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戴村坝
首页  > 山东  > 泰安  > 东平   »  戴村坝景点介绍

戴村坝

戴村坝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境内,系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水利枢纽、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该坝位于东平县城东部20多华里南城子村附近,大坝横截大汶河,坝下为大清河。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2017年3月15日,戴村坝入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中文名称
戴村坝
外文名称
Daicun Dam
地理位置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景点级别
国家3A级景区
著名景点
戴村坝博物馆
保护级别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    点
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雄伟壮观

地理位置

戴村坝

历史

初建

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坝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继位后,从各方面做迁都北京的准备。他首先考虑到江南物资北运,以供京师所需,“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因而决定治理大运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等奉命疏浚运河。当时从济宁到临清的运河地段多丘陵,地势高,“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元代曾在罡城(今宁阳县境内)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洸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水势不足,时常干涸。宋礼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洸河(洸府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南城子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宽广的河面上建拦水坝是十分艰难的。宋礼等人征调大批民夫,动用无数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难关,终于修成了一条长5华里的全桩型土坝,每遇重运,聚沙为堰截水南流,伏秋大讯任其冲刷。天顺五年(1461年)增筑培厚,此后连年增土培护,百余年未有大动。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侍朗万恭垒石为滩,未及二年冲毁,再筑土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总河潘季训在北端筑石坝,名曰玲珑坝。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尚书舒应龙在南端筑石堰防冲名曰滚水坝,中留石滩泄水名曰乱石坝,自此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明清后统称为戴村坝。大坝修成之后,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修缮

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从未放松大运河的治理,对大运河供水枢纽工程戴村坝更为重视。由于土坝经不住大水冲刷,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开始,逐渐加固,至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加固成一道三坝连体的拦河石坝。 自清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道光二年(1822年)、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等183年间又8次屡加改建维修,维持漕运。民国期间漕运断绝,多年失修,经东平县县长史介繁申请,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进行了一次维修。解放后至1990年为保持工程完整,继续发挥其拦沙缓洪、防止溜势变化的作用,曾先后于1965年、1967年、1974-1977年进行了三次整修,1990年补抛了坝下根石。1993年补充坝下根石150立方米,1996年大汶河大洪水后,戴村坝水毁工程较重,汛后抛根石1200立方米。1997年对工程进行整修,包括:①南裹头围墙拆除砌垒99米,平台整修砌块石1000平方米,完成土方366立方米,石方487立方米。②南导流墙翻修36.5米,完成土方610立方米,石方198立方米。③窦公堤坍塌段修复97米,堤顶整修及挡土墙补残900米,完成土方7011立方米,石方161立方米。④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等抛铅丝笼护根长437.5米,用石3364立方米。⑤北裹头整修砌垒坝顶围墙135米,平台整修砌块石950平方米,完成土方728立方米,石方453.6立方米。⑥南北裹头勾缝1115平方米。共完成土方1.49万立方米,石方0.6万立方米。2001年7月末,泰莱山区普降大雨,大汶河水位暴涨。8月1日,戴村坝站洪峰流量1050立方米每秒;8月1日8时30分,戴村坝中部乱石坝段被洪水冲垮,经抢护溃口长度稳定于133米。同年水利部门进行溃口抢护,抛铅丝笼4064立方米,石枕275立方米,抛石500立方米,共计用石4839立方米。2002年应急度汛工程完成乱石坝口门两端围堰土方0.58万立方米,玲珑坝上游北端抛铅丝笼1902立方米,高压定喷防渗墙3233.3米,道路沙石方2720立方米。2002-2004年对溃口水毁工程进行恢复,工程分两期进行,乱石坝按原貌拆除重建,坝顶高程降为四十九点八米,外砌条石,内裹浆砌石,坝基做高压定喷防渗墙以截渗水,下游新建消力池消能防冲。滚水坝、玲珑坝坝体水泥灌浆加固,余与乱石坝同。灰土坝下游增设消力池,窦公堤上游新修浆砌石挡土墙,南北裹头及引堤亦加固整修。工程总石方二万四千七百立方米,钢筋砼二万二千九百立方米,土方二万八千七百立方米。次年八月,工程竣工,汶河水至,戴坝虎啸奇景重现,激流飞瀑,长虹卧波,蔚为壮观。二OO四年先后出现三次较大洪峰,来水超过26亿立方米,为近四十年来最大径流量。新修戴村坝经数次洪水考验,坚如磐石,岿然不动。在历次加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设计,逐渐形成修建后规模的戴村坝。 为了“念古人身处岩穴而心在天下,行在一时而及万世之功德,令后人敬仰”。提醒人们:“事水利而责任重大,岂敢懈怠”。山东黄河河务局东平湖管理局于二O五年六月立此碑以为纪念。

总览

当登上南端坝台时,举目北眺,不禁为这一古代建筑而赞叹。长400多米的大坝,从南向北伸去,象巨蟒,若长龙,横卧清汶两水之间;如巨剑,似铁壁,把清汶两水豁然分开。

历史地位

戴村坝高卓的建筑艺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数的血汗与智慧。戴村坝三位一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无精密测绘仪器的时代是非常惊人的。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这充分表现了以白英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对治水有着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连自称通晓水文的清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叹服:“此等胆识,后人时所不及,亦不能得水平如此之准也。”民国初年,荷兰水利专家方维,亦十分敬佩地说:“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彼古人之综其事,主其谋,而遂如许完善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大坝北端,原建有白英老人祠,曾为人们瞻仰的胜迹,白英治河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结构介绍

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从整体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鉴,又有自身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坝呈南北向长443米,自身又分三段,北边一段叫玲珑坝,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滚水坝在三坝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开始上涨、小汶河河水位超过安全界线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北边的玲珑坝比滚水坝高0.1米,中间的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0.2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据水利部门测量,“三坝”先后漫水的数量与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过水是互相协调的,因而既保证了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坝的建筑形状略成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预应力。为保证跌水坡与坝基的安全,又在坝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缓冲槛,水经缓冲槛而缓速,减轻了对坝的冲击力。整个大坝为石结构,重达1吨至6吨以上的巨石,镶砌得十分精密,为防止洪水冲塌,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榫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固若金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主石坝北的太皇堤,顺河向为东北西南向,堤为土石结构。汶水东来,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势缓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坝,既能保坝,又能助三合土坝泄供。应当说,太皇堤起着保坝抗洪的双重作用。太皇堤北端接三合土坝。三合土坝走向与太皇堤相同,因用三合土筑成,所以称为三合土坝。三合土坝的作用何在呢?为抵御特大洪水,清代初期,在整体维修的同时,增筑此坝,坝长260余米,水平高度比坝面高2米。如果主石坝漫水水位超过2米、加之太皇堤吃紧,此时三合土坝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坝的作用,实为汶水溢洪道。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