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在西湖之中,因纪念东汉名士徐孺子而得名。
孺子亭于1983年10月重建,为重檐六角攒尖式。
- 中文名称
- 孺子亭
- 地理位置
- 江西省南昌市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门票价格
- 免费
- 纪念人物
- 徐孺子
- 别 名
- 孺子台
历史
南唐时建有高士台(亦名“孺子台”)。
据史料记载三国、西晋、隋、唐、宋等许多朝代都曾进行兴修或重建,并先后更名为聘君亭、思贤亭,终以孺子亭命名至今。
明太守许方在此立有高士祠。嘉靖年间,徐樟建亭于祠北,以祀其先人徐孺子。
抗战时被日寇推入湖中。亭亦残破,仅存骨架。
1980年改造西湖,开辟公园,拆除残亭重建,1983年10月,新亭落成,此亭为重檐六角选尖式,亭畔湖水潆回,叠石成山,柳色成烟,再现了“豫章十景”中“徐亭柳烟”的景观。
人物
徐孺子(公元97—168年),即徐稚(或写作异体字“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是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所记,徐孺子,九岁,在月下玩耍时,别人对他说:“假如月中无物,应当特别明亮吧?”回答说:“不对,就像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一生博学多识而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
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
徐孺子谢世后,葬于南昌市进贤门外东潭巷铁树坡旧城壕沟边,后人为纪念这位东汉著名的高士,曾于南昌市内的青山湖畔建徐孺子祠堂,北宋诗人黄庭坚游学南昌期间拜谒徐祠后写道:“乔木幽人三亩宅, 生刍一束向谁论。藤萝得意干云日, 箫鼓何心进酒樽。白屋可能无孺子, 黄堂不是欠陈蕃。古人冷淡今人笑, 湖水年年到旧痕。”南昌市的孺子路、孺子公园、孺子亭、高(士)桥均是以徐稚的字号命名的。
孺子墓
逝世后葬于故宅东南约五华里的社坛,今十字街。历代有人祭扫,曾被誉为“江南第一名墓”。
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昌市文化局进行两次修缮。“文化大革命”时遭毁坏。1996年西湖区政府迁葬其衣冠冢于孺子亭公园,重建墓地,旧墓碑修复。
公园
孺子亭公园四周环水,有桥通南岸,为“豫章十景”之一。
始建于1979年,以沿湖耸立的孺子亭为主景围湖造园而成,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建成开放。园内除已恢复修建了孺子亭、孺子墓、碑廊这些历史古迹外,还结合公园的特点,配建了其它可供人们浏览、休憩的风景,如“观鱼廊”、“赏荷亭”等等,人们驻足孺子亭上,湖光水色尽收眼底。水面游船轻荡,沿岸红柳绿。素享盛名的“豫章十景”之一“徐亭烟柳”使游人如痴如醉,恍如登临仙境。
近年来,公园内更新辟出茶房、门球场、鸟雀宠物市场等健身游玩场所,游客摩肩擦踵、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尤其是新建成的“孺子亭水上世界”更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
丰城亭名
宜春市丰城市白土乡隐溪村有大量徐孺子的遗迹,丰城市人民政府的网站这样描述道:“徐稚,字孺子,丰城白土乡隐溪村人,曾就读于丰城槠山,被称为‘南州(江南)高士’。”
江西省著名“飞白体”狂草书法家徐云鹏认为,徐孺子就出生于隐溪村,家谱中记载徐孺子有三兄弟,孺子排行老三,这一支是老三的后裔,是正宗的孺子后裔。隐溪村因徐孺子在此隐居、垂钓溪边而得名,现存的孺子祠堂、孺子读书台(亭)、匾联等遗址都是孺子故里最好的活化石和见证物。据《丰城县志》记载:徐稚自幼家境贫穷却求知好学,十五岁时奉父亲徐俭之命,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智度寺开始了长期读书、隐居生活,槠山至今还保存有“孺子读书台”等遗迹。如今,隐溪村的孺子祠堂里还悬挂着一副纪念徐孺子捐资赈灾的古匾联:“隐逸之士堪羡哉,惟我祖,甘贫穷,却征聘,不侍王侯,千载高风从古仰;轻财之人足述矣,独先公,捐粟米,赈饥荒,表厥宅里,一生大义至今存。”
2002年底,丰城市考古人员还在隐溪村以西的杜市镇徐家村发现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纪念“南州高士”徐孺子的石刻牌坊,此类保存完好的牌坊江西省仅此一座,该牌坊上镶嵌着“南州世家”的石匾。如今,白土镇的中心还建有“孺子亭”,与南昌市孺子公园里的孺子亭相似。在徐孺子的影响下,隐溪村和槠山一带村民历来热衷读书和书法,民风淳朴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