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罗霄山脉的中南段,东连湘赣边界和万洋山和诸广山,南抵洪水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3度48分 -113度51分,北纬25度57分-26度03分。总面积为64466亩,位于湖南省桂东县境内的西北部,西与资兴交界,东与桂东四都乡毗连,南与桂东青山乡接壤。有林面积43233亩,包括国营宋坪林场八面山分场和桃寮等海拔900-1500米之间的山坡及沟谷中。
- 中文名称
- 八面山自然保护区
- 行政区类别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所属地区
- 湖南省桂东县
- 地理位置
- 罗霄山脉的中南段
- 面 积
- 64466亩
- 著名景点
- 南天古庙旧址、八面山碑刻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南省桂东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罗霄山脉的中南段, 东连湘赣边界和万洋山和诸广山,南抵洪水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3度48分 -113度51分 ,北纬25度57分 -26度03分 。总面积为六万多亩,位于湖南省桂东县境内的西北部,西与资兴交界,东与四都乡毗连,南与青山乡接壤。有林面积四万多亩。距桂东县城76公里。
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97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137公顷,缓冲区面积2141公顷,实验区面积5696公顷。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桂东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13°37′39″—113°50′08″,北纬25°54′02″—26°06′59″之间。东以海拔1724米峰为起点向南沿山脊线经1666.8米、1617米峰至流源乡芳村,向东南至四都乡新龙村、双溪村,经1034.8米、1530.8米、1734.5米、1206米、1077.8米、1084.5米、906米、1403.9米峰至四都乡东水村、文阁村宋坪国有林场八面山分场、青山乡上游村、乡罗家村、青山乡青峰林场;南界经1299米山峰沿江至青山乡彩洞村;西界经1435.9米、1666.9米峰至资兴市连坪乡成康村,再经1669.9米、1674.2米、2046.8米、1714.9米峰至资兴市连坪乡金塘村、资兴市天鹅山国有林场、青市红星村、资兴市烟坪乡顶寮村;北界沿山脊线经1651米峰、齐云亭、1679米山峰至株洲市炎陵县龙渣乡双奎村,再向东至株洲市炎陵县平乐乡平乐村止。
八面山是以纵谷脊岭为主的中山地貌, 最低海拔860米,最高主峰为2043米。高山耸峙,气势雄伟,层峦叠嶂,林海苍茫,以“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而闻名。 清代桂东知县洪钟的诗《过八面山》描:“峭壁万仞鬼斧劈,鸟道飞悬不盈尺。驱走怪石开鸿蒙,奇幼天生倚空碧。一峰未过一峰横,上天入渊心担惊。饥鹰掠人昼厉吻,哀猿啸侣夜深鸣。平生游历境不到,疑汝凿开混沌窍。胸中五岳森峥嵘,对此何能夸奇奥。百里雷封万笏山,青骢黄绶白云间。但愿五都厚风俗,人心人面莫与此山竟孱颜。”八面山的惊、险、奇可见一斑。
地形地貌
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现在地貌格局的形成是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经历了漫长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深受其所处区域的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和外力作用控制和支配。在地质时期中,正处于南岭东西构造带和罗霄山脉南北构造带相互干扰、相互交叉和重叠的区域;它主要里东、印支、燕山新构造等历史运动。这里从震旦系至志留系长达四系的地质地史时期曾是片海洋,位于湘中、湘东南“华夏古陆”的边缘古海槽沉积区,志留纪末,加里东造山运动,海水退却,隆起为陆。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运动。中三迭纪末的印支运动,表现为强烈的挤压,产生长约45公里的水口――八面山一带的S状旋卷构造。中侏罗纪末发生的燕山运动,表现为明显的断块运动形成了近南北向的褶皱山。燕山运动后,构造运动以间歇性抬升剥蚀夷平,造成现在所见的海拔1000米以上五级剥夷面,形成八面山“H”形地貌轮廓的雏型。晚第三纪开始的新构造运动继承了燕山运动的特征,继续断块上升,且明显地表现为间歇性和差异性的特点,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五级剥夷面上升到现在的高度,而呈现出现在的地貌的基本轮廓。由于地面流水、风化和重力作用等外部营力的影响,形成了现代八面山岭谷纵横相间,切割甚深的“U”、“H”型峡谷的地貌特征。
气候条件
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温高于春温,区内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40—280天,光照充足,小气候变化多样,素有“天然空调”之称。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内海拔800—2042米, 高山耸峙,气势雄伟,层峦叠嶂,林海苍茫,系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水平高,沟谷地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为南岭沟谷雨林,区内山中有种子植物146科,584属,1182种,有很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树种,如银杉、伯乐树等。最大银杉树径达1.34米,高32米;最密的银杉群落,五亩内达112株。另有国家二、三级保护植物是29种。
野生动物
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136种,其中稀有珍贵野生动物,数量为湖南第一,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金猫、云豹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等,共15种,动植物生态浑然天成,至今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人为改造痕迹。地貌类型是以纵谷脊岭为主的中山地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主峰2043米, 山上,千年铁杉有黄山之秀,千年古道有华山之险。石笋千姿百态,有张家界之景;草原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与仙境无异。还有杜鹃花漫山遍野,相思鸟情满其间。 幸存享有植物“熊猫”之称的“国宝”一一银杉和中国三大名虎之一的华南虎,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华南虎为重点保护对象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有“动植物王国”之称。
管理状况
经济发展
