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庐山瀑布
首页  > 江西  > 九江  > 芦山   »  庐山瀑布景点介绍

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布飞泻。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为人熟知,名扬天下。
中文名称
庐山瀑布
外文名称
Lushan Waterfall
地理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级别
AAAAA级
门票价格
180.00元(旺季);135.00元(淡季)
著名景点
三叠泉
秀峰瀑布
开先瀑布
黄龙潭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江西省九江市
建议游玩时长
2-3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可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庐山瀑布主要指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部分景点包含在庐山风景区通票内。庐山风景区通票:旺季(4月1日~11月31日):180.00元;淡季(12月1日~3月31日):120.00元三叠泉瀑布:64.00元石门涧瀑布:52.00元

开放时间

庐山风景区:全天开放三叠泉瀑布:07:00~18:00石门涧瀑布:09:00~17:00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以夏季最佳。但夏季也是庐山的旅游旺季,游人会特别多,消费也会高出许多。

交通信息

飞机(已经停航)离庐山最近的庐山机场位于九江县内,距市区33公里,距庐山南山门仅9.8公里。庐山机场较小,现已开通九江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航线。到达机场后可选择乘航班车到九江市区,航班车从庐山机场经昌九高速直达九江民航售票处,航班出发前两小时和到达机场后半小时均有航班车到达市区和机场,16元/人。到达九江民航售票处后再前往长途汽车站乘汽车前往庐山景区。如果不愿意去市区倒车,还可以直接打车去庐山,费用一般在70元到100元间。游客也可以选择先乘飞机到南昌机场再转车前往庐山。火车庐山周围有九江站、庐山站、南昌站等铁路始终点站。游客如果先到南昌的话,可选择动车或普通列车至九江,动车52分钟,普通车大约1小时30分钟。到达九江火车站后,建议先坐公交到九江长途汽车站,然后再乘坐汽车前往庐山。站前有公交车101、102、105路到长途汽车站。庐山火车站位于九江县沙河镇,距真正的庐山还有40多公里路程。到达庐山火车站后,有直接上山进景区的汽车:12元/人 ,正常情况下发车后40分钟可以到达景区门口,不过庐山站的汽车班次间隔时间久。客车九江长途汽车站有上山的中巴、大巴,基本上半小时一趟,其中中巴是14座位的,流水班车,坐满即走,票价15.5元。另外、南昌长途汽车站每天有开往庐山班车,其中早上8:25有一班中巴上山,旅游旺季增加班次,上山票价36元。

主要景点

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等组成,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瀑布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气势磅礴,雄伟壮美。

