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庙
太和文庙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达鲁花赤李英创建,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和文庙大成殿大脊史板记载,明正统九年知县李士伧,康熙七年知县陈虞化,乾隆十二年知县陈安,乾隆四十二知县宋丁奇,同治七年知县胡嘉槐,光绪二十五年知县高赞善,宣统三年县事廖昌彝等人,均募捐集资。
1990年太和县委、县政府开始对文庙大成殿进行落架大修。1992年,文庙一期修复工程竣工验收,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月台、大成殿。大成殿为单檐竭山顶宫殿式建筑,阔五楹、深三间,黄色琉璃瓦,殿内宽敞明亮。雕有汉白玉孔子像一尊,像上悬挂“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等多块匾额。金柱分别挂有“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等楹联。殿前月台、栏板、御路系白色汉白玉石雕,御路雕有二龙戏珠,栩栩如生。
2009年,文庙二期修复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并逐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历时两年,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560多万元,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尊经阁、东西厢房、廊房、围墙、西侧门面房,整修了地面,进行了绿化,东西廊房镶嵌了太和书法名家的作品碑刻,大成殿、尊经阁内绘制了孔子为主题的壁画。文庙二期工程整体建筑与文庙广场、太和公园有机的连为一体,为弘扬传统文化、见证历史、宣传太和将产生积极影响。
太和历史上文人辈出,与太和长期以来“尊儒重学”是分不开的,而文庙正是太和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好太和文庙,对于传载传统文明具有其它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意义。太和文庙的文化历史内涵,在过去、当今和将来都将永远展现她的无穷魅力。
- 中文名称
- 太和文庙
- 地理位置
- 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
- 面 积
- 4620平方米
- 历 史
- 700多年
概述
战乱破损,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阔5间20米,进深10米,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是木橼架台梁大殿式建筑,房顶琉璃瓦,屋脊有套兽,四角飞檐,宏伟壮观。价值
1985年,经中国社会科学古建筑专家张驭寰教授鉴定,太和文庙大成殿是皖北地区独存的一座元末明初建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史学和艺术价值。同时又是我省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文庙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保护
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字(1986)051号文件公布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按照上级要求,现正积极争取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建筑情况
原文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中轴线对称布局。南北依次有万仞宫墙、魁楼、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东侧有兴贤坊、文昌阁、训导宅、进德斋、崇圣祠等,西侧有育才坊、省牲所、修业斋、敬一亭、射圃亭等。并有东西廊厢多间。但在距今七百多年的历史风雨中,屡遭战乱兵匪的践踏,屡修屡毁,其建筑越来越少,规模逐渐缩小。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才一度中兴,重建如初。但从此毁多修少,时至上世纪80年代初,仅存破残不堪的大成殿和崇圣祠了。历史记载
据史料和文庙大成殿大脊史板记载,明正统九年知县李士伧,康熙七年知县陈虞化,乾隆十二年知县陈安,乾隆四十二知县宋丁奇,同治七年知县胡嘉槐,光绪二十五年知县高赞善,宣统三年县事廖昌彝等人,均募捐集资。
建设历史
1990年太和县委、县政府开始对文庙大成殿进行落架大修。1992年,文庙一期修复工程竣工验收,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月台、大成殿。大成殿为单檐竭山顶宫殿式建筑,阔五楹、深三间,黄色琉璃瓦,殿内宽敞明亮。雕有汉白玉孔子像一尊,像上悬挂“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等多块匾额。金柱分别挂有“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等楹联。殿前月台、栏板、御路系白色汉白玉石雕,御路雕有二龙戏珠,栩栩如生。
2009年,文庙二期修复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并逐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历时两年,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560多万元,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尊经阁、东西厢房、廊房、围墙、西侧门面房,整修了地面,进行了绿化,东西廊房镶嵌了太和书法名家的作品碑刻,大成殿、尊经阁内绘制了孔子为主题的壁画。文庙二期工程整体建筑与文庙广场、太和公园有机的连为一体,为弘扬传统文化、见证历史、宣传太和将产生积极影响。
太和历史上文人辈出,与太和长期以来“尊儒重学”是分不开的,而文庙正是太和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保护好太和文庙,对于传载传统文明具有其它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意义。太和文庙的文化历史内涵,在过去、当今和将来都将永远展现她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