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智者塔院
首页  > 浙江  > 台州  > 天台   »  智者塔院景点介绍

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俗称塔头寺,位于浙江天台县城北金地岭、银地岭交界处。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智顗圆寂于新昌县石城寺(今新昌大佛寺),智顗死后,遗体被送回天台。后人在天台山佛垄建塔,其中有智顗的六角形肉身塔。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真觉寺。后废。隆兴(1163一1157年)间,僧真稔重兴佛殿僧房。清咸丰、同治之交(1861一1862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因智顗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影响深远,1982年6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智者塔院。
中文名称
智者塔院
地理位置
浙江天台县
气候类型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俗    称
塔头寺

发展历程

智者塔院经过修葺,正殿三开间,门匾为“智者大师肉身塔”。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镂刻精细。2层6面,每层雕刻杆、枋、柱、斗、拱,第一层正面佛龛设智顗坐像。殿壁列天台宗17位祖师画像: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道邃、行满、广修、物外、元诱、清竦、羲寂、义通、知礼、慈云、传灯。两厢各为五开间,四角均有天井。后左角天井有唐碑《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高2.3米,宽1.1米,额篆"修禅道场碑铭"6字。寺山门朝东,有甘泉井,其水晶莹清洌。南门题"真觉寺",门前匍伏二石狮,甚古。寺北侧有“唐天台教主荆溪尊者湛然大师”、“唐法集宗章安尊者主持灌顶大师”、“明传林教观幽溪传灯法师”3座天台宗祖师墓。 智者塔院又名“真觉讲寺”,俗称“塔头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北麓金地岭和银地岭衔合部山坪上,距国清讲寺10公里。周围古松蔽日,修行凝翠,更兼地势高峻,居高临下,鸟瞰四方,尽收眼底,罡风飒飒,树影摇曳,清凉幽静。俗有“高明(寺)钟、塔头风”之称。智者塔院为智者大题肉身塔安放地。智头(538—587年)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颖川(河南许昌),后迁往荆州华容。传说其降生前,母亲徐氏梦五色香烟萦绕其怀,挥之下去,忽闻空中有人道:“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徐氏大悟。智降生之夜,通室明亮,天明方熄。晨有二僧扣门而诵:“善哉!儿得力所重,必出家矣!”言毕隐身不见,众人鸡诧不已。相传,智头幼时便有种种异相:卧睡时合掌,端坐时面朝西,见佛像便礼拜,遇僧人必敬礼。七岁时去佛寺进香,有人向其口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他更能出口称诵,时人称奇。

游览常识

三门殿——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三门殿。三门殿内门的两旁树两大金刚像,手持金刚杵,此即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传说佛有五百执金刚随从,主要者名“密迹金刚”。世俗称此像为“哼哈二将”。其实,佛经中并无此称呼。天王殿——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东方天王名“提多罗咤”(“提多罗咤”意为持国——即能护持国土,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手持琵琶,护东方“弗提婆”(胜)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意为增长,能使他人善根增长),手中持剑,护南阎浮提(胜金)洲人民;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意为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牛货)洲人民;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意为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护北郁单越(胜处)洲人民。世俗称为“四大金刚”。其实,并无此说法。金刚,天王不可混淆。弥勒菩萨名“阿逸多”,释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也有把布袋和尚称为弥勒菩萨的,源自浙江奉化在五代时有一僧人常携布袋,教化群众,颇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胜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弥勒佛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韦驮天——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三洲(北洲无出家人),护助诸出家人。宋代以后,便在寺中塑了韦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韦托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尚的意思。释迦牟尼佛——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教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其中年老者名“迦叶尊者”,佛涅盘以后后世称他为初祖;年轻者名“阿难尊者”,迦叶尊者涅盘以后后世称他为二祖。俗称释迦牟尼佛为如来佛,这是不对的,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是说某佛。就像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

佛门礼仪

进入大殿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 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尊敬佛像

如何尊敬佛像: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礼佛

如何礼佛(拜佛):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3.礼佛三拜第一拜:(发露实项)忏悔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 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 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

四大禁忌

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道士应尊称为“道长”,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即“上师”之意。二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三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四忌行为举止失当。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尤忌乱摸乱刻神像、随意拍照。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失礼的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