三叠泉

“五老峰北磋峨巅,龙泉三迭来自天。”这里所指的便是庐山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三叠泉瀑布了。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盘石上,形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在《纪游集》中,曾辽样描写三叠泉:“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三叠泉瀑布素称“庐山第一奇观”,故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然而,三叠泉瀑布的发现,在庐山众多的瀑布中,是比较晚的。直至宋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始被一个砍樵人发现,当时朱熹正在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听说三叠泉之奇景,梦寐不忘,可年老多病,无法亲自观赏,便请人画三叠泉瀑布图给自己欣赏,仍然感到非常惋惜,不禁叹曰:“未能一其下以快心目。”更令人遗憾的是曾写出“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太白读书堂中隐居半年,而太白读书堂就在屏风迭上,屏风迭下便是三叠泉瀑布跌落的九迭谷,然而,李白却一直没有发现,否则又该留下传世之杰作了。游人前去观赏三叠泉瀑布,既可以由牯岭街至五老峰傍的“青莲寺茶场”,再循涧至屏风迭,由上向下俯视三叠泉瀑布,亦可从五老峰山麓的东风乡帅家村,涉行10余里山径涧溪,过玉川门,再登铁壁峰,直至悬崖僻径的塘塍纤,由下向上仰观三叠泉瀑布。当然,俯视使人有凌虚而飘飘然之感,仰观则具有气势磅礴之豪壮感。游客于铁壁峰昂首遥望,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宛若白鹭群飞,雪浪翻流,又如鲛绡万幅,抖悬长空,万斛明珠,九天抛洒。远踞数十步外山崖之上的观瀑者,目睹此景,虽衣履脸发为谷风吹落的水雾尽湿,仍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亦许他们想品评一番,然瀑布轰然落潭之声,使对坐说话,语不相闻。转眼之间,瀑布又经两次折叠,直泻谷底之龙潭中,出龙潭后,水流沿山涧继续流向下游山壑之中。描写三叠泉瀑布之美的游记文字甚多,而以清嘉靖年间进士王世懋的《游五老三叠开先瀑部记》最为著名。其文写道:“涧逐山止,而三叠泉从山南最高处冉冉旋空而降。初级如云如絮,喷薄吞吐,流注大盘石上,水石冲激,乃始潆洄作态,珠迸玉碎。复注二级石上,汇为巨流,悬崖直下龙潭;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散入山足,森然四垂,涌若沸汤,奔若跳鹭,其声则蕴隆之候,风掀电驰,霆震四击,轰轰不绝,又如昆阳、巨鹿之战,万人鸣鼓,瓦缶相应;真天下第一伟观也。······”的确,那飞流而下的三叠泉瀑布,前来观赏的游人无不为之倾倒,流连忘返。诗人歌咏三叠泉瀑布的佳作,更是不胜枚举。“九叠峰头一道泉,分明来去与云连。几人竞裳飞流胜,今日方知至味全。”自宋以来,诗家名流,竞相前来观瀑,留下多少吟咏三叠泉的诗篇!有云“激石成三叠,驱云到四溟”的,有云“无人知此胜,来往水精灵”的。刘过的《三叠泉歌》作了这样的描写:“初疑雪崩涌天谷,翻若雷奔下岩宿。散为飞(P60)轻烟,垂似银丝贯珠玉。随风变态尽难名,观者同骇心与目······我欲揽之作玉虹,笑骑挥斥绕太空,穷源直到天河东。”它写出了三叠泉的胜状,读来令人遐想无穷。相比之下,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长诗,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详细地描写出了三叠泉瀑布的磅礴气势。元代诗人兼书画家赵孟頫作《水帘泉诗》,更描述了三叠泉瀑布的月夜之美景,读来感到充满诗情画意。游览三叠泉,还可观赏九叠屏。九叠屏又名屏风叠,因山如屏风,九叠而成得其名,又因铁色壁立,似裂云制锦,故称之为屏风叠尽。当年李白曾隐居于此,如他所云的那样:“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的确,“匡山云锦九叠之胜神所栖,界天绝壁云为梯”。在距三叠泉瀑布数里,有一涧名“相思涧”,相传汉武帝下长江,登匡庐,曾临涧筑“羽章馆”。此后,唐朝宰相李林甫之女李女贞来此修道,大诗人李白在李女贞来庐山修道时,曾感慨赋诗曰:“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策玉鞭。”后来,李女贞在相思涧傍的咏真洞中,修炼成仙,便骑鹤而去,至今仍流传着关于咏真洞天的神话,游人还可在深涧的一块大石头上看到“咏真洞天”四个大字。从三叠泉瀑布的观瀑亭处,绕道下行,可寻觅观音洞,洞旁镌有邓旭所书“竹影疑踪”四字。相传此处是仙人洞内的竹林寺后门。自从竹林寺隐去后,多少人只见其影而不见其门。其中有一个砍樵人,无意中发现了一片竹叶沿山泉逆流而上,感到非常惊奇,于是便追踪溯源而上,不知不觉就进入了刻有“竹影疑踪”四字的洞中。进入洞中,他看完和尚走了一盘棋,出洞后,便再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家,方知“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了。

秀峰瀑布

古人云:“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秀峰,坐落在庐山南麓的星子县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景色十分迷人。秀峰之美,在于瀑秀、潭秀、峡秀、水秀,诸秀汇聚,各施其妍。从归宗寺驱车5公里,便可至秀峰风景区。所谓秀峰,实际上是香炉、双剑、文殊、鹤鸣、狮子、龟背、姊妹诸峰的总称。著名的庐山开先瀑布就在鹤鸣、龟背二峰之间,它是同源异流的东西两瀑。东瀑自鹤鸣、龟背两峰之间奔流而出,由于受到两崖窄隘迫束,瀑布跌落过程中,水流散开,形若马尾。故名马尾瀑。西瀑自黄岩山巅倾泻下来,跌落在双剑峰顶的大龙潭中,再绕出双剑峰东,缘崖悬挂数百丈,名黄岩瀑,渐与马尾瀑合流经青玉峡狂奔至龙潭中。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就是描绘这里的瀑布景观。

