屋还有丰田世居、龙田世居、鹤湖新居、茂盛世居、新桥世居、西埔新居、田丰世居、环水楼、大田世居、吉坑世居、新乔世居、璇庆新居、曾生故居、鳌湖老村、廻龙世居、玉田世居、福田世居、秀岭世居、贵湖塘老围等。
中文名称
大万世居
外文名称
Wanshi habitat
地理位置
深圳
占地面积
1.5万平方米
开放时间
10:00-18:00
景点级别
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牌匾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广东省深圳市
建议游玩时长
1小时
建筑风格
客家民居
游玩景点
大万世居国学馆
特    色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
周边客家围
鹤湖新居、龙田世居、西埔新居
原住民方言
客家语
祖先来源
粤东梅州
客家民俗
客家盆菜、客家凉帽、盐焗鸡

地理位置

大万世居坐落在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坏社区西南的客家村,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可以乘坐坪山快捷线到深圳坪山站下,然后转乘公交到大万世居,或乘地铁到双龙站坐812路到东方威尼斯下车。

历史价值

大万世居是曾姓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的许多珍贵的历史民俗遗物和文化精粹。身临其中,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体验到客家人的生活习俗,可以说它承载的是一部客家近代史,是展现客家文化的生动的活化石。对了解客家民族及其源流和民族迁徙史有重大价值。曾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具有250多年的历史,由于围屋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大万世居是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历史沿革

