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襄公祠位于文星镇八甲村,又称相国祠、左公祠,是纪念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左宗棠的场所。
- 中文名称
- 左文襄公祠
- 外文名称
- The Memorial Temple of Zuozongtang
- 地理位置
- 湘阴县文星镇八甲村
- 建造时间
- 1887年(光绪十三年)
祠堂简介
左公祠堂何处寻?
左文襄公祠位于文星镇八甲村,又称相国祠、左公祠。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去世后,清廷恤典颇丰,予左身后以极大哀荣外,还将左附祀京师贤良、昭忠两祠,并在左的出生地及立功省份建专祠以彰功绩,足见清廷对左的重视。光绪十三年(1887年),湖南巡抚吴大征奉旨建此祠。祠前广植树木、花草,祠内宽敞明亮,正堂侧室,井然有序,走廊迂回,曲径通幽。门窗雕满花草、鸟兽图案,玲珑剔透,美观雅致,庭院栽满花草乔木,暗影浮动。整个祠堂建筑奇特,气势恢弘,造型优美,无不昭示着主人的尊贵地位和无上荣光。左公祠内塑有左公遗像,另有其功业介绍和生前好友、部属的诗文挽联与诗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左文襄公祠和湘阴文庙一起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文襄公祠实为相国祠,1885年湖南巡抚奉旨营建,祠为砖石结构,由三组硬山式殿宇和边廊组成,专祠左宗棠。
左宗棠生平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先入两江总督陶澍幕府,并与陶结为亲家。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后起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为平定太平军筹划。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
初当幕僚时,为抓住展示才能的时机,他经常为一件小事而与人大吵大闹;在当上巡抚,官及三品时,脾气却越来越小。“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句著名的话就是他说的。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由曾国藩举荐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抚,并组成中法混合军和扩充中英混合军与太平军作战,克金华、绍兴等地,升任闽浙总督。
1864年克杭州,并受封一等恪靖伯。之后致力于剿灭东南太平军残部。
1866年在福州马尾办船厂,也就是后来的福建船政局,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培养海军人才。同年,改任陕甘总督,其间创办兰州制造局。后创办甘肃织呢总局。此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然而该厂从未盈利。
1867年2月授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定“先捻后回”方略,次年参与平定捻军。
1873年12月14日授协办大学士,次年9月18日授东阁大学士。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年5月奉命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定“缓进急战”方略,指挥刘锦棠、金顺诸军讨伐阿古柏、白彦虎,次年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并为新疆建省开发等预作规划。
1878年3月由一等恪靖伯,晋二等恪靖侯。
1881年2月入京任军机大臣,10月改任两江总督。
1884年6月入京任军机大臣,9月以钦差大臣督办闽海军务。
1885年9月5日病故于福州,谥文襄。后归葬于长沙石门乡相竹村(今属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