开先瀑布

气势宏伟的开先两瀑中,西瀑黄岩瀑更为壮观。黄岩瀑,又名瀑布水,它在枯水季节成为涓涓细流,形如一线从崖顶垂落下来;而到洪水季节,雨水充沛,溪水水流大增,那瀑布水便如玉龙天降,银汉倒悬,奔腾而下。在阳光里,瀑布水面泛着银光点点,蔚为壮观。那瀑布水跌落过程中,溅激起的无数水花雨雾,则经山风吹拂,化为阵阵烟云,随风飘入云际。相传当年李白在庐山隐居时,每当春夏丰水时节,便登峰观瀑,于是李白将庐山瀑布写得那么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另一首咏瀑诗,是元代文学家杨维祯写的《庐山瀑布谣》,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庐山瀑布描绘的绚丽多姿。开先瀑布之美,还在于其山下左右、四周的景色均十分优美秀丽,正是这种秀美的环境,才扒开先瀑布衬托得更加妩媚娇娆。开先瀑布之上端,是秀峰簇簇,各具特色。有“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诗人们这样吟颂它:“香炉一绝峰,时生旦暮烟”,“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香炉峰面对的双剑峰,它宛若双把利剑,嵌插在群峰之间,唐朝江州隐士来鹄,曾借此抒怀: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殆应农田满人间。鹤鸣峰则形如仰鹤,又有传说“尝有鹤栖鸣”,当然是“不见山头夜鹤鸣,空遗山下瀑布声”了。狮子峰,形态险恶,朱熹当年有诗云:石骨苔衣虽赋形,蹲空独逞惑狰狞。威尊石兽终何用,谁解当年吼一声。至于姊妹峰,则娟娟并坐,美丽动人。据说这与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有关。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鄱阳湖上有两个俊俏的渔家姊妹,她们每天出来在鄱阳湖上打渔,又常常为秀峰一带的美景所迷住,结果什么鱼都没有打捞上。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姊妹俩决定要去秀峰游玩一番。来到秀峰脚下,姊妹俩解衣在玉真仙女曾沐过浴的浴仙池中嬉戏沐浴,又在龙潭的旁边,对水梳妆打扮,然后贪婪地喝了几大口龙井水,便沿青玉峡攀登萝登山,心想登上双剑峰,采下那峰顶之上的龙池中仙女栽种的玉莲,送给打渔的乡亲们吃。可姊妹俩一见到这泉瀑争鸣,百花盛开,蜂蝶忙碌的美景,不禁忘情地游玩起来,终于误入仙山,被玉真仙女收留作为徒弟。虽然在仙境之中,生活得舒服自在,但日久天长,姊妹俩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打渔的乡亲们,于是羽化成联袂偕归的两峰,这就是现在的姊妹峰。站在鄱阳湖畔,远远望去,恰似朝鄱阳湖奔来的姊妹俩。开先瀑布的下面,有一峡一潭,峡名青玉峡,潭曰龙潭。龙潭之水,为开先东西两瀑跌落汇流而成,故有“劈开青玉峡,飞出双白龙”之说。青玉峡景色奇秀,其间依山临涧的漱玉亭,是游客观瀑听泉的最佳处。苏东坡曾题有《青玉峡漱玉亭》一诗。青玉峡与龙潭,三面比例,崖危岩巉。这里摩崖石刻,不胜其数。其中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青玉峡”以及“庐山”、“龙虎”、“洗心”、“风泉云壑”、“濯缨洗耳”、“直泻银河”、“今古奇观”、“星汉分流”等等多处字刻。真是“龙潭方丈地,大小古贤镌。注破无名石,凿穿有骨泉”。青玉峡丛林中,原有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秀峰寺。始建于南唐,相传南唐中主李璟曾筑台在此读书,当时秀峰寺成为开先寺,大概开先瀑布之名有此而得。若从秀峰寺沿西北方向的山径向上攀登5华里左右,便可抵达黄岩山。这里山深谷幽,游人罕至,景色特别美妙。每当烟雨初霁之时,山光敛翠,云壑碧染,使人不禁如入仙境,流连忘返。若再兴致,可向南攀登文殊峰。登上文殊峰顶再举目环望,秀丽群峰,尽入眼底。鄱阳湖水,烟波浩淼,帆影点点,亦在脚下。

