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浦大桥

南浦大桥(Nanpu Bridge)是中国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黄浦江水道之上,为上海内环高速架路组成部分之一。南浦大桥始建于1988年,于1991年11月19日工程竣工,于1991年12月1日通车运营。南浦大桥西起鲁班路立交,上跨黄浦江水道,南至张江立交;线路全长8364米、主桥全长836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总造价8.2亿人民币。
- 中文名
- 南浦大桥
- 外文名
- Nanpu Bridge
- 始建时间
- 1988年
- 投用时间
- 1991年12月1日
- 类 型
- 斜拉桥、特大桥、公路桥
- 长 度
- 8364米
- 宽 度
- 30.35米
- 车道设置
- 双向六车道
- 设计速度
- 60千米/小时
- 起止位置
- 张江立交、鲁班路立交
- 所属地区
- 中国上海市
- 途经线路
- 上海内环高速架路
- 管理机构
- 上海黄浦区交通管理局
建设历程
1988年初,原上海市建委召开了会议,决定自主建设南浦大桥。1988年12月25日,南浦大桥动工建设。1990年7月,南浦大桥进行主桥钢梁架设。1991年6月8日,南浦大桥主桥迭合梁钢梁合龙。1991年11月19日,南浦大桥建设完成;同年12月1日,南浦大桥通车运营。2015年4月18日,南浦大桥实行双向封闭,对桥梁进行检测工程。2018年9月,为迎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南浦大桥进行涂装工程。桥梁位置
南浦大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南市区南码头,全路段为上海内环高速架路;主桥纵跨黄浦江水道,距下游苏州河口5千米,距下游杨浦大桥11千米,距上游徐浦大桥10.2千米;该桥西起鲁班路立交,南至张江立交,浦西引桥衔接中山南路和陆家洪路,浦东引桥向东直通杨高路并与浦东南路相连。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 整体布局
- 设计理念
- 设计特点
设计参数
南浦大桥全长8364米,主桥全长836米,采用“40.5+76.5+94.5+423+94.5+76.5+40.5”跨径布置,宽30.35米,设6条机动车道,两侧各设2米宽观光人行道;桥塔高155米,塔至锚碇的距离171米,塔至辅助灯的距离为94.5米,桥塔两侧各设22对钢索,塔座基础直径914毫米,深达50余米;大桥引桥全长7500米,其中浦西引桥3754米,浦东引桥3746米,引桥上坡最大坡度为4%,下坡最大坡度为3.5%,日通行能力可达4.5至5万辆机动车;大桥主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备设施
- 灯光设施
- 观光设施
- 监控设备
运营情况
- 票价票制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南浦大桥在设计方面,对叠合梁斜拉桥的徐变和收缩理论进行了深人研究,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在斜拉桥尾部和跨中增设了纵横向预应力钢索; 设计了新型焊接在工型钢主梁外侧的锚固箱;采用了预制板面层钢筋互焊与微膨胀混凝土灌缝;在岸跨设置辅助墩以减少塔根弯矩、塔身变形和中跨挠度一半。在施工技术方面,悬臂拼装采用临时三角架悬吊工艺和在未形成叠合梁前对横梁实行反顶进行应力调整,在当时国际上均属首次,并采用多项施 工新技术,利用温降精确地实现了无强迫合龙,创造了两年零三百二十天建成大桥的国际先进施工速度。在科研方面,在中国国内首次对大桥的抗风性能进行了系统全过程的风洞模型试验和完整的理论分析,首次提出考虑约束扭转刚度的三梁式动力分析模型和抗震分析软件。荣誉表彰
文化特色
- 建筑标志
- 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