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山遗址群

架子山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西北,是由架子山、大山前、城子顶等组成的大型聚落遗址群。分布在兴隆山、尖山、王勃脊山、东架子山、西架子山、张凤岭等山上。在30平方公里范同内分布有33个典型遗址,其内涵主体是繁荣发展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距今约为4000—3500年。2001年,国务院正式把架子山遗址群公布为全国(第5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山遗址群东南距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中最大的城址——凤林城址仅11公里。可研究该遗址群与凤林城址的相互关系。
兴隆山遗址群形制相近,原始单一,这对研究古代三江平原聚落形态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中文名
- 架子山遗址群
- 外文名
- Shelf mountain site group
- 地 址
- 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西北
- 组 成
- 架子山、大山前、城子项等
- 年 代
- 距今约为4000-3500年
- 面 积
- 8万平方米
- 级 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所属国家
- 中国
组成部分
架子山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西北,是由架子山、大山前、城子顶等组成的大型聚落遗址群。历史
在3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33个典型遗址,其内涵主体是繁荣发展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距今约为4000-3500年。架子山遗址8万平方米,依山修筑九层平阶和巨大的围壕,遗存大量石圈、石墙。城子顶遗址五个地点,其中城子顶遗址本身略呈圆台形,面积近4万平方米,在不同地点清理出房址、灰坑、墓葬、祭祀坑数百座,出土陶、石、骨、蚌、铜等遗物七千余件。架子山遗址群处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区的中心地带,规模大、遗址多、层次清,充分体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繁荣发展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物质生产水平和地域文化风貌。兴隆山遗址群为汉魏时期的文化遗存,由9处城址、6处聚居址所组成,分布在兴隆山、尖山、王勃脊山、东架子山、西架子山、张凤岭等山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31°41′21″~131°45′05″;北纬46°38′18″~46°39′30″;海拨110~186米。兴隆山遗址群的城址多呈椭圆形,用掘土为壕、堆土为垣的方式构筑。由于绝大部分遗址在柞树林中,地表树木覆盖,文物遗迹保存完好,现可辨认的半地穴式居住址遗迹有563座,垣总长度约3,344延长米,占地总面积约235,805平方米。.图册兴隆山遗址群东南距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中最大的城址——凤林城址仅11公里。可研究该遗址群与凤林城址的相互关系。
意义
兴隆山遗址群形制相近,原始单一,这对研究古代三江平原聚落形态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翁牛特旗 1红山湖
- 喀喇沁旗 2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 林西 3白音长汗遗址
- 洪山区 4赤峰清真北大寺
- 敖汉旗 5大甸子遗址
- 林西 6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 翁牛特旗 7玉龙沙湖
- 克什克腾旗 8达里诺尔湖
- 喀喇沁旗 9喀喇沁王府
- 林西 10大井古铜矿遗址
- 宁城 11打虎石水库
- 克什克腾旗 12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 林西 13青山景区
- 元宝山区 14岗更诺尔湖
- 敖汉旗 15武安州遗址
- 巴林右旗 16赤峰大青山
- 宁城 17龙潭峡
- 松山区 18太平庄遗址群
- 林西 19乌兰布统草原
- 洪山区 20红山遗址群
- 翁牛特旗 21灯笼河草原
- 克什克腾旗 22阿斯哈图冰石林
- 巴林右旗 23辽庆州白塔
- 宁城 24辽大明塔
- 洪山区 25红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