石门涧

石门涧瀑布,位于天池山与铁船峰之间,它是庐山瀑布群中最早被录入史册的古泉。2000多年前的《后汉地理志》中记载道:“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亦有记载:“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耸,其状若门。”又据《桑纪》云:“石门者,天池、铁船二山,并峙如门也。”看来石门涧瀑布的发现,要比三叠泉瀑布早好多年。游人若从山下前往石门涧瀑布,可由东林寺沿公路西行约3华里到赛阳桥,再从小道折向庐山水电厂二级发电站,然后顺山涧探路前行,便可抵石门涧瀑布。另一路线是从山顶龙首崖至清凉台下行,缘当年徐霞客穿涧登山的百丈梯险道攀崖而下,亦可抵达石门涧瀑布。游人从山麓之文殊寺旧址处,便可抬头望见一幅雄奇图画:一边铁船峰,叠壁千仞;一边天池山,削崖万丈,两峰并峙如门,石门涧瀑布如深涧中一匹白马,奔腾破门二处,声震数里之外。然而要沿涧谷走到石门涧瀑布,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从涧谷上攀,山势渐险,一路多巨石挡道,时上时下,时走时爬,没有一定的体力,大概是难以通过。尤其是到石门坎时,那两崖之间仅存一条细细的缝隙,游客侧身方能通过。而一旦通过石门坎,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外一幅奇美的景象:这里清泉奏乐,山花怒放,高山之下有积水湖,湖底乱石纷杂,阳光映照下,波动影移,仿佛一条条摆尾摇动的游鱼。湖边有“钓鱼崖”送礼,钓鱼崖旁又有一块巨大的磐石,石上有“石门涧”三个大字,这里相传是东林寺僧侣送龙饭中途息憩的地方。当年慧远和尚游览石门涧瀑布时,亦常在此地稍坐,静观山色瀑景之美。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涉涧寻访慧远之遗迹时,亦登临此大磐石,并作一首咏石门涧的五言诗:《游石门涧》从钓鱼崖再登山而上,道路越走越崎岖不平,好不容易攀上一悬崖绝壁,哪想到峡谷变得更加险P66。这里是庐山的西南大断层经过处,峡谷深达几百米,而两边奇峰迭宕,壁削千仞。桅杆峰与童子崖如剑插天而立,使人感到前途有奇瀑,道路太艰难,游人鼓足劲越过桅杆峰和童子崖后,方见一条阔30余米的白练,翻崖飘落,坠入碧龙潭中。此时再观石门涧瀑布,那团团腾起的烟雾,在阳光里形成一道道若隐若现的七彩霓虹,更为奇壮的石门涧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秀色。若游人再走近瀑布,从下而上仰视石门涧瀑布,其状似玉龙从天而降,喷吐着阵阵烟雾,万千银珠,打得由人满身潮湿,双眼难睁,只是一片迷蒙浑沌;瀑布击石发出的轰轰声响,又如雷鸣过顶,让人听之惊心动魄。翘首仰望,四周万仞石城,壁垒深严,再看天池山,巉岩万状,龙首崖,亦非苍龙昂首,而是飞向苍穹。文殊岩奇松倒悬,蔚为奇观。石门涧瀑布的奇壮景观,吸引了无数诗人来赋诗歌咏。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用“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来形容石门涧瀑布。袁枚则在观瀑后,写下了“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费笙匏”、“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等诗句,来赞美石门涧瀑布。由于石门涧瀑布发现较早,有些人认为它可算是庐山的第一瀑,并赞之为庐山瀑布群中的最佳者,看来亦不无道理。