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古城
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蕴涵出众多神奇的渔文化和渔风情,丰富而广博。尽管时代变迁,但徜徉在石浦老街中,依然可以玩味到明清建筑的丝丝风貌,渔贾文化的连绵气息。石浦渔港古城的主街,空间封闭连续,台阶高低曲折,封火墙沿巷跨街,层层递进。集江南古镇的古朴灵秀和山城渔港的蜿蜒多变于一体。
石浦渔港古城的中街是一条保留最为完整、古老、奇特、繁华的商贸街,渔商气息十分浓厚。中街建于明洪武年间,虽然它几经修缮,但仍保留着原有风貌,其内的每块石板,每一块砖瓦、每一个依稀可辨的商家店号,都会向游客诉说600余年的风风雨雨。中街用石板、石台阶铺设,依势镶嵌在山坡上,拾级而上,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门式封火墙有序地分隔,更显其独特特色。中街长不足250米的街道,布列着100余号的大小店铺,山珍海味、绵缎丝绸,钱庄当铺、烟馆0院、南北奇货、中药西药等应有具有,难怪当地民谚云:“中街石阶镶山坡、五道火墙天上挂、店铺商号密如麻,门前门后迎百舸”。
石浦古城保留完整的有4条总长1670米的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组成了古朴的石浦老街。
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石浦渔港古城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镇”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如果说渔港古城是一颗大树,那么分布在老街两旁新开发的十二个场馆就是长在这颗树上的叶子。
透过簌簌作响的片片叶子,久远的历史在游客耳边回荡。
古城街巷交错,屋檐错落有致,五座饱经沧桑的月洞门式的封火墙有序排列,是历史的见证,岁月的诉说。这里有蔡楚生、王人美、聂耳一行30多人拍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国际得奖片《渔光曲》时下榻的“金山旅馆”;这里有600余年的古城墙;这里有抗倭明官兵留下的“摩崖石刻”;这里更有热情、嘹亮又趣味无穷的渔家民俗文化……
深邃的渔文化底蕴、可歌可泣的海防文化遗存、红极一时的渔商文化根茎,是先民留给石浦的宝贵财富,三种文化在这里被赋予崭新的旅游文化价值。不拘泥于历史,也不拘泥于石浦,这是渔港古城的美丽所在。各具特色的14个景点分布在古城主要街道,都被赋予了新的寓意。
宏章绸庄:下层以展示昔日绸庄繁荣为主,通过海运码头卸货宏大场面,用模型较全面地反映了海上丝绸贸易在石浦的兴旺;上层别出心裁地用绸缎制作600余种,1000多个"中国扣"。蝴蝶传情、花好月圆、荣华富贵,一颗颗形象逼真的中国盘扣,仿佛看到了女孩子柔情不断似春水的心灵。
源生钱庄:下层为古时钱庄布置,由帐户、营业房、库房等组成,真实反映昔日钱庄营运
场面,展示主题为"钱眼里的趣话",通过造型漫画、文字等手法,幽默风趣地反映钱文化,给游人以轻松、回味、心灵相通的感受。
栽兴烟庄:功能布置为昔日吸食鸦片场所,下层展示烟具和贫民烟馆;上层展示旧时象片(罂粟)收割场景和雅致烟馆,从一个侧面反映吸食鸦片带来的恶果。整个馆的主题定位为“美丽的鲜花、死亡的陷阱”,警示人们远离-、关爱生命。
侍郎府:原为明代五朝重臣、刑部侍郎俞士吉的故居,除了展示俞士吉一生为官的主要功绩,还通过完整的明清朝服补子(胸前绣品)陈列,让游人对古代官品制度有一个感性了解。
亚洲飞人馆:为纪念柯受良不平凡的一生而建。
大皆-店:在老宅基础上依原样恢复的,其中许多实物仍是原来用品,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老传统的中药铺,仿佛使你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撮药看病的情景。杀鹿制药活灵活现,旧社会男女授受不清的陈规陋习,充分体现在"吊篮膏药"之中,让游客领略了不一样的"大宅门"药文化。
耕海牧渔馆:展示的是渔民劳作文化,用实景反映捕鱼捉蟹的技巧,颇有趣味性,展示千百年前的鱼骨和现代的捕捞及养殖、海螺等景象,是众多作业中最具特色的景点。另外还有渔民信奉的寺庙、当铺以及展示现代象山工艺品的艺苑等都别具一格,使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还有港城沧桑,耕海牧渔,瓮城,关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