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灵石庵
首页  > 浙江  > 舟山   »  灵石庵景点介绍

灵石庵

灵石庵
灵石庵;属于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位于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屹立于修河上游西岸,此峰光秃挺拔,高耸入云,形同天柱,有“修江第一峰”之称。
中文名称
灵石庵
地理位置
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
开放时间
早7点-晚6点
门票价格
40
著名景点
灵石庵

灵石庵介绍

两石间隙如线,目之通明,似无着处,旧传曾有人牵细线横割而过,以后试者,都无成功。馨陀石险如滚卵,却安稳如馨,亿栽未动,万劫不摇,为普陀胜景之绝。石上题有“馨陀石”、“金刚宝石”、“天下第一石”、“通灵”等字样,相传曹雪芹著《红楼梦》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原形就源于此。每逢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景色尤为壮奇。二龟听法石位于观音洞北,上龟回首引颈同伴,似嗔似恋,下龟昂首奋力,缘石而上,传说是龙王两龟,听观音说法不肯离去,被龙王定化成这般模样 。

灵石庵传说

相传,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路过此地,不慎将随身携带的仙螺宝石失落草从中。说来奇怪,仙螺坠地还俗,见风增高,竟以“一日长一千,十日撑破天”之势,骤然陡长。南海观音见势不妙,即奏玉帝:“凡尘怪石,日长千倍,若不制服,数日后即将冲破南天门。”玉帝闻奏大惊,为确保天庭平安,即差雷公神下凡征服。是日,风起云涌,天昏地暗,大雨滂沱,火蛇飞舞,霹雳一声,灵石腹部被迅雷劈出一个大洞,遂停止长大(高)。灵石庵 始建于南宋(1127—1279)时期,历史悠久,享有盛名。弃舟登山,石径踏之“通通”有声,像美妙的音乐,随着游人的脚步奏响。原来,丹霞地貌的石岩中含有碳酸盐,碳酸盐易溶于水,历经雨水的侵蚀,形成一个一个大小不一的空隙。人走在上面,就会发出不同的声响。石径两边,修竹林立,柳树婀娜,遮天蔽日,冬暖夏凉。来到半山腰,有一井泉水,清澈见底,掬一捧,吸一口,甜滋滋的。沁人心脾据说这井泉水有药用功效,能治眼疾,对青光眼、火眼、近视、老花、白内障等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绕过泉水,再上几级石阶,就到了灵石庵观音殿。
  庵殿庄严凝重,金碧辉煌,室内正厅右侧,有一摩岩石刻,系湘乡人朱伟刚惊羡这石窟之奇巍,欣然刻下“别有天”。同治《义宁州志》载:“崖结有庵,顶圆中空,状若悬馨,幽致可远尘嚣,高僧多隐于此,诚一方胜地也”。苏东坡曾来到这里,留下了“带水清,泉石透,中有高人自在居”的诗句。如今,高人已不再,香火却不减当年。当山外繁华与喧嚣同步、华灯与嘈杂并行的时候,身临其境,寄情于恬淡,纵情于山水,让人超凡脱俗、物我两忘。如您有心愿要实现,可求助于观音圣母成全您。每天来此的信男信女络绎不绝。

灵石庵位置

从大段水库乘渡船到灵石庵,大约需要二十分钟。船票40元每人。想赶时间的可以乘快艇。水库坝高约二十米,水面呈狭长形,宽约两三百米,长却望不到头。一眼看去,对面的山上葱葱茏茏,颇为秀丽。绿林中冒出几个硕大的奇石,其实应该叫做山,因为它起码跟普通的小山差不多大小了。相传毛主席当年秋收起义的时候曾在这个灵石庵中住过一段时间。下了船,沿着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往上走,迂回两三次已到上山的路口。买好香烛黄纸火柴就可以上山了。山下有座石母庙,先烧了香再上,半山有座凉亭,“聚仙亭”可供游人休息,走到半坡有一泉,玲珑小巧,中投无数硬币,旁香烛袅袅,再往上,就到了灵石庵的大门。进去时,需仰望,因为庵在巨石中,台阶陡直。不过只有三二十步,所以不甚累。灵石庵供观音,人人都说甚灵。烧香,求佛,抽签,到了寺院后的事都差不多。只是这里少了商业气,人质朴,感觉和外面美丽的风景一样怡人。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来灵石庵祭拜的人特别多,还有很多外地慕名而来的人们