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在庐山三宝树风景区,有着匡庐瀑布群中以秀美纤柔为其特色的两个瀑布——黄龙潭瀑布和乌龙潭瀑布。从三宝树到黄龙潭瀑布,只有很短的距离。只见一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岩石层迭,四周草木茂盛,一条瀑布从十几米高的崖上跌下,发出阵阵悦耳动听的击水声,瀑布跌落潭中,稍坐停积,继而又在石缝之中蜿蜒流淌,奔向下游。黄龙潭瀑布以秀、幽见长,大概不是正午时分,黄龙潭瀑布是不太会受到阳光照射的,因此,潭边瀑下之石块崖壁上,青苔遍布,把小涧打扮得一片绿色,衬托着飞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黄龙潭显得格外幽静、深秀和清凉。另外,黄龙潭瀑布旁边还有一些石刻。从黄龙潭瀑布向下走上几百米,然后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会儿就可到达乌龙潭瀑布。只见瀑布从几块巨石中夺路冲出,分成三股,只有数米高,然而姿态十分优美。那一股股水流,跌落水中,发出婉转悠扬的乐音;那乌龙潭水,清澈透明,惹人喜爱。游人至此,不禁会体会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含意。关于黄龙潭、乌龙潭两瀑,民间流传着一个黄龙和白龙的神话故事:三宝树风景区中有黄龙寺遗址。相传此寺为高僧彻空为降伏黄龙潭中的黄龙而建造的。当时黄龙潭中潜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时常乱发脾气,搅得山洪暴发,淹没良田,百姓遭灾,然而又潜于崖陡潭深的黄龙潭中。这样,黄龙的所作所为,已使下游地区常受洪涝之苦。后来,高僧彻空禅师云游至此,听说竟有如此为非作歹之黄龙,便以佛家之普渡众生教义,驯服了这条黄龙。黄龙归善后,它的后代便化为群蛟,再次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彻空禅师见此情景,便敲响神钟,群蛟闻钟声而惊逃。为了彻底降服群蛟,造福黎民,彻空禅师便在离黄龙潭不远处,修建了黄龙寺,以镇群蛟,并在黄龙寺赐经亭旁掘下制龙洞,将神钟倒扣洞中,这样便降伏了群蛟孽龙,故三宝树附近有一块巨石,上刻“降龙”两字,这就是那口神钟所化的“降龙石”。数百年过后,彻空禅师早已归西天,所降群龙亦已大多归正,唯有红黑二龙,恶性不该,仍常常化作红黑二云冲天而起,凌空鏖战,搅得周天昏暗,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两条孽龙激战所经之地,树木连根拔起,农舍不剩片瓦,惟有彻空禅师所建的黄龙寺藏经图依旧岿然不动,赐经亭、三宝树完好无损。而在黄龙潭不远处的乌龙潭中,却藏着一条温驯善良的白龙,那白龙不仅不像黄龙那样性格暴烈,兴风作雨,祸害百姓,反而时常给东林寺慧远和尚和当地黎民百姓带来许多方便。大旱日子白龙便喷云吐雾,普降甘霖,滋润禾苗,造福众生。大涝时节,白龙又吸水排涝,不使洪水淹没农田,危害农舍,故白龙受到东林寺众僧和周围百姓的喜爱和崇拜。为了表示这谢忱和敬意,百姓在每年6月初,采集百果,送来菜饭,投入潭中,祭祀神龙。这种活动当地群众就称为送龙饭。据说,龙饭必须送到乌龙潭之中,否则即使放在离潭很近的石头上,白龙亦不会来领情的。多少年,白龙一直在乌龙潭中修身养性,造福生灵。那分成数股的乌龙潭瀑布,终年流淌不息,昼夜伴随着白龙。就这样,乌龙潭与乌龙潭瀑布形成了。人们每每游览到此,不仅为这里的妩媚秀色所吸引,亦为这里流传如此优美动人的传说,而良久徘徊,流连忘返。现代园林建筑专家,诗人陈从周教授游览庐山黄龙弹和乌龙潭瀑布后,曾作《观龙潭瀑》诗一首。

