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白雀寺
首页  > 浙江  > 湖州  > 吴兴区   »  白雀寺景点介绍

白雀寺

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西父城遗址之上。白雀寺始建于后秦姚苌白雀年间(公元384—385年)。古人以白雀为瑞应的象征,白雀集而吉祥至。相传白雀年间白雀群集于父城故址——古槐之上,人们以为祥瑞而建起寺庙称白雀寺。
中文名
白雀寺
位    置
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
建立时间
后秦姚苌白雀年间
修建原因
以为祥瑞而建起寺庙

历史沿革

白雀寺所在的父城故址在春秋时代称城父。城父是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的封邑。太子建是楚庄王的曾孙。太子建守城父期间曾设庄王祠,四时祭祀,所以后人就将城父楚庄王祠视作楚庄王故宅。明《正德汝州志》载:“白雀寺在父城保,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株。”所谓异槐者,是说白雀寺中古槐高大,人们从中抽出一板,上密布雀形图案。白雀寺自十六国时期建成之后发展很快,成为汝州著名寺院。隋朝年间,大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都曾在白雀寺作佛教壁画。《画史》称:“展画汝州白雀寺。”展子虔历北齐、北周、隋,官至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展子虔善作佛教经典故事人物画,天下名寺皆有其画。世人誉为“展子虔画人物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开人物面部神采如生意,虔俱可为唐画之祖。”《贞观公私画史》载:“汝州白雀寺、江陵终圣寺、洛阳光严寺皆有董伯仁画。”董伯仁,汝南人,多才多艺,乡里号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中将军,与展子虔齐名,画遍天下名刹。时人评价说:“董与展皆天生纵任,亡所祖述,动笔形似,画外有情。”白雀寺历史悠久,自后秦至今,历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白雀寺规模宏大,见于史志记载的殿舍有水天王殿、陆天王殿、千佛阁、地藏王殿、监斋殿、六祖殿等。白雀寺文物丰富,据记载有北魏永平、武平年间造像碑;北齐天保四年、十年两碑碣。明代宝丰学者,曾任陕西延安府同知的白宏撰有《白雀寺辨》,考证辨析白雀寺的来龙去脉甚祥,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资料。清代中州著名学者李宏志著有《重修白雀寺殿记》,追溯白雀寺的发展变化更是详尽。据考证,楚庄王三女儿妙善(观世音菩萨化身)曾于白雀寺出家,后其父王火烧白雀寺,妙善逃离,在香山寺继续修行,终成正果。在白雀寺千余年久盛不衰的历史上,唐以前以白雀寺名,宋代称慈寿院,元明清仍名白雀寺。宝丰八景诗《白雀异槐》云:“品策群材独此槐,谁人白雀寺前栽。屈枝坠露低旋砌,繁叶藏云暖护苔。解古乾坤增气概,几因风雨长胚胎。清霄天籁闻丝竹。预兆来年有殿魁。”