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桂东县宋坪林场八面山分场, 1984年建自然保护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场所)的管理办法,并代管区内两个农队,总人口260人。现有管理干部4名,护林员20名,林场工人28名,两个农队216人,其中桃寮队99人,金银铺117人,为汉族。人口密度为5.68人/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管理所附近。两个农队有水田173.5亩,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0.27%,居住区和水田、旱田分布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谷中。目前粮食产量低,不能自给,每年返销8.5万斤粮食。1981-1984年人均年收入216元。过去为增加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当地农民毁林开荒、伐木、挖笋、种香菇等,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动植物资源随之减少。保护区与外界只有一条相通的公路,距县城80公里。
区域划分
保护区按功能分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域,核心区为保护区的精华,包含了主要的森林群落类型和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等保护对象。核心区禁止人为活动,以使受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一个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活环境,保护和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四周,是核心区和实验区这之间的缓冲地带,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以扩大和延伸被保护物种的生长和活动区域;实验区处于核心区、缓冲区外围,为保护区的经营区,是提供科研教学,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地方。
基础建设
保护区是新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保护区以来,投入建设经费300多万元,改造修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分站5个,在临近村庄和交通要道共设立固定宣传牌、指示牌36座,在核心区界线上埋设界桩近500个,维修公路35km;投入补偿偿资金100多万元,对核心区进行了补偿,使保护区的道路等基础建设得到有效改善,林农利益得到基本保障,有力地促进了保护区的健康发展。
科研监测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保护区加强了科研监测工作,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研监测活动。1999年,邀请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的10多名专家、教授和林业局组织的考察队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考察;2003年又邀请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的有关专家、教授和保护区管理站的技术人员一道进入保护区进行了补充调查,增补了大型真菌和昆虫等考察内容。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对保护区内的珍稀树种和重点保护对象进行清查、建档。与中国科学院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湖南林业科学院等单位一起完成了多个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配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植物资源调查。开展了珍稀保护树种的就地保存与迁地保存技术的研究。通过考察,基本掌握了保护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情况,为进一步保护、建设和利用好保护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管理机构
健全了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立保护区管理局,下设管理站,具体负责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科研及开发,编制13人,同时聘用28名当地居民为保护区巡护员。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保护区后,区内实行禁伐,对区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支持,保护区利用大小会议、广播电视、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主要路口制作固定标语标牌,同时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在提高农民认识的基础上,让农民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促进了社区共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健全了管理制度。出台了《保护区森林防火管理制度》,保护区建立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使保护管理日趋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综合治理。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十分重视,多次组织工作队,对区内的资源保护工作进行综合整治,打击区内各类林业犯罪。
森林防火工作
多年来,保护区把森林防火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广泛开展森防宣传,贯彻“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做到家喻户晓;认真落实森防工作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森防工作责任状;局、乡、村各级都成立了义务扑火队,全区共成立扑火队24支500余人。保护区成立至今,未发生过森林火警、火灾。五是社区共管有新路。从1998年起,保护区不断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一手抓保护区管理,一手抓社区发展。累计投入各项资金200余万元,初步改善了社区群众的交通、通讯和生产、生活等条件,扶持发展了沼气用户80余户,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点11处,并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与保护区管理与建设项目实施,增加区内群众的收入,融洽了社区群众的关系。
旅游管理
在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保护区自然资源优势,合理规划,适度开发生态旅游,是搞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保护区逐步规划开发了一些旅游景点和线路。每年游客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