王家坡

游人从九江驱车上庐山,行至山北公路小天池旁,向南俯视,可见一“U”型平坦大谷地,这便是莲花谷。当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提出庐山存在冰川遗迹时,就认为莲花谷是一个最典型的冰川谷地,一万多年前的第四纪冰川就在此谷地形成发育,冰川沿莲花谷而下,直抵鄱阳湖畔的鞋山,游人站在公路旁眺望鄱阳湖中,还可见一孤山形若鞋子,这便是当年冰川的遗迹。莲花谷之南侧便是王家坡双瀑的位置所在。游人前往观赏必须徒步攀登数里崎岖山路,才能抵达王家坡双瀑。初闻双瀑之声,已觉悠扬悦耳,再观双瀑之景,更觉妩媚可爱。翠竹绿林掩映之中的王家坡双瀑,它不像匡庐之三叠泉瀑布、石门涧瀑布那么雄壮威风,气势磅礴,而像两只比翼双飞的恋鸟,双双跳跃在山涧之中,倾泻在碧龙潭里。碧龙潭水,晶莹洁净,水流缓慢,中央较深,边缘稍浅,环潭四周,竹影婆娑,绿树扶疏,怪石嶙峋,奇峰耸立,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天然游泳池。潭中横卧一块巨石,名太平石,石上镌刻由“碧龙潭”三字,石面平整,可容坐数十人,游人仰卧在太平石上,可饱览四周风光。静听空山幽泉,水声悠扬;又闻瀑布击水,声若银瓶乍裂,水浆迸溅;再细细搜寻,山风吹过竹林,送来一阵阵悦耳的沙沙响声;有时山谷之中,还会夹杂着各种会歌唱的昆虫的啾啾叫声;此时的碧龙潭,仿佛成了一个天然舞池,游人尽可在大自然如此丰富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在舞池中翩然起舞,大概可称之为真正的“水上芭蕾”了。若游人还有余兴,可再攀过双瀑崖壁,绝壁之上亦有一番别样天地。只见又一瀑布妖娇折泻,在山风的吹拂下,化为缕缕银丝,朵朵雨花,飘飘袅袅洒落于潭中。潭中水清见底,乱石遍布,有圆有方,有凹有凸,有正有斜,姿态万千,煞是可爱。仰望群峰肃立,当中缝隙钟,露出一线天色;俯视山泉溪瀑,水流时缓时急,似乎伴有明快的节奏;东眺鄱阳一湖,碧波万顷,帆影点点;西观翠竹林中,奇花异草,丰美绚丽,修竹万竿,沙沙作声。的确,王家坡双瀑并不是以三叠泉瀑布般磅礴的气势令游人折服,而是以其梦幻般的深秀柔静之美,使人沉醉,迷恋。

玉帘泉

驱车从庐山南麓栗里出发东行约5公里,抵达归宗寺遗址,抬头望见金轮峰,直插云天,石镜峰拔地而起,其上的悬崖间,便是那“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玉帘泉瀑布。“玉帘铺水半天垂”,玉帘泉瀑布高达数百丈,阔有八、九丈,远远望去,真如一幕玉珠水晶串成的垂帘。玉帘泉与庐山瀑布群中的其他瀑布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并不像石门涧瀑布那样水势汹涌,声响吓人,亦不像乌龙潭瀑布那样玲珑妩媚,婉转流淌,而是属于那种数尺之上尚是水,数尺之下全是烟的瀑布。玉帘泉瀑布在半空之中,便化为缕缕散丝,阵阵烟雾,因风作态,随意飘扬。阳光照射下,霓虹隐现,玉帘变成五彩珠帘,跌入潭中,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瀑声清脆悦耳。此番景色,不禁使人联想起著名的雁荡大龙湫瀑布来了,相比之下,玉帘泉瀑布别有一番妩媚柔姿,惹人爱怜。昼夜流淌的玉帘泉瀑布,似乎还向游人诉说一个久远而美丽的传说:相传在玉帘泉发源的石镜峰顶上,有枚锃亮明净的圆石,石面平滑如镜,可照见游人须发,这块圆石,便是玉真仙子用来梳妆打扮的宝鉴变来的。有一天,玉真仙子将宝鉴悬挂在石镜峰顶上对镜梳妆,那知镜中竟映出山南群峰迭嶂,清溪泉瀑,玉真仙子喜出望外,便迅速唤来其他众仙子共观赏镜中之美景,可那知一瞬间功夫,宝鉴不复存在,变成了一块圆石嵌在山崖之上。当地群众因此将这座嵌有宝鉴的山峰,取名为石镜峰。从此,石镜峰声名大震,各地名流高僧纷至沓来,李白、王羲之等亦曾到此游过。今日玉帘泉瀑布之下的深潭旁边,有一个天然石洞,可容10余人。洞口有石屋残迹,传说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读书习字,那轻盈漫洒的玉帘泉水飘下而汇成于美丽的石镜溪,宋代诗人王十朋有《石镜溪》诗赞曰:山上有镜石为台,云雾深藏未肯开。别有一溪清似镜,不须人为拂尘埃。溪流中有段养鹅池,王羲之当年曾在此放养群鹅,以此为乐。王羲之每天在溪边池畔留连,细细观察着群鹅戏水之千姿百态,大概想从中悟出书学之道。有时还依照鹅在戏水的动人姿态,画上几幅栩栩如生的群鹅戏水图。那知白鹅跃出画面,凌空飞天而去。于是放鹅洞之名由此得来,洞中据说还有一个斗大的“鵞”字,为王羲之亲笔所书,近代有人还说在草丛苔壁中,发现了斑驳难辨的“鵞”字,弄得后来的游人,每到此洞便四处寻觅。其实,这字今已不复存在了。此外,在玉帘泉瀑布风景区,还流传着杏林春暖,复生松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历史发展

