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东阿镇
首页  > 山东  > 济南  > 平阴   »  东阿镇景点介绍

东阿镇

东阿镇
济南市东阿镇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位于山东济南市平阴县西南部,距济南市平阴县城22千米,处于山东省的济南、泰安、聊城三市交界处,220国道贯穿南北。东临济南市孔村镇,西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乡隔黄河相望,南与济南市洪范池镇、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旧县相接壤,北靠济南市玫瑰镇。全镇东西长9.6千米,南北宽8.52千米,总面积95平方千米,辖55个行政村,3.85万人。
中文名称
东阿镇
外文名称
DongE Town
别    名
阿胶之乡,济南东阿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山东省济南市
下辖地区
55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平阴县东阿镇
电话区号
0531
邮政区码
250401
地理位置
山东西部
面    积
95平方公里
人    口
3.85万人(20101年)
方    言
中原官话兖菏片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东阿八景为:石门晚照、少岱祠韵、洪范浮金、扈泉涌碧等
机    场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火车站
济南站、济南西站、大明湖火车站、济南东站
车牌代码
鲁A
特    产
“福”牌阿胶、丁家烧鸡等
行政代码
370124102
所属省
山东
所属市
济南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称齐国谷邑,明洪武八年(1375年)山东东阿县城迁于此始称山东东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底,山东东阿一区划归山东省平阴县。1949年属山东省泰西专区,1950年属山东泰安专区
1952年设山东济南市东阿镇。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3282公顷,下辖55个行政村。11946户,38839人,人口出生率8.07‰,人口自然增长率3.57‰。2000年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省首批中心镇,6月被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山东平阴县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区”

行政区划

根据官网2017年5月16日数据显示,东阿镇辖55个行政村(东门村、衙前村、南坛村、窑头村、邢沟村、仁和村、孟庄村、乔庄村、北张村、东山村、西山村、北门村、南门外村、南门里村、西南坝村、西贾庄村、魏院村、赵庄村、范庄村、庞庄村、姜沟村、白塔村、臧庙村、于庄村、小庙头村、黄山村、太平村、司桥村、大河口村、小河口村、铁杨村、北刘庄村、苏桥村、北市村、三合村、乔楼村、杨山村、小屯村、桃园村、太和村、南市村、殷六村、侯庄村、辛庄村、西王庄村、花石崖村、龙王峪村、直东峪村、苏山头村、东黑山村、西黑山村、北直沟村、东直沟村、西直沟村、新直沟村)。 镇政府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乔庄谷城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济南市东阿镇位于山东济南市平阴县西南部,距济南市平阴县城22千米,处于山东省的济南、泰安、聊城三市交界处,220国道贯穿南北。东临济南市孔村镇,西与山东聊城市东阿县鱼山乡隔黄河相望,南与济南市洪范池镇、山东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接壤,北靠济南市玫瑰镇。全镇东西长9.6千米,南北宽8.52千米,总面积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济南市东阿镇地势为东部、南部高,西部、北部低。东部、南部为山区丘陵,沟壑纵横,山头林立,面积52.8平方千米,占全镇总面积的64.62%。西部、北部为沿黄滩区,面积29平方千米,占全镇总面积的35.38%。最高海拔高度335.9米,最低海拔高度36.5米。境内山脉为泰山余脉,呈西南走向。有大小山头47个,其中海拔200米以上的19个,以黑山最高,海拔335.9米。海拔200米以下的山头28个。

气候特征

全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无南天之酷热、北国之寒冷,故而山清水秀,田良土沃。冬季受西北大陆季风影响,北风盛行,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海洋气候影响,以东南风为主,潮湿温热。年平均气温为13.6℃,平均风速为3.3米/秒。无露期204天。全镇平均年降雨量为613毫米,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达到477.3毫米,占年降雨量的75%。

自然资源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地瓜、谷子、高粱、绿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麻类、甜菜等;家畜主要有牛、马、羊、猪、驴、骡、兔、狗、猫、羊、猪、牛等;禽类主要有鸡、鸭、鹅。

人口民族

人口

2003年,济南市东阿镇总人口3870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1‰。2004年~2010年,东阿镇总人口3.85万人,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2.17‰。

民族

济南市东阿镇少数民族有蒙族、 回族、藏族等。

经济发展

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16.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08亿元、 第二产业完成9.70亿元、 第三产业完成3.3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8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16元。

