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诸葛亮故里
首页  > 山东  > 临沂  > 沂南   »  诸葛亮故里景点介绍

诸葛亮故里

诸葛亮故里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琅琊阳都故城遗址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东南部砖埠镇孙家黄疃村,是诸葛亮出生和少年居住生活的地方。沂南县秦、汉、三国以至两晋时期称阳都县,古城面积大约7万平方米。  现有诸葛亮故里纪念馆、诸葛宗祠、武侯双阕、汉街、西山诸葛亮公园、诸葛亮城等历史遗迹和纪念建筑。琅琊阳都故城遗址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都卧龙山西侧发现的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汉画像石古墓,已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诸葛亮故里
行政区类别
山东省
下辖地区
临沂市
地理位置
琅琊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
面    积
3360平方米
著名景点
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卧龙公园
文    化
龙山文化、周代文化、汉代文化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诸葛亮故里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诸葛村方圆面积:3360平方米著名景点: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卧龙公园

故里纪念馆

公元181年,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诞生在琅琊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后随家族南迁。诸葛亮故里纪念馆,位于沂南县砖埠镇诸葛村,占地面积3360平方米,馆内有诸葛亮塑像,陈列着在阳都故城遗址出土的代表龙山文化、周代文化、汉代文化三个时期的重要文物5000余件和诸葛亮及其后裔的有关资料。馆内1株古银杏树,据考证为隋末唐初时所植,有一座四面像碣、"望海潮"的石碑。沂南县城区西北部规划建设了孔明文化旅游区,目前在卧龙山东麓建有诸葛亮铜雕座像、浮雕群像、武侯双阕、汉街、诸葛宗祠等。 2005 年在该旅游区举办首届智圣旅游节。卧龙山西侧是沂南汉墓博物馆,内有中国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汉画像石墓,已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沂南县城西山坡修建了“卧龙公园”(亦称西山诸葛亮公园),此公园总投资600万元人民币,1992年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建成姊妹亭一处,有全国体量最大的诸葛亮铜像一尊,用铜3.5吨,身高7米,总重7,000公斤;并建有浮雕,总长50米,共计14幅,每幅5.25平方米。石雕均根据《三国演义》故事雕刻而成,记载着诸葛亮的辉煌战绩。另外,有仿古建筑5间,花岗岩石雕战马四匹,龟驼碑二尊,碑文刻有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

诸葛亮躬耕地


  南阳卧龙岗,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南阳市卧龙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躬耕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豫西南名胜之首。南阳卧龙岗不仅有优美的景色,还有一位神机军师的身影,前往游客络绎不绝。南阳卧龙岗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刘禹锡有《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南阳卧龙岗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 行政简介卧龙岗乡(现为街道办事处)位于南阳市城区西南郊,因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而得名的卧龙岗横亘全乡,诸葛亮纪念祠堂--武候祠就坐落岗上,岗下是全国最大的汉代画像石展览馆--汉画馆。该乡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九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70740人,该乡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乡镇中居第34位,在全区位居第一位。该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焦枝、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十三条支线交叉分布;公路运输四通八达,312国道、南邓公路、南新公路、南镇公路均在其辖区内入市;市区大学和工业园区也规划在该乡辖区内。2003年,该乡完成生产总值9.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92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7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七点五以内。全乡新上项目30个,总投资额达5.878亿元;拟建项目9个,总投资可达10多亿元。全乡注册民营企业50余家,个体工商户1450户,年创税收500多万元。结合城市开发和园林城市建设,发展得以主营奶牛养殖小区为“龙头”得饲养业已成规模,以潘庄千亩蔬菜园为主体得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渐成气候,实现林果草套种200亩,发展旅游观光农业1000亩。该乡党委为省级“六好乡镇党委”,9个行政村党支部(总支)有7个区级以上“五好党支部”。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历史沿革魏晋时期,后人已在卧龙岗上建庵祭祀。唐宋时期,卧龙岗诸葛庵已闻名天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 《南都行》中云:“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赞美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元,延祐四年(1317年)仁宗皇帝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集议,命名南阳卧龙岗古建名胜为“武侯祠”。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罗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龙岗全图”复建了“卧龙岗十景”(草庐、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诸葛井、躬耕亭、小虹桥)和卧龙书院。乾隆年间,出现了“漫道锦官祠宇好,龙岗今日更馨香”的盛况。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现存古建筑群为元、明、清时期。祠内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匾额楹联六百多(通)幅,在全国武侯祠中数居首位。其碑刻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岳飞曾在此手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其字体苍劲峭拔,备受推崇。位于南阳市西南约4公里的卧龙岗。诸葛亮曾躬耕于此,晋人建祠以作纪念。这是一座占地75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祠堂内碑褐达600多块,其中有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和《还我河山》。 南宋绍 兴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飞路过南阳,谒武侯祠,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除了南阳武侯祠,全国各地武侯祠和岳飞纪念馆都有《出师表》石刻。 成都武侯祠进二门,长廊壁上,嵌有岳代写的前后 《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位于卧龙岗以南的汉画街旁,馆内珍藏2000多块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展出200多块,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古朴的艺术风格。这些画像石和画像砖多出土于汉代墓中,画像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诸葛亮简介诸葛亮 生于公元181年7月,病逝于公元234年8月。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二十六岁之前,诸葛亮隐居乡间耕种,生平好吟诵乐府歌《梁父吟》。《三国志》中描写他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乐毅,与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为友。其人胸怀大志,虽隐居南阳卧龙岗,然对于国家大事却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后刘备与其《草庐对》时亦言:“先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公元207年,诸葛亮承刘备“三顾茅庐”之请,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自此刘备与诸葛亮关系之亲密,用刘备的话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亦开始了他万古留名的军事生涯。公元208年由于曹操南征,刘备兵败逃至夏口,诸葛亮请命前往东吴求救,并说服了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当时诸葛亮年仅27岁。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在东吴经历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等精彩片段,使得赤壁的漫天飞焰更具传奇色彩,浩浩长江也由此成名于历史舞台。赤壁之役曹操败北后,诸葛亮协助刘备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荆州诸郡,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小说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描写也为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做下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公元214年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将率兵逆江而上,分头平定诸郡,和刘备一起包围了成都,成都得以平定。公元221年,刘备在西川称帝,封诸葛亮为汉丞相。公元二二三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结果大败,蜀军元气大伤,刘备亦病逝于白帝城,同时,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政事不分大小,均由诸葛亮决定。期间,诸葛亮致力于平定益州南部诸郡叛乱,与东吴修好,令西蜀局势在易主期间得到稳定的发展。公元225年,诸葛亮“五月渡泸”,率兵南征,同年秋“深入不毛”,平定了南部诸郡叛乱。小说中正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剧情所在。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上疏刘禅,要求北伐,那道奏疏便是有名的《出师表》。诸葛亮率各路大军北上,驻扎汉中。然街亭一战,马谡违背诸葛亮安排,被魏军大败,这就是小说中的“失街亭”。无奈中的诸葛亮用了古琴一曲,空城一座骗走了司马懿,接着大军急速退回了汉中,这便是万古留名的“空城计”。自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其后,诸葛亮又数次出兵北伐,然均未获得成功。公元二三四年八月,心力交瘁的诸葛亮怀着满腔的遗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至此,他依然不忘刘备之嘱托。后世影响诸葛亮的一生多付辛劳,然他满腔的智慧与忠心造就了他万古留芳的贤相之名。1800年来,诸葛亮早已成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被后人尊称为“智圣”、“千古人龙”。他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与华夏民族共同的骄傲!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