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阴村遗址

西阴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遗址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26年10月18日由清华大学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它是中国考古学者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遗址内发现有窖穴、灰坑等多处遗迹,并出土各种陶片、石器、骨器6余箱,特别是在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蚕茧证明了远在6000年前这一带就出现了植桑、养蚕业 ,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1996年国务院公布西阴村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西阴村遗址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 气候类型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占地面积
- 30万平方米
- 景点级别
- 国家重点
- 著名景点
- 西阴村遗址
- 发现时间
- 1926年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文物年代
- 新石器时代
- 东西约
- 560公尺
- 南北约
- 800公尺
位置境域
西阴村遗址位于中国北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村的西北部,遗址西北隔鸣条岗近涑水河,东南隔青龙河依中条山,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发掘历史
1926年10月18日由清华大学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它是中国考古学者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人首次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遗址内发现有窖穴、灰坑等多处遗迹,并出土各种陶片、石器、骨器6余箱,特别是在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蚕茧证明了远在6000年前这一带就出现了植桑、养蚕业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1963年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1994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为新石器时代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西王村三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三里桥类型文化和商代二里冈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文物遗存
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遗迹有半地穴式圆形或长方形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出土遗物包括石、骨、蚌、陶等类。主要器型有釜、灶、夹砂罐、尖底瓶、直口或敛口钵、敛口瓮、缸、彩陶罐等。庙底沟二期文化遗迹有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及不同形状的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器物包括夹砂瓮、缸、折沿罐、釜灶、双耳壶、高颈瓶、钵、盘、器盖。其它遗物还有石刀、锛等。遗址价值
西阴村文化遗址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东西约560公尺,南北约800公尺,面积很不小,遗址中有长方形土坑,四面有壁,像个小屋”许多小屋相连形成一个村落。如果当时居民不从事农业,不可能过有这种相当巩固的定居生活。”西阴文化遗址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城区 1和硕恪靖公主府
- 清水河 2清水河摇铃沟
- 武川 3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
- 武川 4大青山避署山庄
- 武川 5大青山野生动物园
- 武川 6农家乐旅游
- 武川 7哈达门高原牧场
- 和林格尔 8盛乐百亭园
- 新城区 9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 清水河 10清水河老君岩石
- 和林格尔 11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 和林格尔 12白二爷沙坝保护区
- 武川 13大青山抗日游击革命根据地
- 武川 14古镇武川
- 土默特左旗 15金銮殿
- 武川 16井尔沟烈士陵园
- 武川 17得胜沟乡蘑菇窑
- 清水河 18明徐低楼
- 清水河 19清水河窑洞文化
- 清水河 20长城—清水河县长城
- 土默特左旗 21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
- 土默特左旗 22乌兰夫故居红色旅游区
- 回民区 23伊斯兰风情街
- 回民区 24乌素图森林旅游开发区
- 和林格尔 25东山书法艺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