第一产业

2004年~2010年,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施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山区开发向纵深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先后投入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实施龙山泉、狮耳山等5个小流域治理工程,西城、南坦、太和、白塔、窑头等7个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济南东阿、黑山、直沟等7处水库的修缮和除险加固,全镇水利设施除险拦蓄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东部林果西部菜,全镇发展畜牧业"的总体规划,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体系日趋成熟。东部山区新栽植薄皮核桃10万多株,金太阳杏、苹果3万多株,其中龙王峪村核桃种植面积80公顷,仅核桃收入一年就可达300多万元。蔬菜种植以贾庄为中心大面积推广无公害韭菜,亩收入1.3万元;以范庄为中心大力推广大田菠菜,亩产突破5000千克;开挖蘑菇洞400多个(12万多平方米),农民收入大大增加。金兴奶牛养殖小区入驻奶农16户,存栏奶牛800多头。绿化造林及森林防护工作成效显著。全镇新增造林面积347公顷,其中果树200公顷、杨树147公顷。

第二产业

2004年~2010年,新注册登记民营企业16家、个体工商户650户,企业总量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初步形成阿胶、肥料、机械、建材四大产业。山东省济南乐喜施肥料有限公司由一个占地1公顷、生产能力3万吨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占地20公顷、生产能力50万吨的中型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48年全镇有小学28所;1950年建山东省东阿完全小学;1952年建山东窑头完全小学,山东省三合完全小学;1958年后又相继建立了山东白塔、山东范庄、山东南市三所完全小学;1968年各村自行办起了完全小学或初级中学(联中)。1971年到1980年逐步合并为东城、西城、太平、南市、北市五所联中,另有一所农业中学(原仁和联中)。1996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布局的调整,五所联中合并为镇中心中学和谷城中学。2001年,小学由原来的40所逐步合并为23所。其中,包括镇中心小学一所;东城、西城、白塔、小屯、南市学区校5所;普通完全小学11所:窑头、孟庄、范庄、南坝、太平、苏桥、小河口、臧庙、北市、太和、直东峪;简易小学6所:邢沟、乔庄、桃园、花石崖、龙王峪、直沟。到2002年底,全镇共有初级中学2所,40个班;截止到2012年9月有山东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中学1处,由原山东洪范池中学和山东济南东阿镇中学合并而成,完全小学14所,101个班;幼教24处,大班20个,小班32个。初中在校学生2158人;小学在校学生3578人。学校总面积202.93亩;校舍总面积20758平方米。共有教师393人。其中初中高级30人,中级57人,初级73人;小学高级3人,中级161人,初级33人。

医疗卫生

自1999年济南市东阿镇实行一体化管理以来,有效地扼制了“非法行医”现象,整顿了医药市场,山东省平阴县第二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分管院长,专门负责对全镇乡村医生进行专业技术知识、药品分发,全面管理工作。山东济南市东阿镇现有南坦、西山、小河口、白塔、小屯、北市、南市、太和、直东峪、仁和、窑头、东门、邢沟、开发区、太平、龙王峪等17所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乡村医生83人,其中男65人,女18人,医师40人,护士43人,服务场所面积达1000平方米,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诊疗于一体,服务于全镇16个行政村42000多人。20110年,东阿镇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济南市东阿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建设;投资80多万元,新建、改建小屯、南市等村级标准化卫生室37处;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全镇农民参合率达98%以上。

社会保障

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16元,每百户居民拥有彩电107台,摩托车、电动车、机动三轮车95辆,电话、手机98部,安装有线电视72户,冰箱、洗衣机以及高档电器已进入平民百姓家。新建镇敬老院1处,院民138人,占全部应供养五保老人的8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100人,五保老人全部得到供养,80%的居民开始向宽裕小康生活迈进。

