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灶儿巷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 中文名
- 灶儿巷
- 开放时间
- 全天
- 全 长
- 227.3米
- 典型特征
- 宋石明砖清瓦
- 巷 长
- 218米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江西省赣州市
- 门票价格
- 免费
灶儿巷变迁
灶儿巷景色
灶儿巷全长227.3米,保留在这条巷子里的主要有店铺、作坊、宾馆、钱庄、衙署、民居等。建筑风格也包括赣南客家建筑、赣中天井式建筑、徽州建筑以及西洋式建筑等流派,体现出城市建筑的多元性。这是一条典型的古城街——宋石明砖清瓦垒叠起一段段逝去的沧桑岁月,飞檐、花楣、雕窗泛映着一个个残旧的光荣梦想,鹅卵石拼成的巷路,则通过一个个“明钱”图案,仿佛把时光截留在一个木屐踢踏作响的时代,让上了岁数的人一走近就陡生亲切与怀想。
灶儿巷位于赣州市老城区的东部,是宋代赣州六街之一的阴街。巷长218米,呈不规则路径。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因巷内多住皂儿(衙役),后谐音叫成灶儿巷。灶儿巷靠近贡江建春门码头,是古虔州最繁华的地段。街区保留了清代以后客家民居的完整风貌。其中有书院、宾馆、店铺、作坊、客栈、寺院、钱庄等客家古建筑物。灶儿巷建筑风格多样,临街的牌坊古朴庄重,鹅卵石路面井然光洁,风火山墙错落有致,灰塑门楼古香古色,传统门楼高大气派,深宅大院气势非凡,这些都展现了灶儿巷诱人的风韵。
灶儿巷变化
我们所在的灶儿巷,是各级政府拨专款进行过整修的,主要是把所有的电线、电话线、闭路电视线、水管、煤气管等全部埋在地下,扫除了一些空间障碍。路面是按照赣州市传统的历史街区的鹅卵石路面,墙面恢复了青砖烽火马头墙。这两边还住了一些居民。
董府原是一个钱庄,里面布局是天井式建筑,是一座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前几年,这幢建筑快要倒塌时,一个董氏居民把它买下来,按照原貌加以恢复。现已把它用作餐馆,做此赣南风味菜。
义兴堂在古代是一个店铺,卖烟叶、烟丝,是烟馆。这幢建筑原来是个商会,由于古代赣州城的建筑是木制建筑,经常发生火灾,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店铺不被火灾损毁,就成立了一个民间保安水务总局,相当于现代的义务消防队。这块匾一直保存在这里,这个门楼是经过整修的,现已是赣州市工商联在这里办公。这幢“同记庄”经营“环球洋货”(百货)、“零担批发”。
灶儿巷位于灶儿巷的筠阳宾馆,是客家民居经典之作,宾馆为三进两天井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前后有院墙,形成完整的院落,外立面采用封火墙,内部均用木扇隔断形成使用空间,馆内18间客房门楣均刻有福、寿、禄等吉祥文字作为房号,体现了浓郁的客家亲情。
筠阳宾馆在古时是一个会馆。会馆是外地人到某座城市做生意,由于人多而专门建的一个落脚点,也是进行公众聚会的地方。赣州古时就有很多会馆,如广东会馆、福建会馆、南宁会馆等等。有一段歌谣描写会馆情况:“南宁会馆一枝花,广东会馆赛过它,安徽会馆平平过,福建会馆豆腐渣”。筠阳会馆是一个保存历史最久的会馆,建于清朝光绪19年,是江西高安人在赣州做生意时聚集的地方。那时,高安又叫筠阳。高安人很开放,当时这家宾馆除了招待高安人外,还对外出租。
宾谷馆原来是一家宾馆,当年蒋经国先生在赣州的时候,一些重要的宴请都在这里举行,这是一幢西洋式建筑,现已住了不少人。
灶儿巷旅游
灶儿巷已列为赣州旅游景点,两巷口筑有当代书法名家李振亚、李安华父子和袁清夷、胡丽华等四人书写的仿古牌坊门,一抹浓浓的古色韵味飘逸其间,让人仿佛走进千年宋城的旧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