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
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位于她的家乡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
- 中文名称
- 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
- 地理位置
-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
- 占地面积
- 2700平方米
- 开馆时间
- 2003年
简介
2003年9月19日隆重举行开馆纪念馆位置仪式,并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馆名。馆舍概况
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东辛庄村。全馆分为百年老屋及纪念馆两个部分。 百年老屋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居。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王换于故居是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八路军第一纵队、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八路军山东纵队、鲁中区党委、山东省妇救会、大众日报社、姊妹剧团等单位居住过的地方。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郭洪涛、黎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的许多高级干部及抗日将领均在此战斗、工作、生活过。特别是山东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在此组织、领导、创建了沂蒙根据地,并率领沂蒙军民粉碎了日寇无数次的扫荡和打退了国民党死顽固派千百次的进攻,使沂蒙根据地得以巩固发展和壮大。在百年老屋里,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在此指挥和领导着全山东的抗战,在抗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百年老屋,不仅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故居,同时也是八路军第一纵队、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的旧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百年老屋因无人居住而慢慢损坏。 2003年春,在山东省审计厅、山东省交通厅、临沂市审计局、临沂市交通局等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共沂南县委县政府重新修缮了百年老屋,老房共5间,使其恢复原貌如故。与此同时,又投资20余万元建起占地2700平方米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共有展室7间。纪念馆分为室外和室内两个部分,室外部分主要有王换于铜像、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造田的题词及著名军旅作家李存保所撰写的百年老屋赋。室内部分主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王换于主要事迹展览。王换于事迹展览部分通过大小二十余块展板,主要反映了王换于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热情为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创办战时托儿所、率全家拥军支前的主要事迹,从而表现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对党坚定不移的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从而体现毛泽东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和人民群众是打不破的铜墙铁壁的观点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同时,从一个方面表现了沂蒙人民为抵御外来侵略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已被国家审计署、山东省审计厅、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工作委员会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老人事迹
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60多年前,王换于开办的战时托儿所就设在这里 ,包括两位元帅的子女等80多名革命后代,都曾在这里健康成长。 王换于,1888年生,1989年逝世,享年101岁。19岁那年,王换于嫁到东辛庄村一位姓于的家中。旧社会的妇女没有地位,王换于连名字都没有,过门后大家就叫她“于王氏”。1938年冬,王换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抗日战争,不久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和邻乡艾山乡副乡长。由于工作的需要,“王换于”这个能形象说明其身世的名字,便正式叫开了。 1939年6月,徐向前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到达王换于家后,王换于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办起战时部队机关托儿所,机关有27个孩子,外地又陆续送来一些,共有41个孩子。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生下来才3天,其中包括徐向前元帅的女儿小何(乳名),罗荣桓元帅的女儿罗琳,以及后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的女儿陈小聪等人。