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古城位于景德镇市郊,浮梁古城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浮梁古城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浮梁古城全城布局形似八卦,城墙全长20余里,高1。6丈,宽丈许。
- 中文名称
- 浮梁古城
- 地理位置
- 景德镇市郊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 开放时间
- 8:00~18:00
- 门票价格
- 50.00元
- 著名景点
- 浮梁古县衙
- 适宜游玩季节
- 四季皆宜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江西省景德镇市
- 建议游玩时长
- 3小时
历史沿革
景德镇历史上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浮梁古城瓷茶文化源远流长。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佛印、范仲淹、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浮梁的山水与文化而折腰。
交通信息
1.从九景高速出口沿景德镇至浮梁公路可达。
2.从景德镇罗家机场至金岭大道到浮梁大道可达。
3.从婺源到景德镇转至浮梁大道可达。
4.16路支公交每70分钟一趟到达浮梁古县。
5.从景德镇到古县的运营时间为07:20—16:20。
6.从古县回景德镇的运营运营时间为10:20—17:30。
主要景点
浮梁古县衙
浮梁古县衙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梁的历史可追索到东晋的新昌,公元742年(唐朝天宝元年),新昌改名为浮梁。公元816年(唐朝元和11年),因水灾,迁浮梁县城于今浮梁旧城处,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长达1100余年,县衙屡毁屡建。现存浮梁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相当于95亩),规模宏伟,完整地保留了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等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衙院内宽敞空旷,古木参天,中有40米长条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这条甬道略高出两边地面,穿过仪门踏上甬道,威严之感顿然而生,仿佛这条甬道专为你而铺的,夸张一点说,会有一种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感觉了,可见这给人一种视觉上、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代人们就已很注意建筑给人的心理带来微妙的感觉。游客至此,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
浮梁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是因为浮梁的知县是官居五品,浮梁地处皖、浙、赣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贡赋多(是上缴税收多,尤其是茶叶税收,约占全国茶叶税的八分之三,有十五万余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当时浮梁县是“万国来求”的地方,且当时闻名于世的瓷都景德镇归其所辖,景德镇为皇宫烧御瓷,朝庭派三、四品的官员到景德镇监督烧瓷,如清代有名的督陶官唐英。如果县官级别低就没有资格会见督陶官。另外景德镇瓷业工人来自四方,经常闹纠纷,本县知县高于邻县两品,就容易协调处理纠纷。在大堂屋脊梁上写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县事张、毛公建”。其中“同知”官名就是五品,而且是皇帝加封的。张:是宣统元年的知县叫张承祖。“帝制早废,衙署犹存”。
宋代红塔
红塔原名为西塔,始建公元961年(北宋初年),距今已有1040年,是江西省保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称“江西第一塔”。1959年被列为首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575年(明代万历三年)重修过一次。由于塔前在唐代建有一座寺庙叫西塔寺,因此,根据先有寺庙后有塔可判断出此塔的目的是为传播佛教,即为一座佛塔,佛名为“大圣宝塔”,且它还已载入中国七十二座古塔史册。
此塔修建耗时79年才竣工,为何会用这么长时间呢?是因为此塔完全是靠和尚化缘捐款修造,并且在古代没有工具,完全靠人力填土搭架子,一层层堆积泥土建成的。红塔登塔结构很特别,是穿壁绕座式。从门外面向里面上石阶梯,又从对面门出,并且绕外檐平座半圈,内外相结合,相穿而上才登到塔顶。塔底有地宫,埋藏了舍利子。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中国古塔》一书中称赞红塔“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为著名的瓷都。古浮梁的遗物唯此一高塔为志,至今可贵”。
红塔名称的由来还有个动人的传说,此塔本来全部用青砖砌成,过去没有水泥,全部用石灰、糯米和红泥混合作浆,年代一久,红泥被风吹雨淋分化流出,将青砖表面染成了红色而成为红塔。改名红塔源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失败后,逃至浮梁古城,躲进红塔后方逃过一劫。当上皇帝后,下诏拨银修复红塔,但因当时浮梁境内塔多,当时逃难紧急,没有问及塔名,好在当时其它塔外表均刷为白色,只有此塔外表为红色,朱元璋就对手下大臣说,红色的塔就是他的救命塔,从此,西塔更名为红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