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广州会馆
首页  > 广东  > 韶关  > 南雄   »  广州会馆景点介绍

广州会馆

广州会馆
广州会馆,明清时期南雄建筑。这座建筑面积达3834平方米,雕梁画栋、古雅精致,酷似广州陈家祠式的古建筑,但历史比它还要悠久。该馆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
中文名
广州会馆
地    点
广东省南雄市
建造时间
明清时期
别    称
“公所”、“同乡会馆”
面    积
3834平方米

介绍

经过近10年的修缮,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记录着广府人盛极一时的经商历史的广州会馆,于近日修复竣工,并将于近期开门迎客。据史料记载,坐落于广东南雄市区老城埠前街的广州会馆又称“同乡会馆”,会馆坐北向南,建于高台之上,占地面积3834平方米、为三进前低后高院落式建筑,其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主次分明。由于年代远久,馆内的雕塑、脊饰、壁画等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这座历经500年沧桑的古老建筑曾一度面临毁灭。走进修缮一新的广州会馆,但见门额石匾刻有清光绪七年重修时岭南近代思想家陈澧题的“广州会馆”石匾,门前两侧筑平台,台基座雕八仙法器;台上置石质檐柱,二根柱头上的木质梁架与门墙相连,用斗拱和木雕蛟龙承檩,并刻浮雕人物故事。该建筑整体上工艺讲究、颇具特色,其前座大量使用“连州青”石,中座山墙采用江淮“五岳朝天”式风火山墙,而东西厅山墙则为岭南“锅耳”式。据当地文史专家介绍,受到大庾岭路商贸转运的拉动,南雄(古称雄州)在宋代就已确定了其商贸重镇的地位。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雄州商贸重镇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经济实力强大的广府人善经商,货物以北方较稀罕的海盐、糖果、岭南佳果、咸鱼、海味、丝绸及洋货为大宗,因此,古代往来于南雄的外地商人中以广府人为最多。为联络乡谊、方便经营,广府商人便出资在南雄商业最繁华的地段集资兴建了广州会馆。当时,会馆活动内容包括沟通商务信息、为困难的同乡提供衣食救济和临时住所协商丧葬、寄存棺木、兴办学校等。会馆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南雄经商的广府商户自愿摊捐。行走在广州会馆西厢飞檐翘脊的清幽深院中,记者看到,院落内不仅有庄重精致的戏台,还有古色古香的茶桌。南雄市文化部门负责人称,会馆的东厢将作为一个民俗文化展示厅,通过陈列古代的服饰、家具、摆饰品等,还原古雄州人家的味道。在老南雄人的记忆里,广州会馆前除了有奔流不息的浈江水,还有码头、城门、南雄古城墙,因此,当地文化部门还将利用起会馆的墙壁,通过老照片布展,把雄州古城的古码头、古城墙、古江、古巷等历史元素一一呈现,让南雄人和外地游客更了解南雄的乡土文化和浓厚乡情。明清时期数以万计在粤赣交界处经商求学“广府人”的重要商业会聚地——广东南雄“广州会馆”,历时九年于近日全面修复竣工。目前,这座历经五百多年沧桑的古老建筑已修复如旧,将以昔日“容颜”喜迎各方来客。集中原与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精华,历史比著名的广州“陈家祠”还要悠久的“广州会馆”位于广东南雄市雄州街道埠前街的浈江旁。走进这座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庞大古建筑,但见斑驳的墙上使用了大量印有“广州馆”戳记的青砖。而在屋檐下、阁楼中,一件件雕刻玲珑的明清石雕、砖雕、灰塑、陶塑依旧精美绝伦,涂着古老金粉的木雕在残阳下烁烁发亮……修缮后的整个建筑既气势恢宏,又沧桑清幽,令人对会馆昔日繁华意境浮想联翩。据介绍,由于年代远久,会馆一度破败。特别是文革期间,馆内的雕塑、脊饰、壁画等大批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近年经广东省有关专家考察后专门上书省有关部门,要求予以修复保护,并提出了既体现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又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三期进行修复的思路构想。就历史文化价值而言,正门上岭南近代思想家、科学家陈澧所题的“广州会馆”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大厅前楹柱上,咸丰年间探花、顺德人李文田的一副感叹雄州与广州山水相连、渊源深远的长联意味深长。而主体建筑的风火墙为江淮“五岳朝”式,东西厅火山墙却为岭南地区常用的“猫儿拱背”式,罕见的南北建筑风格结合充分体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作为自古广东通中原的重要商旅通道,广货由此北上,中原物产由此南下,这无疑是研究广东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一处难得实例。广州会馆的正门,古色古香,气势恢宏。千年雄州,文化璀璨。自唐代张九龄开梅关古道之后,地处大庾岭南麓的南雄成为沟通大庾岭南北的商贸重镇。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数以万计的广府人聚集于此,或经商或求学,广州会馆应运而生。从明代嘉靖年间到清末乃至民国时期,广州会馆服务南来北往的广府人数百年之久。如今,会馆门前车水马龙依旧,但周边建筑早已更新换代,唯独它如遗世独立,引得过往人们不经意地一瞥,试图窥探其中故事。

历史

据史料记载,“广州会馆”又称“公所”、“同乡会馆”,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乾隆二十一年重建后,从清乾隆二十一年至清光绪九年间,先后进行了四次重修。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设立同乡会小学,后又称广仁小学,解放后由当地政府接办,一直到一九九九年广仁小学迁址。经济实力强大的广府人善经商,货物以北方较稀罕的海盐、糖果、岭南佳果、咸鱼、海味、丝绸及洋货为大宗。因此,古代往来于南雄的外地商人中以广府人为最多。为联络乡谊、方便经营,广府商人便出资在雄城商业最繁华的地段集资兴建了广州会馆。会馆活动内容包括沟通商务信息、为困难的同乡提供衣食救济和临时住所协商丧葬、寄存棺木、兴办学校等。会馆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南雄经商的广府商户自愿摊捐。清朝年间,广府人在会馆所在的埠前街建立了“水车公所”,义务消防队为保护周边街道商铺和居民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广府人前来该处开设店铺,经营纸业、食盐、杂货、糖果等,整条街几乎成了“广府人”街。目前,当地政府已指派专人看管维护“年迈”的会馆,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做好会馆内的展览布局设计,致力打造成于民俗、文物、文化一体的旅游新景点。这座重新焕发青春的古会馆将在近期择时对外开放。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