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为人熟知,名扬天下。庐山瀑布历史悠久,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已成千古绝唱。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旧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故得名三叠泉瀑布。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但见全长近百米的白练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白练悬挂于空中,三叠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而在水流飞溅中,远隔十几米仍觉湿意扑面。

地理位置

庐山瀑布位于庐山,庐山为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

自然气候

庐山瀑布所处之地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为赣、皖、鄂三省交界之处,是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左右。

庐山文化

据考证,庐山之名,早在周朝就有了。古人对千里平川上竟突兀出一座如此高耸秀美的庐山,山上又有众多的瀑布溪流,曾感到迷惑不解。于是,就编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解释庐山及其泉瀑的来历,其中秦始皇赶山塞海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自古就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誉。要望“庐山瀑布”,就要登庐山山南的“秀峰”。进入景区,古木参天,路旁溪水流淌,一股清凉之意扑面而来。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香炉峰如紫烟缭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峰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在秀峰景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属李白所赞叹的庐山瀑布。走到瀑底,抬头仰望,瀑布从高耸入去的山顶直泻而下,时而大股水流轰然作响,坠落瀑底潭中;时而轻歌漫舞,朵朵银珠撒向水中,偶尔随着一阵清风飘向脸頬,清凉之意沁入心底。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就是描绘这里的瀑布景观。”一边欣赏着壮丽的景色,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大家好似有种回到过去,与李白一同“望庐山瀑布”之感,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庐山瀑布多姿多彩,景色迷人。唐朝诗人张九龄在湖口望庐山瀑布,便吟诗一首,流传至今。诗曰: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庐山瀑布群的主要瀑布有: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

神话传说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相传秦始皇在为自己建造陵墓的过程中,曾得到一根威力无穷的神鞭,那神鞭所到之处,山崩地裂。秦始皇将神鞭向骊山的一角抽去,只见骊山的那一角变成了一座脱离秦岭的孤山。秦始皇再连抽几鞭,不料把那山就赶到了长江南岸的鄱阳湖畔。此时日暮黄昏,天色渐暗,秦始皇决定暂作小憩,等第二天天一亮再赶山下海,铺平去蓬莱神境的道路。那知当夜失去神鞭的南海观音闻讯赶到,乘秦始皇酣醉之时,换走了神鞭。第二天,秦始皇醒来,便举鞭赶山下海,那知山是岿然不动。秦始皇一气之下,竟在山上连抽九十九鞭,直打得那山满身鞭痕,汗如雨下,可仍纹丝不动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无可奈何,只得将鞭子扔下,垂头丧气地回京都去了。从此,那山便在鄱阳湖畔扎下了根,这就是今日的庐山。由于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条鞭痕,后来就变成九十九道锦乡深谷;秦始皇扔下的赶山鞭,变成了龙首崖外高耸入云的桅杆峰;那满身流淌的汗水,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银泉飞瀑了。

景观消失

大旱致庐山瀑布景观的消失由于持续大旱,长江中下游“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洪湖只剩下一块小水洼”、“洪湖水不再浪打浪,鄱阳湖变成大草原”;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已经“气若游丝,奄奄一息”。长江中下游的罕见大旱,对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农业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有网民称,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大江大湖已面目全非,古代诗词美文中提及的美景也大打折扣。记者探访发现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庐山瀑布、赤壁等景点如今都已难觅古诗词中的风采。庐山瀑布 雨季水流“细若游丝”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在庐山景区,管理人员介绍,往年的4月份,当地就处于雨季,降水充沛,庐山瀑布水流汹涌,山涧水声轰鸣。但到了5月下旬,庐山瀑布还是水细声小。一些游客说,缺水的庐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涧鸣泉的独特魅力,更无法领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宏伟气魄。在以庐山瀑布而闻名的江西九江,干旱使得主要景区景点和湖区受到直接影响。九江市防汛人员告诉记者,庐山风景区有8座水库,到5月底,这些水库水量比往年同期少了60%,绝大部分水库都处于死水位。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