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延恩寺
首页  > 浙江  > 台州  > 临海   »  延恩寺景点介绍

延恩寺

延恩寺
延恩寺,又名涌泉寺,一座西晋建造的古刹,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外岙村,三面环山,至今1744年,依旧矗立在兰田山脚下。
中文名
延恩寺
别    名
涌泉寺
地    点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外岙村
建造时间
西晋

简介

延恩寺晋代太康年间(280~289) ,一个女子踽踽独行,来到了天柱山下。怅望良久,心有所触,即筑庵以居。从此,日诵法华,不问世事。这女子便是郡名士任旭的女弟任九妹,寺也因此而成,初名“涌泉”。传说任九妹“卓庵诵莲经,偶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莲花,故名”。任九妹死后,葬在寺后。

历史各朝代

寺是任九妹建的,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这大概是临海寺院中最古老的。寺开始初具规模,是东晋孝武帝的时候,太元十八年(393)新建了寺塔,有“大斧、中斧、小斧”的砖铭。寺院的真正兴盛,是在唐代的武则天年代。净土宗的高僧怀玉和尚(?~742)从弥陀寺来此,于是香火日隆,声名渐起。怀玉,又称高玉禅师,是临海楼石村(今水洋马头山浦口)人。他的生年不详,生平史料记载也非常贫乏。宋《嘉定赤城志》、民国《临海县志》都以为晋代人,《台州府志》误作南朝萧齐时人。其实,怀玉是盛唐时代净土宗的著名僧人。他出家于孔化岙弥陀庵,初在方山修持,庵附近无水,每日都要到很远的一条溪中去挑。传说有一天,忽然遇见一个老者,告诉他说:“庵前石下有水”,怀玉便按老人所指之处以杖拨之,果有泉水“迸涌盈尺”。唐长安二年(702)移居涌泉寺,就一直在该寺修持将四十年。怀玉一生,“执持佛法,名节峭然。一食长坐,蚤虱恣生,唯一布衣,行忏悔之法课。”每日的日课“念弥陀佛五万”,先后累计“诵净土诸经通三百万”。如此数十年如一日,无间寒暑,从不停息,最后终成“成果”,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他的圆寂,《高僧传》还有一段在我们今天看来有点“玄乎”的故事,平添了一丝神秘。故事说天宝元年(742)六月九日,怀玉知时限将至,恍惚中忽见许许多多的西方圣像,有一个高举白银台,从窗而入。怀玉说:“我应得金台”。擎台者退出,怀玉更加虔诚守志。忽闻空中有声云:“你头上已经有光晕了,请结跏趺坐结阿弥佛印。”一时佛光满空,怀玉以手势示意众僧勿触光明。到了十三日丑时,再次有白毫光显现,圣众布满空中。怀玉说:“如果闻到异香,我的报命将尽。”弟子慧命问:“大师今往何处宝刹?”怀玉以偈作答:“净土皎洁无尘垢,莲花化生为父母。我修道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婆娑归净土。”说完偈语,香气满空,只见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紫金色,共持金刚台来迎。怀玉遂含笑而终。唐代的咸通(860~874)时,改寺院的名称为“延恩”,此名一直延用至今。及五代,有名僧景欣住持讲法。景欣,少出家,师事石霜庆诸为徒,入其室,嗣青原行思门下第四世。初住临海白云院,人称“欣四面”。后主延恩寺,著名弟子有六通绍。景欣以后,寺时兴时废,既非巨刹,亦无名僧,一切均在平庸之中。明代末年,道奇大师的到来,使寺院得到了中兴。道奇,字六可,俗姓叶,温州永嘉人。年十九慕天台教观,乃徒步入临海,遇西山蕴空和尚于中渡道上,遂依之。苦行精进,发意参禅。复参密云大师于盐官,服劳五载。后返临海,时海门染疫,众请禳灾,一祷咸愈。因留居枫山,重建清修寺,徒众渐盛。又复兴东掖山能仁寺。崇祯十六年(1643),从延恩寺住持无查之请,入寺传偈说法。于是听者甚众,门户为之新开。并重建大殿、斋堂、禅房等,开放生池,广植竹柏,建构自然又辉煌了一阵。清康熙(1662~1722)时,寺院损毁严重,但很快重新。十九年(1680),乡绅冯磝捐资新建法堂。此后,又建又毁,又毁又建,道光十七年(1837)复重建。后因寺僧管理无方,日渐凋残,再也不成规模。民国三年(1914)再建,历时十年始现往日气象。“文革”浩劫中成了农场,大殿及天王殿等被拆,1993年香港王家琪女士捐资重建大雄宝殿,陈金玲女士重建祥云楼等。寺院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伽蓝殿、智者大师纪念堂、章安大师纪念堂、祥云楼、方丈楼以及龙珠山宝塔等建筑,这些都是人们游赏的好地方。其中伽蓝殿和大雄宝殿所供颇有特色,值得仔细玩味。伽蓝殿的伽蓝是僧伽蓝摩的省称,建殿是为了纪念三位最早护持佛法建立伽蓝的善士。一般寺院的伽蓝殿,像台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侧为祗陀太子,右侧是给孤独长者,把他们作为寺院的护法之神。延恩寺伽蓝殿中所奉的伽蓝则与众不同,他们分别为中间的晋徵君任旭,左边的宋右丞相杜范和居右的任旭女弟任九妹。任旭,字次龙,晋名臣。杜范,字成之,宋名臣,黄岩人。二公以其立身制行、德操清秀、忠正耿直为后人所崇敬,而奉为护法神。九妹之奉为伽蓝,是因其于此筑庵诵莲经,始有涌泉寺,实为开创基业第一人。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而不是一般寺院常见的释迦牟尼佛、三身佛或三世佛等。这是因为延恩寺是净土宗的道场,也有古老传说,是因为阿弥陀佛三尊持金台至此亲迎唐著名高僧怀玉西去的缘故。阿弥陀佛,意译为“无量光”、“无量寿”,是佛教菩萨之一。《无量寿经》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还说他是自在王佛的徒弟,名为法藏。法藏原是国王,闻自在王佛说法,遂弃王位,出家为僧。并发四十八愿,要接引众生脱离苦恼,经不可思议亿兆之劫,成为佛陀。后世人所谓念佛,多指念阿弥陀佛名号。因为阿弥陀佛曾经说过:“众生念我佛号一声,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得八十亿劫微妙功德。”他结跏趺坐,左手持净台,右手作接引状。前胸佩有佛号,即以象征太阳或火,为吉祥万德的标志。观世音菩萨,意译为“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据说观世音在过去无量劫之前就已经成佛,法号正法明如来。当初,曾许下普渡众生的宏愿。所以,才又现菩萨相,在西方净土上辅佐阿弥陀佛普渡众生。其左手拿杨柳枝,右手持净瓶。大势至菩萨,其所到之处,大地震动,有大威势。众生遇者,皆能熄火、血、刀光之灾,又以智慧光普照一切,所以人称“大势王”。其形象多作女身,顶上肉髻,肉髻上有一个宝瓶,象征盛诸光明。右手持青莲,左手则作大悲施无畏手印,且扶青莲。大雄宝殿两旁的智者大师纪念堂和章安大师纪念堂,也是值得人们流连的地方。智者大师(539~597),名智岂页,字德安,俗姓陈。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后迁荆州华容,出身士族。十八岁投湘州(今湖北黄陂、大悟一带)果愿寺出家,后从慧思受业,成其法嗣。二十三岁辞师至金陵瓦官寺开讲《法华经》,四十二岁开始栖隐天台。智者大师一生弘法三十余年,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土化宗派——天台宗。据旧志记载,智者大师定栖天台之前,先到临海勘择地理,曾居涌泉寺很长一段时间。章安大师(561~632),名灌顶,字法云,俗姓吴,先世居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祖上因避战乱来临海章安(今属椒江)。久而久之,遂在章安定居,成为章安人。其从小聪慧绝伦,“生甫三月,即能随母称三宝名”,摄静寺和尚慧拯法师闻而惊叹:“此子非凡。”七岁时依慧拯出家,即以“非凡”为号。在慧拯的精心培养下,“书以宿讽,日记万言”,文学才藻驰誉一时。二十岁时,只身来到天台山佛陇修禅寺,师事智者大师,受具足戒。并一直陪伴在大师的身旁。章安大师最主要的功绩,就是与智越、智璪等一起创建了国清寺,及将智者大师所讲述的天台教义集录成书,并加以发扬光大,使之“传之后世,启迪未闻”,成为天台宗的继承者。相传章安大师出家摄静寺后,曾随慧拯长期往来涌泉寺,访师释疑。智者大师寂灭不久,又一度回归故乡,于涌泉寺宏开讲席,宣扬天台思想,教化一方。

