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旭门

承旭门楼高11.5米,东西长8米,南北宽8.75米,总建筑面积70平方米。基座平面呈长方型,青砖砌筑,中有一东西走向的拱形门洞,为横木过梁式,向城外的一面起圆形券拱,面约为一尺处为双福总管亲笔题写的匾额。楷书阴刻“承旭门”三个大字。意为面临东方初开旭日之意。匾上是女墙,在青砖基座上是一座木结构单檐歇山式楼阁,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中间辟有小阁,周装木雕花格扇,栋梁门饰有彩绘,楼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正脊两端鸱吻高驻,垂脊和戗脊上蹲琉璃瑞兽,整座建筑堪称工艺精湛,雄关虎踞。
- 中文名
- 承旭门
- 楼 高
- 11.5米
- 东西长
- 8米
- 南北宽
- 8.75米
景点简介
承旭门是双城比较古老的一座门楼,清同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868年,时任双城堡总管的双福监督,重修双城堡城墙。增建起四座门楼,东有承旭门、西有承恩门、南有永和门,北有永治门。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仅存老百姓俗称:“东门”的承旭门一座。这座承旭门楼高11.5米,东西长8米,南北宽8.75米,总建筑面积70平方米。基座平面呈长方型,青砖砌筑,中有一东西走向的拱形门洞,为横木过梁式,向城外的一面起圆形券拱,面约为一尺处为双福总管亲笔题写的匾额。楷书阴刻“承旭门”三个大字。意为面临东方初开旭日之意。匾上是女墙,在青砖基座上是一座木结构单檐歇山式楼阁,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中间辟有小阁,周装木雕花格扇,栋梁门饰有彩绘,楼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正脊两端鸱吻高驻,垂脊和戗脊上蹲琉璃瑞兽,整座建筑堪称工艺精湛,雄关虎踞。重修承旭门
但由于它年久失修,承旭门楼也曾一度面目全非1979年,双城县政府拨款进行修葺,复了本来面目,后又定为双城市级文保单位。门楼下,左右各筑起连接式钢筋水泥结构护城河桥一座,双城市内的下水都要通过这里排出,从门楼的背面看有一通承旭门碑志,详细记载着修建门楼的经过。大门洞的南北墙有两个小洞,老百姓每逢初一、十五(平时也有人)到这里烧香,为的是保佑自己出门办事顺利,或家庭和睦平安。往门楼上看,仍是画栋雕梁,飞檐斗拱,琉璃瓦阁,面貌一新,翘首下悬挂着铸铁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咚悦耳,游人络绎不绝。每天早、晚都有很多老人、儿童在这里散步锻炼。承旭门为古堡双城增色不少,双城市的市徽即以此为标志。- 江汉区 1中山公园
- 武汉 2磨山
- 江岸区 3吉庆街
- 武昌区 4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 武昌区 5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 黄陂区 6木兰天池
- 汉阳区 7古琴台
- 江汉区 8武汉江汉关大楼
- 江岸区 9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 江夏区 10湖泗瓷窑址群
- 黄陂区 11大余湾
- 黄陂区 12盘龙城遗址
- 武昌区 13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武汉 14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 黄陂区 15云雾山
- 江汉区 16武汉中山公园
- 蔡甸区 17武汉九真山
- 黄陂区 18木兰山
- 汉阳区 19月湖
- 武昌区 20武汉长江大桥
- 武昌区 21湖北省博物馆
- 黄陂区 22木兰湖
- 黄陂区 23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 江夏区 24槐山矶驳岸
- 江夏区 25明楚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