风景名胜

济南市东阿镇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为齐国谷邑,秦代称谷城,汉置谷城县。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元年(457年),东阿并入谷城;后魏,恢复东阿县;北齐,谷城并入东阿。明洪武八年(1375年),山东东阿县城迁至今山东济南市东阿镇。1947年初,山东东阿县政府移驻山东铜城。山东东阿县第一区(今山东济南市东阿镇、洪范池镇一带)划归山东平阴县。山东济南市东阿镇古迹颇多,原古东阿十景为:洪范浮金、扈泉涌碧、?山出云、鱼山闻梵、狼溪春水、虎窟秋风、归台遗井、黄石仙踪、石门晚景、少岱祠韵,其中的虎窟山、三归台遗址、黄石山和浪溪河(原名狼溪河)下游均在现山东济南东阿镇境内。东汉画像石墓东汉画像石墓位于东阿镇孟庄村南,原汉墓8座,封土高大。“文革”中毁坏6座,今存2座,全以当地产巨型青石材扣结而成。 墓为南北向,墓室顶部盖板高于地面约0.8米。墓内南北11.5米,东西7.8米,高度为3.22米。面积78.8平方米。墓室平面呈凸字形,计有前厅3间,中厅3间,后为棺室。墓门在南边中心部位,由门楣、门框、门扉构成。墓门高约1.8米,宽1.2米。石质门扉两扇,上下有门枢,安装在门楣和石地板的臼窝内。门扉外饰浅浮雕铺首衔环图案,门楣饰高浮雕羊首图案。 墓四壁以规整巨石砌成,全饰有细钻斜条纹和菱形图案,墓壁上沿刻垂帐纹和鱼纹。以方形和圆形石柱支撑巨型柱体过梁,将厅间隔为6间。方形石柱四面磨光,减地9浅浮雕人物,动物图像,圆形石柱,高浮雕杂技百戏,神话故事图像。柱础均为高浮雕动物、人物故事图像。柱上纵横相连的青石过梁,均内侧面磨光,平面减地阴线刻车马人物画像。外侧面饰鱼纹。后棺室长方形,南北3.20米,宽2.70米。巨石平铺盖顶。墓底以石材铺平。墓室共用石材161块,其中31块刻有精美画像。1986年5月至7月,市县文物部门对汉墓进行了全面清理。清出五铢钱几枚,铜器、陶器残片,漆片等物。此墓画像石数量多,内容丰富。棺室前柱栌斗上有“君故吏”“军君故吏”“君从吏”“小吏也”等榜题文字,皆为隶书。画像石计有117幅,分布在墓门、各厅室、过梁、横额及石柱上。画像总面积60多平方米。画像主要反映墓主人生平经历及社会活动、生活活动场面。画像采用高浮雕,浅浮雕,凹面刻平面减地阴线刻等技法。雕琢细腻,气魄雄浑。此墓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黄石公祠旧址位于济南市东阿镇北500米,地处于谷城山下(原庙头村)。祠始建于汉,历隋唐、逾宋元,经明清,历代多经修葺,香火不息。1960年代初,仍是庙门伟严,殿堂肃穆,松柏杈丫,碑碣林立,乃历代文物遗存宝库。今存数块明清重修、拜竭碑刻遗址,汉代碑碣、唐代《黄石公祠记》碑、宋宣和诗刻碑各一块,宋代题款石香炉一个。正殿内有黄石公、张良石质雕像。黄石公气宇轩昂,扶膝危坐正中,一足赤;张良跪其前,双手举履过顶。雕刻相传出自唐人之手,造型生动,做工精细。据当地人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黄石公诞辰,举行历时半月的庙会。四方善男信女,商贾行旅,文人骚客,官宦贵人,云集祠前,焚香谒拜。有六朝庚信的《张良谒黄石公赞》、宋代姚铉的《黄石公庙碑铭》、元代元好问的《过黄石公庙》、明代侯钺《登黄石山》、清代王世祯《留侯祠》等留於后世。谷城山位城北2.5公里,山上也建有黄石公祠。山上石色颇黄,又称之黄山。《水经注》载:“谷有黄石台,黄石与子房期处也”的记载。山顶突兀拔起一巨石,即谷城黄石。《东阿县志》载:“山巅大石,方数丈,如印,其色颇黄。”明正德进士,兵部给事中周祚在《黄石公赞》中曰:“城东北有山,上列巨石,危若高屋,世祀黄石公。”今谷城山黄石依然如故,高达20米,周围70余米。四壁陡峭如削,形若天柱,矗立山巅。历代文人留下多篇诗作述怀黄石。在黄石南面有数块依崖摩刻的碑文,因年代久远,雨淋风蚀严重,字迹多数模糊不辨。在黄石西北方高6米处悬崖上,有人工开凿石窟,深3.5米,高2.8米,内径宽3.6米,名曰“黄石公洞”,洞内依壁立有黄石公雕像,高1.5米,双手扶膝,肃穆端坐,发挽顶髻,圆面长须。据其雕琢技法,当是明代作品。黄石之南,原有黄石公祠,3间,内祀黄石公石质坐像,形同“黄石公洞”内雕像、二者为同期建造。永济桥原名浪溪桥,坐落在山东东阿镇老城内浪溪河上,距今400多年历史。山东东阿镇为老东阿县治,浪溪中流,城分东西。中间1座大石桥横跨溪上,以济车马行人。桥型雄伟,南北望去横卧如虹。据《山东泰安府志》载:浪溪桥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修建。当时垒石为三孔,因水冲毁。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改建一孔木桥,高四丈,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1569年)重修,稍减其高。现存桥为明万历年间(1614 年)所建。桥为单孔拱形,长55米,宽6.25米,全部用青石砌成。桥面两侧护栏,以栏板和石柱扣结而成。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云朵图案。石栏与石栏之间石柱上雕有坐狮、石猴、蘑菇。雕刻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当地人把石桥石刻编成小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1995年,永济桥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特产阿胶东阿镇是著名的“中国阿胶之乡”,具备“阿胶原产地”标志认证。发展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阿胶生产产业,于清咸丰年间达到鼎盛,较著名的有树德堂、协裕阿胶庄等生产的阿胶。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中国第一家阿胶生产厂——山东福胶集团,被认定为中国阿胶行业唯一“中华老字号”其制作工艺收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内。所产的“福”牌阿胶远销海内外,海外华人华侨唯认“福”牌阿胶。成分:驴皮。辅料为黄酒、冰糖、豆油。性状: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功效与作用:阿胶味甘、性平,质润无毒,入肝、肾、肺三经,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治病圣药,滋补佳品,滋补药用两宜,具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的功能,补血效果显著,李时珍《本草纲目》誉为"补血圣药",善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各种病症,并能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利于皮肤保健,服用阿胶后会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并能调经安胎、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健脑益智、抗疲劳、抗辐射、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升高白细胞、改善骨密度和促进钙吸收,有助于防治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男女老少都可以服用。东阿镇的酱菜生产,历史久远,质量优异,风味独特,在国内享有盛名。
  在老东阿县城声誉较高的有济盛斋、源盛东、济成斋、意诚斋等几家酱园。他们主要生产经营五香疙瘩、包瓜、磨茄、酱瓜、什锦小菜等土特产,但各有千秋。

