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岩山在山西定襄城东南十五里,自来为忻、定名胜。山洞中流泉滴滴,聚成水池,有“半亩方塘一鉴开”的佳景。元好问游七岩山诗有“落景未知还”句。东魏天平三年(536) 僧慧端等造摩崖佛像千尊,称千佛寺,本名灵光寺。寺址在今洞口西北。清李镕经著有《七岩山志》。
岩山腹地有七岩洞,洞内高大宽阔,可容百人。洞顶滴水如珠。长年不绝。洞内有七宝池,故在宋代以前七岩山有七宝山之称。七宝池又名惠泉,小巧如坛,水清见底,雨涝不溢,天旱不涸,用去复来,到位即止。洞内长年潮湿幽暗,只有到夏至前后七天,夕阳西下时,阳光可直射洞底,到时候,洞壁被辉映得金碧辉煌,若置身其中,如入仙境,美不胜收。金代诗人元好问《游七岩山》诗有“落景未知还”之句。定襄县志将“七岩晚照”列为定襄八景之一。在七岩山沟的西壁上,与七岩洞相望,北朝东魏天平年间建有干佛殿(古称灵光寺)。如今殿已不复存在,但千尊摩崖造像仍清晰可辨,并刻有上下两层碑文。
- 中文名称
- 七岩山
- 外文名称
- QI YAN SHAN
- 别 名
- 七娘儿山
- 所属地区
- 山西省 定襄县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
- 方 言
- 定襄话
地理位置
七岩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留晖村,七岩山佛教有东魏神龟二年(519年)遗迹。自此以后佛教遗存历代多有,佛寺不断扩大,香火绵延至今。七岩山佛教文化对定襄人影响很大,自古及今不乏布施者。七岩山最大的价值还在它保存了20块摩崖石刻及碑刻等,其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佛教、古建筑、民俗、物产、环境等。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尤其公元840年唐代日本高僧园仁曾光临七岩寺,这就使七岩山佛教文化具有了国际文化意义。
七岩山七岩洞基本介绍
定襄城东南15华里处,有一座挺拔的山峰,叫七岩山。岩山腹地有七岩洞,洞内高大宽阔,可容百人。洞顶滴水如珠。长年不绝。洞内有七宝池,故在宋代以前七岩山有七宝山之称。七宝池又名惠泉,小巧如坛,水清见底,雨涝不溢,天旱不涸,用去复来,到位即止。洞内长年潮湿幽暗,只有到夏至前后七天,夕阳西下时,阳光可直射洞底,到时候,洞壁被辉映得金碧辉煌,若置身其中,如入仙境,美不胜收。金代诗人元好问《游七岩山》诗有“落景未知还”之句。定襄县志将“”列为定襄八景之一。在七岩山沟的西壁上,与七岩洞相望,北朝东魏天平年间建有干佛殿(古称灵光寺)。如今殿已不复存在,但千尊摩崖造像仍清晰可辨,并刻有上下两层碑文。
历史轶闻
七岩洞前,原建有惠应圣母祠。惠应圣母原指的是春秋时期赵襄子的姐姐——磨笄夫人。磨笄夫人自幼许配代州代夫人。后来赵襄子为了扩大领地,设宴将代王毒死,派人迎姐姐回归。夫人说:“吾受先君之命,摈于代十余年矣,代王何故,主君屠杀之?今代已死,吾将奚归?且吾闻,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吾不敢怨,亦不敢归,遂泣而呼天,磨笄自杀。”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烈女,在七岩山七岩洞前建庙,四时祭祀,香火不断。到宋朝时,朝庭尊崇烈女、加封为圣母。大约到了元代,人们逐渐赋予圣母一个新的使命,就是给无子嗣的人家送子。于是,圣母祠前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常。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一,三乡五里乃至更远的村民们,便提着供品,拿着香、纸、炮等,熙熙攘攘纷拥而至。在圣母祠前烧香,叩头祈祷,上布施,然后到七岩洞内的七宝池中捞取鹅卵石。捞到后,便小心翼翼地用红布包好,带回家中,供在灶君神位前。如当年怀孕,次年得子,便要到圣母词还归原捞取的石子。当然,还石子仪式要比捞石子时隆重得多。要蒸供,做花,给圣母披红。更有甚者,还要雇用八音会吹奏,给圣母穿新衣等。
久而久之,七宝池便被呼作捞儿洞,惠应圣母也用山名作了姓,称七岩圣母、七岩娘娘了。年复一年,捞儿洞的鹅卵石被捞去的多,还回的少,以至于入不敷出。于是,住庙的憎人们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罗筐将山沟里的小石头拣来,在圣母前供奉一下,再投入捞儿洞。再后来,僧人们便不再往池中倒石子,而是由一庙祝在池边守着,屁股下面坐一个石子口袋。捞儿者如果布施不丰厚,任凭你捞来摸去,也不能得到半粒石子。这时,看池者便会说你心不诚,如果再上布施后,看池者便会为你“打水”。所谓“打水”,便是看池者用手在水池中划拉几下。再捞时,施主们便会如愿以偿了。
悲忠法师原籍阳泉,十年前来到七岩山灵光寺住持寺庙,当时的灵光寺满目疮痍,到处是断壁残垣,一片荒芜。悲忠法师肩负如来使命,十年如一日,一边弘法一边修桥铺路,如今看到七岩山灵光寺郁郁葱葱的树木,大部分都是法师住持寺庙期间亲自种植的。为了节省本就不多的募集资金,年迈的法师舍不得雇人修路,与居士们一起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搬运石头。可以说灵光寺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撒满了法师的心血与汗水,法师用大无畏的佛教精神与般若智慧把七岩山灵光寺修缮一新,为佛教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