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烟石

紫烟石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江西三清山三清福地西北侧、天门峰西边海拔1568米的山岗上,是一块突兀而立的花岗岩奇石,为三清福地的制高点。石高5米,顶部不规则,宽2—3米,长7—8米,有石阶可攀援其上鸟瞰三清福地周围景观。
- 中文名称
- 紫烟石
- 地理位置
- 江西三清山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
- 6:00-18:00
- 景点级别
- 世界自然遗产
- 门票价格
- 180
- 高 度
- 5米
- 别 称
- 紫烟台
紫烟词解
从风水学上考析,三清山三清福地紫烟石命名有出自风水考虑。紫烟词解:1、为“紫色瑞云”,出自道书《洞真大洞真经》:“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者,盖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句。晋 郭璞《游仙诗》之三有:“ 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的叙述。2、是“山谷中的紫色烟雾”。南朝 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为紫色瑞云,即是吉祥瑞气的意思,故民间有“紫气东来”以象征吉祥的说法。古人认为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洌,上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是为风水宝地,是地理生态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所以作为道教仙山的三清福地,自然十分讲究风水选择,以其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的风水之气将三清福地虎头山之上的巨大奇石命名为紫烟石,实在是比香炉石之名更富有深遂文化寓意的了。典故传说
紫烟石原称香炉石,相传晋朝葛洪和李尚书到三清山结庐炼丹曾设铸铁炉于此石上。元· 鲁起元《游三清山记》载:“登香炉石上望见丫岩山,见石仙君、仙人桥。铁炉如石上生成,尚书所铸也。” 今在紫烟石顶中间部位尚可见四个当年安置铁炉脚所凿的孔洞。到明朝景泰、天顺年间重修三清山道教建筑时,此石被列为先天八卦艮卦象征建置,在石腰处镌刻了“紫烟石”三个字,从此以后,此石便称之为“紫烟石”了。紫烟石之上另有一块1米高大的悬浮石,摇摇欲坠般立于紫烟石南边侧,人们称之为“摇旗石”。民间传说,三清山开创后,潘公元帅和王灵官为争夺三清山山神之位,两人在三清福地摇旗斗法,大干了一仗,潘公元帅抢先登上这块浮石,居高临下打败了王灵官,潘公获胜,于是夺得了三清山镇山山神之位。今观摇旗石之上,仍清晰可见两只脚印和一个插旗用的旗杆洞。- 古城区 1印象丽江
- 古城区 2丽江大研镇
- 古城区 3文笔山
- 宁蒗彝族自治 4里务比岛
- 永胜 5营盘村墓群
- 宁蒗彝族自治 6扎美寺
- 古城区 7东巴谷
- 古城区 8观音峡
- 古城区 9东巴圣地玉水寨
- 宁蒗彝族自治 10里格村
- 宁蒗彝族自治 11里格半岛
- 古城区 12木府
- 玉龙纳西族自治 13寨神泉
- 古城区 14金龙桥
- 宁蒗彝族自治 15吉意溶洞
- 宁蒗彝族自治 16高原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7永宁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18博凹湾
- 古城区 19宝山石头城
- 宁蒗彝族自治 20泸沽三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1戛姆山
- 宁蒗彝族自治 22日月河、开基桥
- 古城区 23丽江黑龙潭公园
- 宁蒗彝族自治 24泸沽湖村落
- 古城区 25黑龙潭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