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
龙湖,俗称城湖,因中华人祖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而得名。1996年柳湖清淤后,因淮阳被称为龙都而定名。 龙湖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由东湖、柳湖、南坛湖、弦歌湖四部分组成,11平方公里,俗称万亩龙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环城湖。 2009年12月23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1981年测量,龙湖围堤长14公里,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分为柳湖、弦歌湖、南坛湖、东湖及内湖。湖区总面积11平方公里,计16483亩。除县城、名胜古迹和部分村庄占地,水域面积为5.3平方公里,计10840亩。2008年底GPS卫星定位测量,除去浅滩,水域面积:柳湖1877亩、弦歌湖1574亩、南坛湖2817亩、东湖4582亩,四湖计10850亩。城区内湖实际丈量:东南隅86.6亩、东北隅54.8亩、西北隅89.5亩、西南隅19.2亩,计250.1亩。龙湖水域总面积11100亩。
1996年4月~5月,淮阳县委、县政府开发柳湖,当时开挖清淤实行的是“人海战术”,进度很快,许多古墓葬被挖毁。现场不完全统计,抢救出来的可辨认确定为古墓葬、并有文物出土的达20余座,其时代均为汉、唐、宋三代。同时还发现古代坑塘两处。在靠蔡河湖区出土了汉代陶罐、陶碗、宋代瓷盏、火炉等。在柳湖西区湖底1.5米左右,挖出一口宋代砖砌水井,井口直径约0.8米,井口青石内侧有绳索磨出的沟豁痕迹(为保护此古迹,特建有纪念亭)。
1994年5月龙湖大面积干涸,季庄北湖区350米开挖鱼塘,发现竖排陶管,分2、4、6并排放置,为战国时期高台建筑排水所用。
20世纪60、70年代还有群众在东岳庙遗址中捡到含金的矿渣块,此遗址可能是古代人冶金的场地。20世纪80、90年代文物部门进行文物调查发现有大量的东周时期的遗迹和遗物,群众取土、挖鱼塘时曾发现有东周时期的文物。1994年,出土了完整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匜和铜方壶。
20世纪80年代勘探资料显示:一层为黄河水淤积的黄沙土、棕色胶泥土层。二层为汉唐、宋、金文化层,发现20余座汉、唐、宋时期古墓葬、古窑址。三层为黄生土层,距现在的地面4米。修建位于北环城湖堤北部、太昊陵西南隅的淮阳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家属楼,其勘探资料显示:一层为黄河淤积的黄沙土、棕色胶泥土层,内含元代青灰砖砌筑而成的八卦形祭祀物一座。二层为汉唐宋金文化层。三层为黄生土层,距现在的地面4.2米。
- 中文名称
- 龙湖
- 地理位置
- 周口市淮阳县境内
- 气 候
- 暖温带季风气候
- 区域面积
- 11100亩
- 管理单位
- 淮阳县龙湖管理处
位置境域
龙湖,位于黄淮平原腹地,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围堤14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水面由柳湖、东湖、弦歌湖、南坛湖4个湖区组成。柳湖区,位于西北部,水域面积1877亩。南坛湖,位于东南部,水域面积2817亩。东湖,位于东北部,是四个湖区面积最大者,水域约4582亩。弦歌湖,位于西南部,水域面积1574亩。环抱淮阳县城位于湖中,仅四关四条路与外相通。被誉为“水城淮阳”。形成演变
《中国水利史》记载:自唐尧八十年(前2278)到周定王五年(前602)的1676年间,黄河大徙,淮阳境内有实籍科查者泛6此,徙1次。从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河汴决坏,黄河间有南侵之害”到东汉永平十三年(70)“河汴分流后,水乃不复为害”止,黄河泛滥达69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秋,西华、陈州、开封等九州、县河决。唐贞观十四年(640)秋,河决。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河决,浸郑、滑外城,陈、许、讃、坊、曹、濮、魏、博等州大水。清顺治《陈州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陈州言州地洿苦积潦,岁有水患,请自长葛县浚减水河及补枣村旧河以入蔡河。从十月于减水河修双门以减陈、颍水患。张为陈州兵马督监,修堤袁家曲捍水,陈以无患。明洪武七年(1374)河决开封堤,河壅塞,漕运不通,参政安然亲督工疏导之,不逾月工成。州地界频有水患,知州李子仪率民筑堤,以备其后。河虽间溢,竟不为灾。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州大水,隆庆二年(1568)复大水。