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代县边靖楼
首页  > 山西  > 忻州  > 代县   »  代县边靖楼景点介绍

代县边靖楼

代县边靖楼
代县古楼又名边靖楼、谯楼。因楼置鼓,又为安定边塞和极目赏景,故名,含有远眺警戒来敌的意义。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北京——原平铁路线上的代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从隋唐到明清,一直是代州治所驻地,也是山西北部的军事重镇。
中文名
代县边靖楼
代县古楼
又名边靖楼
谯楼。
因楼置鼓
又为安定
边塞和极目赏景,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位于县城中央。构造形式:属古建筑,砖木结构,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于成代七年(1471)火烧后,增台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年间重修。1999年代县人民政府又一次大型重修。楼下为砖劵洞台基,基平面长方形,东西长十三丈,南北宽十丈,台高四丈,楼建于台上,高八丈,总高十二丈。三层四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以明台计,统面宽29.65米,统进深19。30米。上一层施重檐五铺作双昂斗拱,第二层施平座斗拱五铺作双抄里边偷心,下层无斗拱,三层均有 廊,整个建筑雄伟壮观。正面上悬“雁门第一楼”和“声闻四达”两巨匾,北面悬“威镇三关”一巨匾1947年秋,叶剑英副主席在代县路居时,曾兴步登楼,眺望县城及山河景象。1965年5月24日山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县人民政府立碑。

由来

历代对州城的建筑、修葺,不仅使城池更加坚固,也使城池内外出现过众多楼观、园林。今天,巍然屹立于县城中央的边靖楼,就是明朝留下来的一处人工景物。边靖楼系明朝代州城的鼓楼,又称谅楼。初建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是由当时的将领唐胜宗、陆仲亨主持修建的。那时,朱元璋的北伐军刚刚平定了山西地区,元朝的残余势力还在这里策动变乱。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代州境内一些旧军吏策动了叛乱,明朝政府便把唐、陆二将派到此地平叛。他们平息叛乱之后,便修筑加固城池,在城里建起了楼台。因为当时的代县城还不是州城,所以这座楼台就起名为边靖楼,意思是守卫北边,使之安宁,实际也带有纪念这次平叛成功的意思。到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代县又恢复为州,这座边靖楼就成为州城的鼓楼了。

历史发展

初建的边靖楼通高约10米,、楼分七楹,结构较小。经历过近百年时间,到成化七年(公元1471代县边靖楼年),由于一场大火,将楼层的木构建筑全部烧毁。于是,当地官员又重新募资修建,将台基增高到4丈(13米多),楼身增高到8丈(近27米),通高增加到12丈(40米),依照原有式样,仍保留了7问楼阁。3丈(10米)的台基中,有南北可通的石券门洞,气势颇为雄壮。楼的四周,又建有廊坊,坊壁书录历年本州境内考取进士者的姓名。 成化建楼之后,又经过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两次大修,更显雄壮。今存建筑基本保持了明清原式,台基高13米,长43米,宽33米,石券门洞纵贯南北。楼身高26米,宽7间,深5间,四周仍为廊坊。整体建筑规整精巧,雄浑壮观。登楼四眺,山河辽阔,塞上风光无限。楼上高悬“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三块大匾,真实地描绘了她的雄姿。当地常将边靖楼与应县木塔、河北正定隆兴寺的铜铸菩萨像相比,有“代州鼓楼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的谚语。 当你登临鼓楼,细心地研究了她的建筑结构之后,再来到楼下,观赏—下代州城内各式各样的民居,室内家具的构置,那一排排结构谨严浑厚的房舍,那一组组做工巧致的家具陈设,与这鼓楼的建造工艺相互辉映,会使你联想到代州木工技艺的悠久历史,为之而惊叹、感慨。

相关资料

登代县边靖楼雁门边靖楼,远眺滹沱流。近俯文庙殿,中怀古代州。代州由来久,梁柱几经修。今人更诗咏,可怜章句囚。囚与功名念,刀下缘木由。刻于窗格上,刻于鼠雀偷。城砖尽官字,脚下谁人羞。旧日自鸣鼓,今日皮未留。只叹杨家事,都系古渡头。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