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唐宋古城

唐开元二十四年(733年),汀州设立。从此,历经城垣变迁,古城汀州处万山之中,"枕山临溪为城",逐渐形成"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幢深围四面城"的府城特色,成为盛唐至清末时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和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200多年来,风风雨雨,古城依旧,古风犹存。
始建于唐的古城墙,沿汀江而筑,自东向西呈弧形,东西两端沿卧龙山两旁的山脊筑到山顶,把半个卧龙山圈进了城内,使整个城池前有汀江天堑、后有卧龙山为屏,成为能攻能守的"高城固壁"。昔日,远远望去,古城墙宛如一串佛珠挂在山上;今天,古城墙仅残存1000多米长。
与城墙一样古老的,是城里迄今保存的五座古城门,巍峨壮观。它们的名字是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广储门、宝珠门。广储门就是现在的三元阁,已改造一新,但城门垛上保存的唐代八角基座复盆式柱基,拱门中的唐砖,写着它的岁数。宝珠门,始建于明代,也保存着唐代建筑的风格,城门两侧的马槽就显示了唐代建筑的特点。
古代传统街区沿着古城门延伸。五通街、南大街、半片街等是现存的宋明时代传统街区。街道宽6到8米,路面用河卵石砌成;沿街两侧房屋以木质和土质结构为多,基本是前店后宅;店铺密集,作坊林立,一间挨着一间。交叉路口,至今保存的四角风雨亭,在过去既供人避雨,又供夜间挂灯笼以照明,这是古街区的珍贵遗物。穿过古街区,纵横交错的街道,密集的店铺,仍依稀可见当年古城的繁华,其"阑阑繁阜,不减江浙中州"。
唐代古井"八卦龙泉",宋代古井"府学阴塔",合称"双阴塔",至今井水清澈甘甜,终年不枯。"八卦龙泉"位于城区开元寺内,井深16米,口径l.72米,上宽下窄,每层用石板砌成八卦形,和地面的塔恰好相反,犹如一座倒置于地底的八卦塔,故称"阴塔"。而城区汀州府学内,一座砖砌圆形古井,井深13.5米,口径11米,井旁立有石碑,碑上题"府学阴塔"4个大字。碑文记载,建造"双阴塔"古井,"以镇文风",意在盼望汀州多出人才。实如古人所愿,古城汀州,地灵人杰,历代英才辈出。
客家人素有耕读传家、尊孔崇儒的垂世风范,因而有客家人的地方,大都建有孔庙,汀州文庙就是实证。城区卧龙山麓的宋代汀州文庙,历经修葺,已恢复旧貌,成为今日古城的一个文化娱乐中心,承传着客家人的重教传统。
与汀州文庙同为古城文化中心见证的汀州试院,今已不复存在,但曾相伴试院几度春秋的两棵唐代古柏,依然挺立博物馆院内,技繁叶茂,度过了千年岁月。
- 五大连池 1五大连池
- 爱辉区 2爱辉历史陈列馆
- 五大连池 3五大连池火山
- 嫩江 4嫩江农场现代农业旅游区
- 北安 5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
- 五大连池 6二龙泉
- 五大连池 7世界地质公园
- 五大连池 8五大连池龙门山
- 五大连池 9山口湖旅游景区
- 五大连池 10大沾河漂流
- 五大连池 11三池:白龙湖
- 五大连池 12地下冰河
- 五大连池 13石龙温泊奇观
- 五大连池 14格拉球山天池
- 五大连池 15五大连池水晶宫
- 五大连池 16卧虎山
- 五大连池 17老黑山
- 五大连池 18药泉山
- 五大连池 19南泉
- 五大连池 20北饮泉
- 五大连池 21翻花泉
- 五大连池 22泉湖浴场
- 五大连池 23药泉镇
- 五大连池 24龙门石寨
- 五大连池 25黑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