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位于岳西县城以北20公里的涓水湾。此处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地形似“宝葫芦”, 海拔847米,森林履盖率高,年平均气温14度,盛夏最高气温不超过28度,其凉爽独特的气候和封闭幽深的环境令人称奇,是一个绝好的避暑胜地。2017年8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优秀“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
- 中文名称
- 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
- 地理位置
- 位于岳西县城以北20公里的涓水湾
- 气候条件
- 年平均气温14度,盛夏最高气温不超过28度
- 海 拔
- 847米
基地介绍
由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要求找一个“夏天喝稀饭不淌汗的地方”作为夏季办公的地点。经多方寻觅,省委选择此地建设夏季办公场所,时称“省委招待所”,于1958年前后陆续建成了南天别墅、拂云楼、霞光阁、湖滨楼等苏式建筑。曾希圣、黄岩等省委领导于1959至1961年夏天曾在此居住和办公。
六十年代初,由于战备需要,安徽省委将此处移交华东“大三线”指挥部建永达机械厂,从事尖端雷达的研制。该厂在院内新增建了大大小小的车间、仓库、电影院等,院外还建了一些职工宿舍、小学校、幼儿园等生活设施。当时,厂区内外戒备森严,各项设施齐全,员工和家属最多时多达2400人。
1971年在当时备战备荒的年代,华东“大三线”指挥部历时三年,于1974年建成华东地区战备档案库。1985年,安徽省委作为向第一个“教师节”的献礼,将此地交省教育厅作为教师疗养院。
由于此地夏季凉爽宜人,九十年代初,省优秀运动队有部分项目队开始租用教师疗养院内山洞和废弃的厂房设施进行夏训,2001年此地正式移交给省体育局。省体育局已投入了3000多万元,对原有接待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将原来的工厂车间改建成了综合训练房,新建了综合训练馆、手球训练馆、举重训练馆和室内小游泳馆、身体训练房、运动员餐厅、小田径场等设施,新征土地建设了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等。同时,基地大院也进一步得到了绿化、美化和亮化。另外,还有一条700M体能训练山道。现在,基地可供举重、摔跤、柔道、拳击、散打、跆拳道、武术、手球、击剑等项目进行训练。省体育局每年安排省优秀运动队训练5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
特点
基地以其独特的天然气候,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封闭条件,初具规模的训练生活设施,引起了国家运动队的关注。2003年,国家举重队开始到基地进行夏季转训,收效明显。2004年,为备战雅典奥运会,国家摔跤队、举重队、柔道队180多人在这里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赛前封闭训练,为我国在奥运会上夺得了5枚金牌、2枚银牌。石关基地被国家队誉为“幸运福地”,名扬国内外。2008年5月,该基地正式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安徽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 2017年8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优秀“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
设施
基地建有国内一流的健身设施,有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登山道及6个健身馆和游泳馆,国家运动队每年都来此训练,自2003年以来,先后诞生了张国政、廖辉等14位奥运会冠军和20多位世界冠军,我国著名举重运动员张国政、石智勇、刘春红、陈艳青、廖辉、张湘祥等都曾多次来此训练,8年来,基地接待了18个省区运动队来此转训,日本、韩国、越南、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都曾来此交流和训练,基地被运动员们亲切的称之为“奥运福地”。基地周边的风光秀丽多姿,近三年来,共接待11万人次浏览和健身,并多次组织青少年飘流、攀岩等野外夏令营活动。2006年,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安徽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在省内外闻名遐迩。近年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安徽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基地的风光和基地的服务,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08年10月,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授予“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2009年9月,基地被国家人保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与革命的关系
基地地处巍巍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并创建了红28军,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战场,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指挥战斗,有力的牵制了国民党刘峙集团,保证了豫西战场、西北战场和苏中、山东战场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如今这些保存完好的战争年代遗迹、遗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次来此瞻仰,基地距省会合肥160公里,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从合肥到基地游览仅需2个小时的车程。目前,基地的发展日新月异,度假观光、休闲健身的旅游特色进一步突现,这里正成为景色宜人,快乐健身的花园,与奥运冠军同场同练的乐园,服务温馨、舒适便利的家园,安徽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热烈欢迎四海宾朋,来此休闲度假,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