大万世居是曾姓客人的祖先曾端义(宝安古代客家先贤,诰授儒林郎,正六品官)于清代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创建的,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传说,1763年,当传公(端义公的后代)决定在此立祠和建筑世居时,便请来风水先生对这片地方作风水鉴定后,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理由是:东有沙墩陂,水流汩汩;南有青龙白虎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肥沃,正是开垦良田、勤劳致富的宝地。于是,传公同意了!那时,风水先生向站在旁边的光斗(传公的儿子)问:“光斗,你看世居的名称怎样?”光斗马上回答:“大万世居!”传公说:“好,一言为定!”同时,在世居庭院进大门的右侧挖了一口井,取名龙井。两百多年来,龙井从不枯竭,见证着大万世居的沧桑。据族谱记载曾氏原籍中原武城,明永乐初年迁至江西 吉安永丰吉阳村,后迁福建 汀州 宁化县石壁村,继迁广东 潮州 海阳县,再迁兴宁,至十三世简辉公始迁坪山,十五世周公时,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开始兴建大万世居。自此,曾氏家族便在此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坪山曾氏简辉公于公元1703年从今梅州五华县水寨镇迁徙到坪山龙背村开基立业,已有315年的历史,至今已繁衍后裔十四、五代。简辉公后裔现有人口约数千人,过半散居在坪山八个村庄,在国内各地工作和生活的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余下近百分之二十在海外谋生,分别散居在马来西亚、大溪地、美国、英国等地。近二十年来,在海外谋生的简辉公后裔纷纷回坪山寻根问祖,在国内生活的子孙编修族谱蔚然成风。上世纪八十年代,坪山石灰陂曾马权先生即开始整理、编写简辉公之前先祖的人脉世系。九十年代中期,大万村以曾铜先生为主笔的二十来个长者和村干部,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编写了《大万曾氏续修族谱》。虽此谱未尽人意,但开创了编写简辉公分支房系(传字辈以来)族谱之先河。长辈们的孝心和美德,激发了后辈们产生完成“接力棒”的冲动。2008年开年之初,大万村首先迈出了重修族谱的第一步。龙背村、三洋湖村、石灰陂上、下屋继而积极行动。元月十五日,各房系长老、宗亲代表齐集“东纵纪念馆”二楼会议室,共商修谱事宜。会议达成两点意向:第一,各支房系都要象大万村一样进行修谱,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力争编修出“简辉公房系总谱”;第二,必须借此次修谱机会,解决简辉公房系长期存在“悬而未决”的两个史实问题。会议结束后,修谱、寻根等活动迅速展开。何为“悬而未决”的两个史实问题呢?第一是简辉公前56派先祖究竟是谁?第二是简辉公从今五华县水寨镇哪一个村庄迁出?这两个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族很可能从未有总谱(无人见过和传说过)。因此,我族的人脉世系和简辉公从五华何村迁来坪山,全靠从遗存至今的十本简辉公分房系中的支房系族谱(下称家谱)查找。而这十本家谱对第一个问题却有三种不尽相同的人脉世系的记载。第一种人脉世系(简称文政公人脉世系)的记载是:良甫公(55派)——文政公(56派、字子章)——圣宝公(57派)——成允公(58派)——善澄公(59派)。这种记载与我族已遵循200多年的“代”、“派”、“辈分”相符。第二种人脉世系(简称文聪公人脉世系)是:56派先祖不是文政公,而是文聪公(字子章),其余的记载与第一种完全相同。这种记载仅涉及到我族56派祖的不同,而未改变我族现遵循的“代”、“派”、“辈分”的改变。第三种人脉世系(简称文德公人脉世系)是:56派先祖是文德公,且前二种记载中的“子章”不是文德公的字名,而是他的儿子。这种记载,非但涉及到我族56派祖的不同,而且从良甫公到善澄公中间多了“子章公”这一代先祖。那么从圣宝公开始,其及后裔的“代”、“派”数都要退一位数,同时从我族宗儒公开始,其及所有后裔的“辈分”都要降一辈。对于第二个问题,各谱记载也有不同,多数谱记载简辉公由今五华县水寨镇员瑾管理区迁出(未具体到哪个村庄),但有的谱则记载较具体,有的说“竹园背村”,有的说“曾坑塘村”。正因为遗存至今的这十本家谱记载的史料有差异,从而产生了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于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相信我族先祖曾经查证过,只不过毫无结果罢了。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五华县编修《曾氏广新公系史谱》(下简称“五华谱”),却在我坪山简辉公房系的子孙中掀起了一场风波。1993年,我族曾马权、曾子由两位宗亲,获悉五华县曾氏编修“五华谱”后,为让我坪山简辉公房系的人脉世系能编入此本“大谱”,他们分别向“五华谱”编辑部提供“文政公人脉世系”和“文聪公人脉世系”两个版本(因当时还未查证清楚,实出无奈而已)。“五华谱”主编接此两版本后即回复曾子由先生,很善意地指出:你提供的版本错了。简辉公是文德公的后裔,且你提供的人脉世系错把文德公的儿子(子章)当成是他的字名。因此,你族的“代”、“派”数应退一位数,辈分要降一辈。回复中还说及,他们是有《武城曾氏续修族谱》(又称“龙印谱”)为证。曾子由先生接此回信后认为:“龙印谱”是100多年前曾国藩宗亲创修、经曾氏“东宗”、“南宗”几十年努力才修成的族谱,又是当今中国研究曾氏历史、文化的重要文史资料。因此,它的记载应是史实,我族从良甫公到简辉公人脉世系应按“龙印谱”的记载表述。由此,我坪山简辉公及其后裔的“代”、“派”、“辈分”也应随之更改。曾子由先生非但这样认为,而且带头改变了自己的“辈分”。此事发生后,在我坪山简辉公后裔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纷纷表示抵制更改我大万一世祖以来的辈分。但史实应该是怎样?从此更是困扰着我族子孙。面对坪山曾氏简辉公房系存在“悬而未决”的这两个问题,近二十年来,我族不少宗亲都在苦苦查证。尤其是“1993年风波”之后,有更多宗亲参于这一工作。2007年5月,石灰陂曾马权先生组织了十多人(龙背村曾世杰、三洋湖村曾伟强、大万村曾子由等)首次远赴五华县进行走访。但此次寻根非但未得出正确结论,而且曾子由先生因寻获《五华水寨镇员瑾竹园背族谱》(下称“竹园背谱”)写有“简辉公夫妇”的名字而更认定“良甫——文德——子章——圣宝——善澄”为我族前数代人脉世系。但是,曾马权等宗亲却仍存质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查实。