游历寺院介绍

晨光中的寺庙因为香客的陆续到来,多了些热闹。从正大门抬头看上去,几座殿顶形成了一顶状元的帽子,煞是特别,幸未像以往那般,低头进门。走进寺里,各个殿宇经过十年的修缮,豁然一新。大雄宝殿内高大的如来佛祖下都是虔诚的僧人们在诵念着经文,每天僧人们都要做早课。一阵展翅的声音引来游客们的频频目光,四下寻找,方知道宝殿天花板上鸽子在飞,看着它扑腾着翅膀,向佛祖的头顶,缓慢隐身。一直在想,佛祖高大神威,但就自己一个高高在上,虽有众神必恭必敬地立在两旁,却还是孤独的,现在才知道佛祖不是孤独的,还有人间的生灵守候在旁。殿内还立有一口大挂钟,抚摩着斑青的钟身,想着那钟声阵阵,好想去撞回钟。但看到虔诚的僧人们那么专注着诵经,知道此时是不能惊了他们的。信步走到舍利塔,这里是历代方丈的墓,唐时延恩寺高僧怀玉和明末清初时延恩寺高僧六可等大师都长眠在此。整个寺里有多株古树,有银杏、梧桐、桂花等等,它们的树龄都数百年了。为了保护这些古树,还特意把放生池前的整幢方丈楼往前挪动了2米。方丈楼前的对联上赫然写着:怀玉景欣重来六可, 秋江月印再世三贤(怀玉、景欣是唐时延恩寺高僧。六可是明末清初时延恩寺高僧。秋江、月印是清代延恩寺高僧。三贤指丰干、寒山、拾得。)而观音塔,独立建在殿旁的山上,层层叠叠。拾梯而上,站在高高的的观音塔上,可以纵览整个延恩寺的全貌。此时,正好是夕阳霞辉僧人们做晚课的时间,从大雄宝殿前聚集在一起,长长的队伍从大雄宝殿一直往玉佛殿的方向环绕而行,鱼贯而入,等最后一个僧人进入后一会就传出了阵阵的诵经声。知道自己也该离去了,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伴随着这阵阵的诵经声,走出寺门时回头看了一下,整个寺庙在夕阳下披着霞光,琉璃瓦上金碧辉煌。真的不舍,只是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又要回到那纷杂的喧嚣中去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