呈现在眼前的王换于故居,是由当地山头常见的青石砌成,屋顶上盖着稻草,每个房间面积约六平方米,逼仄低矮,进入屋子需要猫着腰钻进去。这栋历经100多年风雨洗礼的石屋,曾开办战时托儿所的两间房间已不复存在,但徐向前和罗荣桓两位元帅居住过的房间,仍傲然屹立。 王换于老人的事迹,只在她的回忆文章和当地党史研究人员处才有迹可寻。 在王换于老人自述的回忆文章《百岁老人忆沂蒙》中,详细讲述了开办战时托儿所的细节。当时,有一次,王换于前往西辛庄查看寄养的革命后代,发现烈士的孩子没有奶吃,小孩子瘦得很厉害,“我一阵心酸,就将孩子抱回了家”。这时,王换于的二儿媳正在哺乳期,二儿媳除了抚养着自己的孩子,还同时抚养着另外几个抗日将士的孩子,奶水已不够吃。王换于告诉二儿媳:“你二嫂,这个孩子你拉扯着吧。这是烈士的后代!让他吃奶,让咱的孩子吃粗的。咱的孩子就是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根了!” 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孩子均健康成长。1943年后,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而王换于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均因营养不良先后夭亡。 陈若克是一名女性烈士,1919年生于上海,1941年与刚出生的孩子一同被日军杀害。王换于老人将家中仅有的三亩田地全部变卖,泣葬陈若克母子。 1940年8月,在山东省各界代表大会上,陈若克代表山东全省妇女作了《山东妇女运动的新任务》的报告,报告便是在王换于家中起草的。会上,陈若克当选为山东省妇女救国总会执委常委。1940年8月1日,在王换于的百年石屋里,陈若克与时任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喜结良缘,王换于一手操办了他们的婚姻大事。 1941年冬,日军5万多人开始大扫荡,此时,陈若克怀胎8月,行动不便,王换于劝留陈若克就地掩藏,但陈若克执意与部队一并转移,王换于见无法说服陈若克,便把自己的大襟褂子给她穿上,化装成农家妇女送出村庄。 1941年11月7日,陈若克在突围途中,因早产被日军抓获。狱中,陈若克始终坚贞不渝,最终,母子双双遇难。同年12月中旬,陈若克母子的遗体秘密运到了王换于的村庄。看着陈若克面目全非的遗体,王换于悲痛欲绝。 当天晚上,王换于就着昏暗的油灯,为陈若克和婴儿缝制寿衣,帮陈若克母子穿好,整理好她们的遗容。为安置好烈士的后事,王换于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三亩田地,并将她们母子安葬在村庄附近,每年都前往悼念,直至去世。 2003年春,当地政府在王换于百年石屋的旧址边,兴建了一座2700多平方米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并为她塑造了铜像,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馆名。 建国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在祖国各地的王换于的“儿女”们,纷纷前来东辛庄村看望这位伟大的母亲。原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也曾专程从上海赶到王换于身边,探望这位曾经抚养过自己女儿的沂蒙母亲。 2001年,在王换于去世的12年后,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代表母亲林月琴,专程来到东辛庄村,悼念王换于老人,慰问她的家属。2003年春,时任黑龙江师范大学历史 系教授的艾鲁林女士,也按照父亲艾楚南生前嘱托,不远千里来到沂南为王换于扫墓。原工程兵副司令员胡奇才之子胡鲁克表示,“我们出生在山东沂蒙,没有以王换于为代表的沂蒙母亲的养育呵护,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人创建沂蒙根据地的抗日活动中,她数十次出色地完成情报传送任务;1938年冬,已年过半百的王换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妇救会长,艾山乡副乡长。由于她对党的忠诚和积极的工作,是当时著名的沂蒙“四大娘”之一,其家成为著名的抗日堡垒户。1939年春以后,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就经常住在王换于家。同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到沂蒙后,也较长时间住在王换于家。王换于的主要工作就是率全家照顾好领导的生活起居和抚养战时托儿所的孩子。战时托儿所最多时达50余人,除此之外,王换于还掩救过一大批八路军伤病员和抗日干部,掩藏了许多抗日物资。1940年7月,山东省政府前身--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该县青驼寺成立,会议出版的《联合社会会刊》被王换于精心保存,1978年,年逾九旬的王换于将书完整上交县有关部门,该书被征调到山东省档案馆,填补了省档案馆档案资料的一项空白。- 兰陵 1荀子墓
- 沂南 2北寨墓群
- 平邑 3南武城故城遗址
- 临沭 4北沟头遗址
- 河东区 5青峰岭遗址
- 沂南 6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 罗庄区 7临沂盛能游乐园
- 临沂 8王羲之故居
- 罗庄区 9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 沂南 10蒙山彩蒙景区
- 莒南 11天佛旅游区
- 临沂 12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 沂南 13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 蒙阴 14云蒙湖
- 莒南 15天马岛
- 蒙阴 16蒙阴云蒙景区
- 沂水 17临沂沂水天然地下画廊
- 莒南 18马鬐山景区
- 沂水 19沂水地下萤光湖
- 平邑 20九间棚旅游区
- 临沂 21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 临沂 22洗砚池墓群
- 平邑 23天宇自然博物馆
- 沂南 24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
- 沂南 25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