兵宪傅霖以蔡河一渎不足泄水,乃访近城沟渠故迹,悉疏通之。又分命文武官筑护城堤及沙颍诸河堤。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又大水。二十三年,知州杨堪申准筑堤堰,通沟渠。二十四年复大水,浚沟渠建创桥闸。《淮阳县志》记载:康熙十六年(1677)暴雨弥旬,蔡河水溢入城,四门行舟,居民房屋多倾塌。道光十一年(1831)秋,蔡河两次决东大堤,环城如海。民国15年(1926)水破西北堤口,20年(1931),水再破西北堤口。宋至民国时期,黄河决口泛陈境的洪水达57次。宋至民国时期,护城堤不断修筑,龙湖面貌也不断变化,湖外地面因黄水泛滥泥沙淤积而层层升高。从地质探测来看,护城大堤复加20多层,堤外淤土层次分明。因洪水泛滥入湖,泥沙沉淀,而湖底也逐渐提升。一般雨水年份,湖水深约1.5米~2.8米,加上湖面至湖外地面落差约2.5米~3米,便形成了与湖外地面和城内地面平均落差约为4.9米的环绕县城的湖。大量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证实:淮阳县城于西周初建,受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所有建设限于城区,直到东周时期才向外发展。汉、唐时期有很多的古窑址及其以前所形成的大小不相连通的坑塘,唐代晚期已开始修堤护城,但是,并没有形成湖。唐僖宗广明二年(881)湖区内有大道相互通连,众多的古墓葬散布其间,说明活着的人们各自耕种着自己的田地,故去的人们依然安祥。龙湖形成于宋朝初年,最早有大面积的湖水是柳湖和东湖。整个湖区内并未发现元、明、清时期的遗迹、遗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龙湖形成后,其间也有常年干涸现象。同时,在南坛湖和弦歌湖区原有较多村庄,在被护堤围在里面后,仍有村庄存在,人们继续生活在里面。现在依然存在的弦歌湖区的小金楼村和南坛湖区的南坛村、三官庙村、蔡庄村就是证明。金代买地券中的记载,证明弦歌湖区当时还有个思陵村,是因为堤外有思陵冢而得名。这是出现少量金代墓葬的原因。同时还可看出《诗经·陈风》中的“池”和“泽”,除了专指东门内的城池、城外野生着蒲和荷风景优美的清水坑塘场景外,还有泛指湖中分布着大小不等、互不相连的小的水坑和水面大一些的水塘。龙湖形成后其面积和形状也不断变化,它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长期综合而成的结果。黄河水经常性的泛滥在龙湖的形成中起致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环城湖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人文的因素是人们出于保护城池、发挥御敌抗洪的主观能动性的需要。今据考古发掘和新发现的旧志记载证实,其成因一是筑堤防洪护城,堤内取土,堤外泥沙沉积;二是取土筑城,城区地面抬高,城外地面降低。经考证,最早有“护城堤”的文字记载是唐僖宗广明二年(881)“唐故忠武军节度正十将”李堪的墓志铭:“其莹前望长堤,后窥庙宇,西连大道”。最早形成环城湖的时间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1009),最早出现“湖”的文字记载是宋代陈州知州张咏1015年前所筑“望湖台”,最早咏柳湖的诗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辙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初到陈州任教谕后的《柳湖久无水怅然成咏》。按区域划分定名最早文字记载是清顺治《陈州志》:“柳湖,在郡城西北隅。北关湖,在郡城柳湖东。南坛湖,在郡城东南隅,南坛傍,因名。”最早用图完整表现环城湖及环湖大堤的是清乾隆十九年《淮宁县志》。文化传说
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领部族,历经艰辛,长途跋涉,发现了水草丰茂、适宜人居的龙湖,找到了生活的乐土,开始定都宛丘。《尔雅·释丘》说:“丘上有丘,为宛丘。陈有宛丘”。宛丘就是以淮阳的古地形命名的。中间高,四周低,有水环绕,形似一个倒扣的碗,故名宛丘。《太平寰宇记》载:宛丘在县东南。六千年过去了,龙湖依然保持着“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形貌。正是由于龙湖的存在和滋养,才有了伏羲的文明初创之功。《易经·系辞下》记载: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始画八卦”。他在这里教民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部落生存有了根本保障。他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诸夷归服,以龙纪官,肇始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龙湖是生命之湖,滥觞之湖,中华民族的母亲湖。