著名人物

于慎行(1545年~1607年),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属平阴)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后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诏为詹事未上任,后朝中推出7位阁臣,首为于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归家,后卧病不起,起草遗疏,请皇帝亲大臣,禄遗逸,补言官。孟昭显(1933年~2005年) 平阴县东阿镇南坦村人。 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77年7月任平阴县广播局副局长,1979年9月任中共平阴县委党校副校长。1993年退休。2005年2月病逝。崔心达(1929~1975) 平阴县东阿镇白塔村人。1956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平阴县东阿、孝直供销社采购站经理,常年坚持走村串户收购废品,同时送生活日用品上门。在他的带动下,所在采购站收购废品量列全省同类站榜首。1956年、1958年先后两次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山东省先进生产者称号。1975年病逝。殷复泉,平阴县东阿镇西南坝村人。1961年11月出生。1980年11月入伍,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6301部队汽车连排长、连长、运输股股长、 参谋长, 39100后勤部战勤处处长, 2000年4月任93514部队部队长。2002年1月任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师长。 大校军衔。2001年所带领的部队被军区空军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加强机务部队全面建设先进单位,部队党委被军区空军评为先进党委。2002年所在师被空军评为管理教育先进单位,师装备部被空军评为装备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军区空军评为"两防"工作先进单位。本人曾被空军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张宗祥,平阴县东阿镇东门村人。 1949年4月出生,高中学历。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10月起,历任本村林业队队长兼技术员、村党支部委员、民兵连长。 1977年11月至1997年3月,任本村党支部书记,其间曾兼任东阿镇东城办事处副书记、 主任,东阿镇建委副主任;1997年3月至2002年12月,任东阿镇国土资源所所长。曾荣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市先进工作者、济南市无私奉献先进党员、平阴县优秀共产党员、县劳动模范、县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当选为政协山东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共平阴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平阴县第七至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