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14′~109°23′、北纬33°25′~34°00′,属于高原内陆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4
770公顷,核心区面积为4
753公顷,缓冲区面积1
627公顷,实验区面积8
397
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境内主要湖泊有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侯家海子和苏家圪卜海子。其中最大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位于自然保护区的中央。湖周种植了沙柳(S.psammophyla)、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的固沙林带,湖区呈驼峰形,湖面开阔,景色迷人。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为遗鸥等众多侯鸟提供了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区内鸟类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为主的83种鸟类。保护区植被稀疏,多为沙生植物。区内动物以湿地鸟类和草原动物以及爬行类动物为主。据调查保护区现有湿地鸟类8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遗鸥、东方白鹳、白尾海雕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角鸊鷉、赤颈鸊鷉、白琵鹭、大天鹅、鸢、大鵟、红脚隼、蓑羽鹤、仓鹰、黑浮鸥等10多种。典型的草原动物主要有蒙古野兔、艾鼬、黄鼬、赤狐、兔狲、刺猬、蒙古黄鼬、五趾跳鼠、田鼠和草原沙蜥等主要优势种。
遗鸥是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遗鸥属鸥形目鸥科,体长430~460mm。虹膜黑色,眼周白色,嘴和脚暗红色。夏羽:头部黑褐色,眼后上、下方有一白色三角斑,上体为珠灰色,腰部和尾羽白色,两翼为珠灰色,初级飞羽带有黑斑。栖于草原、沙漠和半荒漠的湖泊和沼泽地,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海拔1
200~1
500m的沙漠咸水湖和碱水湖中。遗鸥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认识最晚的鸟类之一。
- 集安 1丸都山故城
- 柳河 2罗通山城
- 集安 3集安洞沟古墓群
- 东昌区 4万发拨子遗址
- 梅河口 5辉发河上游石棚墓
- 通化县 6自安山城
- 集安 7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 集安 8云峰湖旅游度假区
- 集安 9东方第一金字塔--将军坟
- 辉南 10吊水壶瀑布
- 辉南 11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
- 集安 12好太王碑
- 集安 13高句丽文物古迹
- 梅河口 14磨盘湖风景区
- 梅河口 15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
- 集安 16古墓壁画
- 集安 17老虎哨清水山庄旅游度假区
- 柳河 18三仙夹国家森林公园
- 东昌区 19杨靖宇烈士陵园
- 辉南 20龙湾国家级森林公园
- 集安 21老虎哨电站
- 集安 22鸭绿江国境旅游区
- 集安 23集安博物馆
- 东昌区 24千叶湖风景区
- 东昌区 25白鸡腰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