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银矿遗址

云和银矿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银矿的开采冶炼在明景泰前后延续了一百多年,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文物类型齐备。如黄家畲银坑洞遗址、管理机构“银官局”遗址,回龙山反映矿工生活的摩崖题记,林山村林岱自然村的明代矿头杨广三墓,龙岩寨、寨岩背矿工起事山寨遗址,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1年1月,被浙江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云和银矿遗址
- 所在地区
-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
- 批次级别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文号
- 国发【2013】13号
- 编 号
- 7-0182-1-182
- 批准单位
- 国务院
- 地理位置
- 云和县黄家畲、麻垟村大棚基等
- 时 代
- 明
文物遗存
云和银矿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银矿开采于明代,历史长、规模大、影响深远,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文物类型齐备。主要有黄家畲明代银坑洞群、黄家畲矿石搬运古道、黄家畲天顺二年“银官局”、黄家畲冶炼遗址、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明代矿头杨广三墓、回龙山矿工摩崖题记、矿工起事山寨遗址等,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银坑洞不是奇观,是底层民众为了生计卖命的实物见证。银坑洞是矿工用锥凿、火爆法开凿出来的,古人沿矿脉走向,上下曲折斫取,所以洞内曲折枝蔓。银坑洞一般分布在山高路远、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有的位于峭壁之上,伫立洞口,向下遥望,为之目眩。洞口低矮,仅容一人匍匐而入,入洞后,始可站立,初极狭窄,勉强可由二人侧身交会。继续前行,则豁然开朗,犹如广厦。但见洞中有洞,曲折枝蔓。洞内有积潭,时有山泉叮咚。复前行,漆黑一片,未敢深入,投石问之,回响悠远。遗址价值
云和银矿遗址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遗址保护
2011年1月,云和银矿遗址被浙江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陵县 1铜陵螺丝山青年公园
- 铜官山区 2铜陵市博物馆
- 铜官山区 3铜陵市科技馆
- 铜官山区 4螺蛳山景区
- 铜陵县 5铜陵大通
- 郊区 6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 狮子山区 7铜陵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
- 铜陵县 8铜陵凤凰山
- 铜官山区 9天井湖公园
- 铜官山区 10相思树
- 铜官山区 11永泉农庄
- 狮子山区 12乌木山广场
- 狮子山区 13东湖湿地公园
- 郊区 14慈堂湖
- 郊区 15澜溪老街
- 铜官山区 16义安园
- 狮子山区 17东湖休闲中心
- 郊区 18铜陵大士阁
- 郊区 19大通钟楼
- 郊区 20大通古镇
- 铜官山区 21铜文化广场
- 郊区 22铜陵白暨豚养护场
- 狮子山区 23农林村
- 铜陵县 24东湖休闲娱乐中心
- 郊区 25皖陵珍稀动物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