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第一渡

位于江西省的于都河,红军万里长征在此渡过了第一条河,人称“长征第一渡”。
- 中文名称
- 于都河
- 地理位置
- 江西省
- 人 称
- 长征第一渡
- 历 史
- 红军万里长征在此渡过了第一条河
历史
据记载,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整个渡河过程历时9天,分布在于都城东门等8个渡口。8个渡口,当年送走了8.6万红军将士。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后,于都人民自强不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先后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于河大桥、寒信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等8座大桥,使两岸百万于都人民结束了摆渡的历史。其中位于县城的三座分别被命名为“长征大桥”、“红军大桥”和“渡江大桥”。纪念碑园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16亩的纪念碑园。纪念碑高10.18米,寓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在此渡河。该碑碑体为双帆造型,寓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是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长征出发的真实写照;右边为叶剑英1962年为缅怀当年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引用秦朝燕国高渐离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刺杀秦王的历史典故,追忆叶剑英当年长征夜渡于都河时刘伯坚同志为他送行的悲壮场面和动人情景,抒发了叶帅对先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碑园西侧为渡口码头,浮桥,杨成武题写的“长征渡口”石刻,东侧为2004年移址新建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茄子河区 1茄子河佛宝寺
- 桃山区 2桃山公园
- 新兴 3群众艺术馆
- 勃利 4西大圈森林公园
- 茄子河区 5龙头桥水库
- 勃利 6勃利硅化木群
- 桃山区 7万宝山
- 新兴 8八道岗原始社会遗址
- 桃山区 9桃山水库
- 桃山区 10大顶子山古城遗址
- 茄子河区 11石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 勃利 12吉兴河水库
- 新兴 13新兴基督教堂
- 勃利 14青松岭森林公园
- 勃利 15勃利密塞
- 桃山区 16万宝湖儿童公园
- 桃山区 17英伦庄园
- 勃利 18吉兴森林公园
- 勃利 19七台河市博物馆
- 茄子河区 20倭肯河
- 勃利 21勃利红星森林公园
- 茄子河区 22十二烈士山
- 茄子河区 23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勃利 24毛公山
- 茄子河区 25佛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