今日白雀寺

今天的白雀寺,只要有幸光顾的,一目全览,门分前后。前大门正迎着火龙山,北大门紧临着庄王的金銮宝殿。前大殿、后大殿和中间的《大雄宝殿》将整个寺院分成三个天井。后大殿的左右又有三栋配殿。东有旁门,别开一院,此院为生活区。南大门东侧有三间东屋,乃寺院的警卫室,全天二十四小时负责寺内的治安保卫工作。进去南大门,两条南北甬路分别在前大殿和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各殿前均有一个很大的生铁铸成的焚香炉。殿与殿之间及四周广阔的天井空间可容数千香客和游人。终日游人和香客不断。每逢初一、十五日,前来朝拜的人们摩肩接踵。各大殿中往往挤得香客不能跪下焚香和祈祷。邑辖各地的文艺爱好者也常在初一、十五前来献艺。界时铜器社、腰鼓队、上了年岁的老年秧歌队,不同打扮的说唱团、小戏曲等名目繁多。游人也东一群,西一群地围在一起,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欣赏着各自喜欢的节目。这时的商人们也纷纷带着自己的货物到寺内外兜售。有看相算命的;有卖香表的;有卖餐饮的,有卖生活用品的;有卖玩具的;也有卖各种地方特产的;各色各样,琳琅满目。翟集醋厂生产的冯异米醋,是香客游人最关注的食品,他们回家的都要带上一瓶两瓶,或自用或送友,这样才感到来一趟白雀寺的满足和快乐。可在很久以前,白雀寺不称作“寺”,它实际是庄王称王以前的内宅。庄王称王以后,白雀寺北筹建了议商国家大事的金銮殿(现遗址尚存),庄王的起居多在金銮殿里,这里实际成了庄王三个女儿的住所。大皇姑和二皇姑相继出嫁,这里就成了三皇姑一人的住所,这就为她修行出家创造了一个清净的环境,虽时过境迁,朝更代替,志史少有记载,但世人口碑不断,孝庄王家世,当不为虚。至于三皇姑何时修成正果,列入仙班;她的内宅又是何时冠以“寺”字,老史难查,口碑亦无传闻,但有一点是可借鉴的。三皇姑的姑夫,就是道教的祖师爷,他和三皇姑是同时出家的。关于此事,我们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三皇姑少时聪明过人,很能随机应变。有一天祖师爷到庄王家做客,三皇姑见了问道:“你准备何时出家修行?”祖师爷说:“最近”。三皇姑又问:“你准备到哪里出家”?祖师爷说:“到香山去出家”。当时三皇姑出家的地点还没有定,听祖师爷这么一说,她眼珠子一转,心想香山的确是个好地方,我何不到香山寺出家,想到这里便说:“那地方我早都占下了”。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商定:“明天谁登上香山顶上,香山归谁”。第二天一早祖师爷先行登上山顶,看看四周无人,便将佩带的宝剑插在山头上,自己到四周观看地形去了。三皇姑登上山顶一看祖师爷的宝剑居山头插着,知道自己到的晚了,便心生一计,她将祖师爷的宝剑拔下,把自己的一只绣花鞋埋在土里,又把祖师爷的宝剑插在鞋内,用土封好,这才到山的其它地方转悠。当二人见面时各说各到得早。祖师爷说他到山顶时插下了一把宝剑,三皇姑说她到山顶时埋下了一只绣鞋。他们同行到山顶,祖师爷指着宝剑说“那是我的宝剑”。三皇姑说“我的绣鞋也在那里埋着哩,扒开出一看,宝剑正好插在绣鞋里。祖师爷无耐,只得离开香山到大龙山去。大龙山虽是龙地,但气数小,祖师爷上去一坐,把龙压尿了,祖师爷一看不行,又到擂鼓台,擂鼓台山是狮子地,祖师爷刚一坐下就把狮子压卧了,祖师爷一看不行,又到白顶岗,那里也不行,承受不了这位大神,接着祖师爷南下大顶山(即武当山),在那里立的祖成的佛,时至今日,祖师爷去过的这四个地方每年三月三日都有古刹大会。以此故事而论,只要查到祖师爷出家的时间,三皇姑出家的时间也就有了。可冠以“寺”名的时间就不好说了。

建筑特色

白雀寺是近几年在上级政府的督导下,通过各地香客出资,政府拨款,马庄村出地,才建成的南北长一百多米,东西宽八十余米的长方形寺院。建筑结构严紧,造形古朴典雅,院内宽敞,屋里明亮,周边环境宜人,是理想的拜佛、旅游、观光的处所。原寺院总体结构比现在的要大一些。说是“院”其实没有围墙。在现今寺院东南角的墙外,隔沟的耕地内有一栋三间坐北向南的关帝庙殿。关帝庙对面,即现在寺院去马庄村斜路南边的高阜处是用土堆起来的戏台子,所请的戏班子便利用这个土台子演戏,台子的前右方是三间火神庙殿。现寺院南门前靠东边距门口三十米左右处有一片圆椎形的秃顶墓表,那是姑姑坟;南门前靠西边距门口五十米左右有一片形如葫芦的墓表,此墓表有两个葫芦的,也有三个葫芦的,那是和尚坟。和尚坟的占地面积要比姑姑坟的占地面积大一倍多。前大殿的前面和东面是碑林,其它地方也有石碑但不集中,石碑高低不等,有两米多高的,也有一米左右的,还有一些高碑,它的上端不是圆弧形的,而是刻有龙凤图案的,非连体的石碑,另有两栋圆柱形六棱高三米左右的石柱碑,分立在现在南门处的两侧,碑身刻有对联类文字,柱碑上装有朝天兽。更有一块别致的长方形石碑,它是横放的,碑文是篆字。当时幼小的我是一点也看不懂的,它镶在两个雕有乌龟图形的石槽中。从前大殿到墓地是一大片柏树林,高数丈,粗二把、三把、四把不等,一旦刮风,柏树发出悠悠之声,听着十分吓人。前大殿的西北角墙外二米左右有一株千年古柏,世人传,该树的中心板上有百鸟图形,为此在清朝初年,树的中心板被南蛮子盗走。在现今的白雀寺北门靠东边,原先有一大间房子,建在距地面1.5米左右的高台上,房内有一横梁,一口口直径近一米的大铁钟就悬在这6个横梁上。这里说的教是寺院的主建筑,此外,在寺院的周边还有几十亩地,供居士和香客使用。下面写几句偏题的话:过往之事,很多的确无证可取。在大明万历二十五年七月,承德郎陕西西府通判邑人真予白钅宏撰写的《白雀寺修伽蓝殿记》中提到的:“汉明帝时佛始入中国,春秋无佛,安得神女为大悲菩萨乎”;照此说法,神女是在佛没入中国以前成为大悲菩萨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