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墓
岳母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株岭东北端的“卧虎舐尾”处,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母姚太夫人在军中逝世。岳飞即奏明朝延,请求将其母安葬庐山。宋高宗准奏,赐葬庐山,埋于株岭。该墓用湖广石块砌成,圆形拱顶,坐东南朝石北,长9.1米,宽3.2米,高1.7米。正中框架式的墓碑上刻着《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墓》。墓前有拜台台和石祭器。1996年,值岳母逝世860年之际,在墓区内修复了叠翠亭、享殿、岳母祠、石翁仲、仪门等建筑。进入墓区,正气浩然,足以激奋后人。在株岭西北端的“飞燕投河”处,安葬着岳飞的续弦夫人李氏夫人墓。与岳母墓,遥遥相对,互成倚角,这两墓葬与青山秀水相融,它不再是“是处青山可埋骨”的坟墓,而是一种景观,一种慰藉,为人们所敬仰。
古时岳母墓旁建有一组古建筑。墓前拜台下,有岳母祠,内供岳母牌位,有对联匾额等。祠前有石人石马,石马高与长各约1.5米,重约1吨,一匹完好,一匹断首,现已修复。还塑有模拟秦桧夫妇跪姿石像,附近有岳飞亲建的悼母叠翠亭等。可惜这些古建筑都先后毁于历代兵燹。石雕、墓包及碑石都被尘埋,近些年逐渐重建和恢复了被毁埋的建筑,重整墓地,再立碑石,并将岳母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元年至五年(1131-1135年),岳飞两度驻军江州(今九江)。1135年秋,岳飞率兵将击退金兵进犯。1136年春,岳飞改任襄阳西路宣抚副使而驻军襄阳,准备直捣中原收复失地。这时岳母病重卧床不起,岳母受朝廷之命探母。岳母挣扎坐起指着岳飞背的刺字,命岳飞赶快去朝廷领命抗金。岳飞遵母命奔向鄂州,置措进兵屯驻襄阳之事,古稀老母于1136年3月26日病逝。
- 中文名
- 岳母墓
- 始 建
- 1136年
- 长
- 9.1米
- 宽
- 3.2米
- 高
- 1.7米
- 类 型
- 凸圆形拱顶
- 位 于
-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相关资料
历史资料
岳母墓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后几毁几建,历尽世代风雨苍桑。现今游人拜谒的岳母墓,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的。登上株岭山,只见岳母墓三面环山,北面敞阔,整个地形称“卧虎舔尾”,是块风水宝地。墓为凸圆形拱顶,湖广石砌成。青石墓碑正中刻有“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墓长9.1米,宽3.2米,高1.7米。墓冢简朴端庄,四周建有墓围,围外植各种花木,将岳母墓掩映在葱葱郁郁的绿林之中。古时岳母墓旁建有一组古建筑。墓前拜台下,有岳母祠,内供岳母牌位,有对联匾额等。祠前有石人石马,石马高与长各约1.5米,重约1吨,一匹完好,一匹断首,现已修复。还塑有模拟秦桧夫妇跪姿石像,附近有岳飞亲建的悼母叠翠亭等。可惜这些古建筑都先后毁于历代兵燹。石雕、墓包及碑石都被尘埋,近些年逐渐重建和恢复了被毁埋的建筑,重整墓地,再立碑石,并将岳母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背景资料
岳飞 是我国民间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南宋绍兴元年至五年(1131—1135),他曾率领岳家军转战江州,荡清内寇,巩固后方。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亦随军来浔,并且爱上了匡庐的山水。绍兴六年(1136),岳飞调军鄂州,不料老母病故军中。岳飞上书朝廷,将母亲的忠骸埋葬在庐山,让母亲的忠魂与其生前喜爱的庐山并存。 岳母墓在庐山的支脉株岭山北一座被风水先生视为“卧虎舔尾”的山岗上,茔地方圆9米有余,冢高1.7米,圆形拱顶,石灰石结构,墓碑正中直刻“宋岳忠武王姚夫人之母”。墓前有拜台和祭器。在株岭西北端的“飞燕投河”处,安葬着岳飞的续弦夫人李氏夫人墓。祠前有一对石马和四奸臣反剪两手跪姿石像,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现仅有残石马一对。李氏夫人墓与岳母墓,遥遥相对,互成倚角,这两墓葬与青山秀水相融,它不再是“是处青山可埋骨”的坟墓,而是一种景观,一种慰藉,为人们所敬仰。岳母
岳母姚氏,河南省汤阴人。在金兵入侵中原之际,送子参军,报效祖国。并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嘱其永生不忘,被我国人民尊为千古母范。史载,岳母姚氏,河南汤阴人,出身书香门第。千年来,岳母一直被人们崇敬为贤母教子的典范。岳母40岁生岳飞,岳飞3岁跟母学诗,7岁学史,10岁攻读《孙子兵法》,后又拜名师学武。聪明好学的岳飞不负慈母和老师的教诲,19岁时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决心投军报效国家。岳母很高兴,在其背刺“精忠报国”四字。绍兴元年至五年(1131-1135年),岳飞两度驻军江州(今九江)。1135年秋,岳飞率兵将击退金兵进犯。1136年春,岳飞改任襄阳西路宣抚副使而驻军襄阳,准备直捣中原收复失地。这时岳母病重卧床不起,岳母受朝廷之命探母。岳母挣扎坐起指着岳飞背的刺字,命岳飞赶快去朝廷领命抗金。岳飞遵母命奔向鄂州,置措进兵屯驻襄阳之事,古稀老母于1136年3月26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