浩渺龙湖,文化为魂。几千年来,这里升起了中华民族的第一缕文明曙光,孕育了《诗经》里的十首“陈风”,记载着陈国人在此巫舞祭祀、擂鼓击缶、幽会欢歌、谈婚论嫁、评议朝政的生活场景。孔子虽身遭厄运,但他“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知其不可而为之”,“君子固穷”,坚持弦歌讲学,诲人不倦,彻悟中庸之道,奠定儒家学说基础。曹植留下的宝贵诗篇《太昊宓牺氏赞》如今镌刻在太昊陵庙统天殿内。李白、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张九龄、张耒、苏轼、苏辙、晏殊等文坛巨匠,倾情而作的不朽诗篇吟唱至今。苏氏兄弟,与龙湖缘份极深。苏辙任陈州教谕三年,苏轼常来看望。苏辙曾在柳湖高地筑室读书,苏轼则《戏弟子由》说: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悠悠千载,斯人独去,诗篇犹在,碧波荡漾的龙湖水始终闪烁着文化的灵光。古地貌
柳湖区
1959年大旱,柳湖干涸,西岸苏花园村民在浅湖区种稻,挖土井引湖水灌溉,在湖底2米深处挖出一口古代砖砌水井。1986年、1987年西关居民在湖中浅滩挖塘养鱼,2米以下挖出一些碎砖,瓦块,陶片,木炭等,可惜当时都没有断代。1996年4月~5月,淮阳县委、县政府开发柳湖,当时开挖清淤实行的是“人海战术”,进度很快,许多古墓葬被挖毁。现场不完全统计,抢救出来的可辨认确定为古墓葬、并有文物出土的达20余座,其时代均为汉、唐、宋三代。同时还发现古代坑塘两处。在靠蔡河湖区出土了汉代陶罐、陶碗、宋代瓷盏、火炉等。在柳湖西区湖底1.5米左右,挖出一口宋代砖砌水井,井口直径约0.8米,井口青石内侧有绳索磨出的沟豁痕迹(为保护此古迹,特建有纪念亭)。
东湖区
1986年,东湖滩地上出土了大量春秋时期的陶片、陶器、木炭。 1990年夏,民国20年(1931),清顺治《陈州志》记载:东岳庙,在城东关,在地面3米以下挖出10多口排列整齐的“井”状陶管。经文物部门鉴定年代为东周时期。在其附近,群众常拣到楚金币、战国玉器等文物。其它挖掘出的还有碎砖、陶罐、碑座、鏊型约0.2米厚的玛雅石、古币、冶金矿渣和含有金的渣块。1994年5月龙湖大面积干涸,季庄北湖区350米开挖鱼塘,发现竖排陶管,分2、4、6并排放置,为战国时期高台建筑排水所用。
20世纪60、70年代还有群众在东岳庙遗址中捡到含金的矿渣块,此遗址可能是古代人冶金的场地。20世纪80、90年代文物部门进行文物调查发现有大量的东周时期的遗迹和遗物,群众取土、挖鱼塘时曾发现有东周时期的文物。1994年,出土了完整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匜和铜方壶。
弦歌湖区
1999年开发弦歌湖期间,发现古遗址2处、古坑塘5处;发掘清理古窑址19座、井2眼、窖藏2座、墓葬241座。在调查清理过程中,发现这些古文化遗迹和遗存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严重破坏和盗掘。遗址:一处时代为明清至东周时期,位于西关平信桥西端南侧与西关现居住地表相平,为湖的北岸。内含较多的明清至东周时期的陶瓷器物和建筑材料残片、段。还包含灰坑、窖藏、井、窑等遗迹。从器形看分别有缸、罐、盆、碗、盘、瓶、豆、板瓦、筒瓦、瓦当、墓砖、青铜器、金银器、铁器、琉璃器、陶器、唐三彩器、瓷器、木漆器、石器、蚌器、唐代墓志铭(石质、陶质)、金代墓志铭、金代朱书买地券、铜钱、铁钱、铜饰件等。文化层厚度为3.5米~4.2米不等。另一处位于南关居民区的西侧,距现在地面3.6米,时代为唐、宋、金至东周,南宽150米、北宽100米,南北长与现南关居民区相同,平面呈梯形分布。南坛湖区
城内这里最有名的是陈胡公墓,清顺治《陈州志》记载:“胡公墓,旧志(明《陈州志》初修于正德八年,今不存)谓在城东南,世传其墓用铁冶铸成,苔色苍古,在壕内。”陈胡公作为陈国和陈城的创建者,死后不仅不会葬于水中,而且也会选择高地,其墓地后来湖水所围,才在壕内。1992年为了确定陈胡公铁墓,对南坛湖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时期的陶片。湖外
1956年修建北大关蔡河的蔡河桥时,在桥西北桥基地面下4米左右,挖掘出一座东西流向砖石券拱桥。据考证为古蔡河桥。因是拱桥,桥拱应高出原地面1米多,照此计算,建古拱桥时的地面应距现地面的5米以下。20世纪80年代勘探资料显示:一层为黄河水淤积的黄沙土、棕色胶泥土层。二层为汉唐、宋、金文化层,发现20余座汉、唐、宋时期古墓葬、古窑址。三层为黄生土层,距现在的地面4米。修建位于北环城湖堤北部、太昊陵西南隅的淮阳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家属楼,其勘探资料显示:一层为黄河淤积的黄沙土、棕色胶泥土层,内含元代青灰砖砌筑而成的八卦形祭祀物一座。二层为汉唐宋金文化层。三层为黄生土层,距现在的地面4.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