建筑风格

大万世居”四个阳文大字赫然醒目。门上飞檐高挑,门额浮雕上的各式人物、飞禽花鸟雕画得栩栩如生。围屋有内、外两重围墙,外墙俗称大墙,用泥沙、石灰和大石夯建成,内外墙四角都有3层高的楼阁。这种城堡式“宝斗”形的建筑是客家人抵御外侵、防盗的实用主义建筑思想的体现,墙上古旧的枪眼,仿佛在向人们讲述客家人沧桑的历史。进入大门,围屋南北两头是开阔的大天街,前面是一正方形广场,叫牌楼下,可容数百人围观舞狮、比武或筑台演戏,体现出客家大户人家的昔日生活。解说员介绍,当年的几十围大盆菜就在这里开台,重大的集会也在这里举行。穿过牌楼进入宗祠,灰塑的“端义公祠”4个大字十分醒目,这就是围屋的核心地带,曾姓家族的先祖灵位设在正前方,祠堂格局为三进二天井二厢廊,三进分上、中、下厅,中厅是当年曾氏族长和元老们开会议事的地方。祠堂后隔一天街,“魁星楼”设在旁边,这是围屋的最高点,称为“魁星点斗”。整座围屋形成“八阁走马楼、九天十八井”的格局,天街布局为纵六横三,间有小巷,纵横交错,井井有条,街巷地面全用灰沙或鹅卵石铺砌。更妙的是各天井有地沟,与天街排水沟相通,排水沟有涵管,与围屋外的半月形大池塘相通,池塘有出水闸,排水极为方便。整个围屋布局科学合理。

民俗文物

大万世居除布局造型独特之外,还有许多珍贵民俗遗物,历经二百余年天灾人祸,保留至今。祠堂内外,堂壁堂梁的书法绘画,雕梁画栋,工艺运笔极为精湛。中堂壁上隐约可见王勃的《滕王阁序》、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金昌绪的《春怨》的草书遗迹以及栩栩如生的《八仙》组画。正大门上的“大和保合,万福攸同”的对联出自《诗径·小雅》,具有丰富的内涵。最引人关注、引人深思的是“端义公祠”前的牌楼有四根石柱三块石碑,居中一块两面刻有阳文,向外为“勿替引之”,向内为“其旋元吉”,与上厅另一楹联“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遥相呼应。堂梁堂壁上悬挂着“州司马”、“赞政宏才”、“急公好义”三块牌匾,这些联匾,把围屋开基者和客家人的厚德、忠孝、崇文的正统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大万世居不愧为客家民俗文化历史的珍贵遗产。

典型的客家围屋

据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李光文馆长介绍,大万世居的命名可溯源到《汉书·刘向传》中的“营起邑居,功费大万百余。”古注说:“大万,亿也;大,巨也。”传说大万世居一世祖曾传周年轻时靠牧放鸭鹅和给人推独轮车运石灰维持生活,日久略有积蓄,后因好赌致贫,欲建屋而借贷不遂,因此忍痛砍断右手拇指,立誓戒赌。曾传周后来做生意发达,在坪山、龙岗、淡水等地开办油糖厂和许多店铺。有钱后的曾传周开始建围屋,时间大约在清代乾隆中期,此后,围屋不断发展扩大,至乾隆五十六年建成,当时曾传周58岁。据曾氏族谱记载,曾传周敦厚诚实,仗义疏财。乾隆末年,惠州水患,曾传周及其长子曾光斗积极捐纳赈灾,被朝廷分别诰授儒林郎捐职员和捐监生。大万世居的建成,其所费人力物力财力非同小可,仅大墙就需近5000立方米泥沙灰石。所用石头重者达数十斤上百斤,这些石头都是从几里外的大山陂铜锣潭运来的。工程费时之久,耗资之巨,令人难以想像。