自然景观
由于强烈的地质运动, 八面山主峰八面悬崖峭壁,危石耸立,沟谷纵横,形成了鸡心石、金鸡叫天门、天宫神印、仙牛腾云、铜锣圈、小石林等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区内气候宜人,生态环境清闲幽雅,动植物资源丰富,各种古树名木、异兽珍禽、琪花瑶草充斥其间。春季,杜鹃花漫山遍野,相思鸟情满其间;夏季,山顶的柳叶箬草翠绿如茵,软如绿毯;秋季,红叶似火焰,尽显“层林尽染”的秀丽景象;冬季,玉树琼枝,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呈现一派粉妆玉砌的世界。穿行在峰峦幽谷之中,汪汪碧波与涓涓细流相通,溪依山流,山依溪转,地形各异,泉水不同,如瑶琴低诉,似鼓瑟齐鸣,若玉带飘荡。“山得水而活,水因山更幽”,多姿的水流给八面山以生命与活力。漫步其中,有“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喷香,万壑鸟鸣”的美妙意境。
八面山的古迹有南天古庙旧址、八面山碑刻、传说中郭法主镇妖的火烧山、百合神仙耕种地等,令人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1934—1949年八面山(西边山地区)革命斗争连绵不断,此处还有红军三五九旅南征北返宿营地遗址。八面山境内桃寮村有“红军村”之称。1928年,该村17户60多人中,就有17名青年参加红军,村内先后有46人为革命牺牲。1934年在此建立了红军长征后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八面山开展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空军飞虎队飞机在与敌机战斗中坠毁在八面山桃寮,使八面山披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更是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基地。
八面山的主峰石牛仙,高2043米。石牛仙石牛、仙牛腾云等景点在桂东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桂东牛郎织女与石牛仙的传说。传说天上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的灰牛大仙被降伏于此。石牛仙就是传说中牛郎所找到的仙牛。八面山,由于离天只有三尺三,故而气候凉爽,传说当天上的神仙酷暑南耐时,是神仙每年夏天下凡避暑纳凉的地方,他们于沤江河边洗澡降温,或游水嘻戏。 神仙在山顶上下棋,仙女在那河里洗澡,乃人间仙境。在天上酷暑难耐之时,织女和诸仙女也一起下凡纳凉,于是有了牛郎在仙牛的帮助下终于与织女相会,结下了美满姻缘。流下了千古爱情的佳话。
石牛仙同时也是桂东和资兴两县著名的佛教仙场,解放前香火旺盛,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寺庙。文革中被毁,另一小庙里至今仍供奉着两尊被毁去头颅的佛像。此外,八面山上仍存有南天旧库旧址、八面山碑刻等古迹,并还有“郭法主镇妖火烧山、百合神仙耕种”等美丽传说。
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上、中、下三条千年古道,自四都经金银铺、小屋溪、江脑里可至资兴赤竹园、青市,全长40公里,在桂东没有通公路之前,是桂东通往郴州的主要官道。路边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崎岖险峻,行人视为险途。相传古时有几位秀才打这条路往省府赶考,为了缓解旅途的疲乏,相约每隔十里吟诗一句:“一十高龙仙,二十牛市冒青烟;三十槽里穿山谷,四十青冈不见天;五十龙渣水淼淼,六十苗公走上天……”诗中所描叙的就是当年这条古道上的情景。文者早已仙逝,而诗谣至今仍在民间口口相传。1957年106国道竣通之后,这条路多湮没于草蔓荒野之间,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现已难于考证。桂东八面山风景优美,林海茫茫,是科学考察、旅游、夏令营活动的极好场所。
生态旅游资源
八面山,坐落在湖南省桂东县西部,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当你走进这座巍峨大山,你就走进了原始、古朴、自然的美丽画卷。随意按下相机快门,就会摄下一幅幅精美的瞬间。
八面山是以纵谷脊岭为主的中山地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主峰为2043米。高山耸峙,气势雄伟,层峦叠嶂,林海苍茫,以“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而闻名。正如清代桂东知县洪钟的诗《过八面山》描述的那样:“峭壁万仞鬼斧劈,鸟道飞悬不盈尺。驱走怪石开鸿蒙,奇幼天生倚空碧。一峰未过一峰横,上天入渊心担惊。饥鹰掠人昼厉吻,哀猿啸侣夜深鸣。平生游历境不到,疑汝凿开混沌窍。胸中五岳森峥嵘,对此何能夸奇奥。百里雷封万笏山,青马总黄绶白云间。但愿五都厚风俗,人心人面莫与此山竟孱颜。”八面山的惊、险、奇由此可见一斑。
八面山除了千年古道有华山之险外,千年铁杉亦有黄山之秀,石笋千姿百态,更有张家界之奇。山顶草场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宛若仙境。山谷中,许多滩流和叠瀑渐次由高处奔流而下,水汽蒸腾,令人神清气爽。春季,杜鹃花漫山遍野,竞相绽放。绵延数里杜鹃长廊,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相思鸟啁啾其间,唱不完的相思情深;夏季,山顶的柳叶箸草丛翠绿如茵,柔软如毯;秋季,绚烂浓艳的红叶在山谷中汹涌弥漫,绿叶似碧玉镶嵌其间,随处可见的荔枝、草莓等各种野果,伸手可及,令人垂涎;冬季,玉树琼枝,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呈现一派冰雕玉砌的景象。
八面山的总面积为10974公顷,森林覆盖率85.2%。山中有种子植物178科,834属,2031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杉、伯乐树等。最大银杉树径达1.38米,高24米。最密的银杉群落,5亩内达112株。另有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野生植物21种。区内野生动物240种,其中稀有珍贵野生动物数量为湖南第一。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金猫、云豹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等,共43种。这里的山水草木、飞禽走兽无不保持着原始质朴的风貌,鲜见一丝人工痕迹。
八面山的古迹有南天古庙旧址、八面山碑刻、传说中郭法主镇妖的火烧山、百合神仙耕种地等,令人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1934—1949年八面山(西边山地区)革命斗争连绵不断,此处还有红军三五九旅南征北返宿营地遗址。八面山境内桃寮村有“红军村”之称。1928年,该村17户60多人中,就有17名青年参加红军,村内先后有46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1934年在此建立了红军长征后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八面山开展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空军飞虎队飞机在与敌机战斗中坠毁在八面山桃寮,使八面山披上了一层传奇的色彩,更是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