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赣州护城濠
首页  > 江西  > 赣州  > 章贡区   »  赣州护城濠景点介绍

赣州护城濠

赣州护城濠
赣州的护城濠与福寿沟和赣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它们是古代赣州城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千百年来它战争中、发展生产改善人民居住生活条件

  发挥过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保存和开发利用古代城市设施

  ,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是城市工作中一个什得重视的问题。

  护城濠,又名护城河、濠塘,是古代城市防御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在修筑城墙的同时开挖城濠。这样既能就地取材,解决筑城的土料,又增加了城防的安全,构成“金城汤池”的坚固工事。这种挖濠筑城、使土方达到平衡的施工方法,是古代大型土方工程科学施工的一个范例。

  护城濠的开创年代

  根据《赣县志》、《赣州府志》中武事和卢光稠传的有关记载,赣州的护城濠约在公元885——910年之间,由卢光稠创建。唐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南康人卢光稠和谭全播占领虔州(今赣州),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又占领韶州(今广东韶关市),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卢光稠降后梁,后梁设百胜军管领虔、韶二州,治所在虔州,卢光稠为百胜军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开平五年(公元911年)卢光稠卒。卢光稠在赣州的确25年间,扩建了赣州城池,“广其东西南三隅,凿址为隍,三面阻水”,在城北营建官邸,俗称“王城”(或“皇城”,在建国路北段),使赣州城达到了一个新的规模。这个规模一直维系到1949年赣州解放。

  护城濠的规模和演变

  赣州城东西两面濒临章贡二江,“阻江为险”,不需要护城濠。护城濠的范围,东起东门与贡江相通,经南门至西门与章江连接。护城濠开凿以后,从五代至清末经历了五个朝代约一千多年。期间有战乱,也有太平时期。战时修城浚濠,盛世濠塘被荒废,因此护城濠历经变迁,规模也有所变异。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府城周十有三里,。。。东南西三隅,凿址为隍,延袤十里有百武,广有四丈,三门之外,各跨以桥”。城墙十三里,M合约7。49公里屿实测的7。3公里基本一致。基中南部东门经南门至西门长3。65公里。护城濠十里有百武合5。85公里,与实际3。9公里出入较大。至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西门至南城濠“计长五百五十二丈,阔一十三丈深浅不等;又自南门至百胜门(今东门)计三百八十五丈,深五尺有奇,阔十四丈。总长为九百三十七丈,约合3公里,其中西门至南门1。77公里,MVXC南门至东门长1。23公里,总面积为12。87公顷。清代以前,战争以冷兵器为主,城墙和护城濠能起到重要的防守作用。由于地方政府管理。民国以后,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冷兵器被淘汰,城墙和护城濠在军事上的价值已不是那么重要。民国初期,曾将清朝留下的部分公产和“绿营”军产变卖,护城濠也大部分变成了“濠田”、“濠池”,成为民间的耕地、鱼塘。民国二十一年春,红军攻打赣州时,因国民演唱会闭城顽抗,未能攻入。-为了防止红军再次攻入,于同年秋开始“修城浚濠”,并将“濠田、濠池一律收归公有”。修城浚濠工作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完成。红军北上后,护城濠又被开垦。1949年赣州解放时它已不是一条完整、畅通的护城河,机时是被分割成一块块的耕地、鱼塘。

  赣州市解放后,对全市地形进行了测绘。从1951年的地形图上,测得护城濠总长为3914米,其中东门至南门2057

  米,南门至东门的护城河从白云山、天竺山丘陵地带穿过,沟深岸陡,当时水面最宽处为45米(南门口),一般的15至20米。东段护城濠经过的大部分地带仍属荒山、荒地、荒塘。可以看出护城河的原貌。南门至西门属平原地段,全部被开垦。濠中间为塘,二边为田,从南门至西门炮城脚下,濠中间部分被分割25段,开成25口鱼塘。最大的为南门口3口每口长约150米,宽约40—60米。炮城至西门口长245米,宽6—10米有水沟。东西二段落护城总面积10。7公顷。

  赣州市效区实行土改时,西段濠塘分给农民使用。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周岁门外新市区的逐步形成,护城濠也逐渐改成城市建设用地。从1956年开辟青年路开始至于1962年止,护城濠减少了550米。以后相继在护城濠内建田径场、人防工程以及住宅等,至1985年,护城濠减少至2。19公里。(编者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对城濠保护意识的淡薄,至90年代末期,城濠基本消逝,成为赣州往事)

  (本文选自刘芳义所撰《赣州的护城濠与福寿沟》一文,见赣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一书。1994年)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