现状介绍

该世居投资数百万元的整修工程将在明年4月结束,届时,一个更加完整的围屋将呈现在人们面前,围屋里还将举办大型的客家民俗文化展览和表演,从民间收回和引进的数千件客家民俗文物和古董将在这里展出,它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客家古董、民俗文化艺术品的展览,据说梅州收藏家梁小梅女士收藏的十多件客家镇馆之宝和大量文物也将在此展出。大万世居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也将申报国家“三A”级旅游景点,这座古老的围屋正在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牌匾楹联诠释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大万世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匾楹联甚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现把存留的加以诠释。

牌匾

大万世居 石匾,阳刻,欧体榜书,镶嵌于围屋正大门门楣上。《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功费大万百余。”《汉书·匈奴传下》:“费岁以大万计。”唐·颜师古注疏:“大万,亿也;大,巨也。”颜师古是唐代训诂学家。他的著作有《汉书注》,他对《汉书》两篇文章所出现“大万”一词的解释是最权威的。《辞海》:“大万:犹言巨万。”大万世居的建成,历时数十年,所费人力物力财力非同小可,其费时之久,耗资之巨,规模之大,以及在我国古代客家围屋建筑防御功能等方面,是屈指可数的。从这一点上说,与上述“营起邑居,工费大万百余”可谓异曲同工。另据《易经·乾卦·彖辞》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保合太和,乃利贞……。”意为:伟大啊,乾阳元气!世间万物之源靠着它从此开始……”用此语命出围屋之名——“大万”,以及拟出“大和保合,万福攸同”的对联,真是别出心裁,天衣无缝。勿替引之 石匾,阳刻,欧体榜书,嵌于牌楼正中,外向。出自《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替:废。引:作延续解。意为: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废弃祭礼的法度,要把它承传下去。其旋元吉 与“勿替引之”同一石匾,内向。出自《易经》履卦:“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履:履行,实践。旋:归来,回转,此指一生。意为:察看自己的行为,如果吉祥,符合礼仪,就实践下去,一生大吉。

图案石匾

两块,嵌于“勿替引之”两旁,阳刻图案,其含义待考。端义公祠 在祠堂大门上,灰塑,欧体榜书。“端义”是大万世居开基祖曾传周的字。光宗耀祖 木匾,在祠堂下厅正梁上,外向。燕翼诒谋 木匾,在祠堂下厅正梁上,内向。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意为:为子孙后代谋福祉,就像这堂梁上的飞燕爱护自己的子女。

赠匾

木制,挂于下厅进门左边墙壁上,已毁。解元是科举考试乡试(省考)第一名,亦即举人第一名。贡元 赠匾,木制,挂于下厅进门左边墙壁上,已毁。贡元是科举考试县试秀才第一名。下厅另一面墙壁上尚有两块,已毁,匾名不详。东鲁旧家 金刻木匾,嵌于中厅屏风正梁上。意为:我族人的先祖故居在山东。赞政宏才 赠匾,木制,挂于中厅左侧(朝外方向)墙壁上。据口碑资料,乾隆末年,惠州水患,一世祖曾传周及其子曾汉津积极响应赈灾,捐赠许多钱物,得到朝廷及衙府的褒扬。牌匾落款为:“乾隆五十六年曾端义立”。急公好义 赠匾,木制,挂于中厅右侧(朝外方向)墙壁上。据旧谱及口碑资料,曾汉津乐善好施,罗太守赠“急公好义”匾,顾太守赠“惠济桑梓”匾。(注:太守:明、清时掌管州、县的长官。旧谱及相关资料误写成“大守”。)牌匾落款为:“嘉庆二十四年曾光斗立”。惠济桑梓 见上。已毁。岁进士 捐赠木匾,挂于中厅堂梁上,已毁。进士是科举考试殿试(朝廷)考中者。州司马 捐赠木匾,挂于中厅堂梁上,匾刻“嘉庆八年候选直棣八州曾鸣岐立”。曾鸣岐即锦山、锦记,曾汉津之长子。司马是一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长官。曾家堂上始高曾祖考妣神位 木牌,大万世居祖宗牌,竖写,置上厅神阁上。追远堂 木匾,嵌于祖宗牌神阁上方墙壁上,欧体榜书。出自曾子语:“慎终追远。”意思是:要谨慎认真地办理父母的丧事;祖先虽然远去,要依照礼仪追念拜祭。“追远”,作“追念远祖”解释。