灵石庵历史

一是说,玉皇大帝跟前有“八神仙”,铁拐李是“八洞神仙”中最喜欢云游的一个。一日他应吕洞宾之请,一路上,随着万道金光掠过一朵朵祥云,顷刻早临席间。他每行必荷杖携壶。这时,他放下手中的拐杖,发现杖上的葫芦没了。良久,他认定是行程匆匆可能丢失了。“小小葫芦算得了什么!还是喝我的酒去吧!”铁拐李的估计一点也不错,葫芦果然离杖下降给丢失了。
  话说这葫芦果然是仙家法宝,落地生根,迎风增大,时人见之,认为有“灵”,故称“灵石”。随着岁月的流逝,这葫芦越长越高,直冲霄汉。一日,玉皇大帝驾幸诸天,发现这葫芦天天增大升高,不觉大惊,于是马上传旨宣雷公电母,对他们说:“华夷中国偶生一怪石,随风增长,直冲云天,似此,大有冲破天庭之势。兹命二卿率领本部,速降凡尘,雷劈电烧,早平妖孽,无得怠慢。”雷公电母领旨,随即带领人马来到“灵石”生长的地方。按落云头,立即披发杖剑,西向“灵石”念念有词。顷刻阴云四起,飞沙走石,雷电交加,雷神挥动钢凿对准“灵石”轰隆一声,打下了后边一大片岩石,就回天庭复旨去了。从此“灵石”不但不再有“灵”,却变成了巍峨壮观的岩石尖了。
  另一说是:这石正面有一天然石门,进门有洞,高100米,宽50米,门径高大,宽敞明亮,隐身其间,虽滂沱大雨,不湿衣襟。明代建庵,塑观世音象于其中,由是长年香火不绝,四方闻名,有求必应,十分灵验,故改称灵石岩为灵石庵。
  以上两种说法,虽然是极其荒诞的传闻,但从实地观察,灵石生得上尖下大,既象葫芦又象悬钟,海拔1,040米,光秃陡峭,独具一格。解放前,曾在石前建僧房数十间,能容客僧百余人,每逢朔望之期,前往朝谒的,日高峰期竟达千人之多。遍及宜丰、修水、奉新、平江各个县。同治版《义宁州志》称:“崖结有庵,顶圆中空伏若悬钟,凿至可远尘嚣,高僧多隐于此,诚一方之胜地也”。它既是因庵出名,更主要的还是以它奇特的姿态吸引着人们。称它是“宁州八景”之一的天柱峰,就突出地表明了它奇特而优美的自然风貌。
  灵石庵东南以定江河相邻,西靠光相,北接芭蕉大队。这里奇峰罗列,怪石林立,就在这山石交错、美丽如画的山石丛中“灵石”拔地而起,高盖群峰,且左有顺告石(山尖),右有晒鞋尖(山尖),象侍卫一样,侍立两旁,定江河沿山脚蜿蜒北下,山水相映,愈显出迷人的魅力,无怪乎湘乡朱刚伟(国民党军十八帅五十四旅旅长)凿刻“别有天”于其间了。
  庵内有庞大的佛殿陈设。自明代兴建以来,屡经整修,规模之大是赣西北地区少有的。庵门两侧有王、马二元帅,正殿两侧有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正面有文殊,普贤观音等塑象。其中观音塑象高五米,宽三米,盘腿安坐,栩栩如生。
  遗憾的是,庵宇和佛像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仅存石窟供人瞻仰罢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