楹联

大和保合 万福攸同 此对上下联之首以“大”、“万”嵌入,供春节用,用特大红纸书写,贴于正大门。“大和保合”,“大和”即“太和”,出自《易经·乾卦·彖辞》:“保合太和,乃利贞。”“保合”,保持和融合;“太和”,高度和谐。为了与“万”字对应,改成倒装句,意为:和谐共睦之气氛得到保全。 “万福攸同”出自《诗经·小雅·采菽》:“乐只君子,万福攸同。”攸:所。上联强调和睦,团结;下联昭示村民共同享受多多幸福。大学家声旧 万民气象新 此对上下联之首亦以“大”、“万”嵌入,供春节用,贴于词堂大门。《大学》,相传为曾子所著,宣传儒家学说。家声:一个家族享有的声誉。这副对联用一“旧”一“新”揭示:先祖给我们留了永垂不朽的文化遗产,崇高的家族(宗族)声誉,今天我们万众一心,发扬光大,开辟一派新气象。另有曾氏堂联“大学十章能治国,孝经一册可传家”可与“大学”相印证。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 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 此对多用作祭祖,贴于中厅两边。圣:宗圣,指曾子。绍:继承。尼山:在山东,相传孔子在此出生,此指孔子。徽:徽号,“宗圣”是曾子的徽号。春秋:包括孔子《春秋》在内的史书。俎豆:盛鱼肉和果蔬的祭具。上下联的大意是:宗圣继承孔子的学说,其品德,其才华,与日月齐光;徽号从鲁国(山东)传出,其思想,其精神(孝敬祖先),与乾坤永在。一部孝经贻世业 八家文蕴绍宗风 木块制作,嵌于上厅祖宗牌神阁两边。《孝经》:相传为曾子所著,宣传孝道。贻:遗留。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亦指先代遗留下来的产业。八家:唐代宋代八个著名的散文作家,世称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宋代曾巩是江西南丰客家人。文蕴:文学底蕴(内涵)。绍:继承。宗风:一个宗族的传统作风,风尚。上下联的大意是:宗圣一部《孝经》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文化产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其文学底蕴继承着宗祖的崇高风尚。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 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 木块制作,嵌于上对之外边。堂构:旧指堂皇的建筑物,泛指先祖产业。相承:世代继承。凛:严肃地遵照。修齐:修身,齐家,从《大学》延伸出来的儒家理学理论八条目之一。流庆:承传纪念。锺釜:盛祭品的器具。上下联的大意是:继承先祖的遗业,遵照先祖修身齐家的遗教,发扬先祖美好的德行;世世代代纪念祖公,要用美好的三牲酒菜,敬奉祖先的在天之灵。东鲁传经府 南丰修史家东鲁家声光百代 南丰世泽启千秋以上两对,用在两个横大门。世泽:先代给子孙后代的影响。

交通信息

1 在市内乘坐公交211、365至坪山;2 乘地铁到双龙地铁站 坐812路到东方威尼斯下车;3 可以乘坐坪山快捷线到深圳坪山站下,然后转乘公交到大万世居。

开放时间

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