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兵宪牌坊
首页  > 山西  > 晋中  > 和顺   »  兵宪牌坊景点介绍

兵宪牌坊

兵宪牌坊
兵宪牌坊,是明朝末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在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为其老师、山东省按察司昌 平兵备道副使药济众所立。
中文名
兵宪牌坊
时    间
明朝末年
俗    称
石牌坊
地理位置
位于和顺县城关镇中和街北端

基本介绍

俗称石牌坊,位于和顺县城关镇中和街北端。 兵宪牌坊,由88块灰青石砌成,四柱三楼,雕刻精致。主牌坊高达9.57米,宽8.5米,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中间两根柱子高达5.9米,两边两根立柱高达4.6米,每柱前后各有护柱战石两块,战石上各自雕刻有大狮子一只,小狮子一对,共有大小狮子24只。石柱两侧,刻有荷花、牡丹纹样,石柱之间明间镂刻有麒麟圆环形图案联接。次间,则镌刻有佛家万字纹样联接。中间,横梁长3.3米,上面刻有“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药济众”19个字。再往上的横梁上,镌刻有“十八学士登瀛州”图,图上置有石匾,刻有“陵京锁钥”四个大字。明间两侧刻有“双凤朝阳”图,顶端为仿木出檐斗拱庑殿顶。次间下檐正脊,置雕花立柱承接上檐 。石牌坊气势雄伟 ,结构精巧,颇为引人观瞻。

地理位置

兵宪牌坊,和顺县城关镇中和街北端。

传说故事

和顺县城的“兵宪牌坊”位于县城中和街北头,其实是隔不远的两座牌坊,一个是石牌坊,一个是木牌坊。两座牌坊一主一副,建于明末,是为当地一位名叫药济众的人修建的。药济众是和顺县北关村人,明朝举人,后在山东做官。明崇祯六年(1633)返乡时,正遇到明末农民起义军攻打和顺城,药济众率全城人奋力抵抗40多天,城破后,药济众跳井自杀。“兵宪牌坊”是药济众的学生为他修的,这位学生叫刘弘光,当时任“巡按山西监察御使”。石牌坊在南,木牌坊在北,相距10米,目前保存完好,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观结构

由88块灰青石砌成,四柱三楼,雕刻精致,主牌坊高达9.57米,宽8.5米,是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中间两根柱子约高5.9米,两边两根立柱高达4.6米,每柱前后各有护柱战石两块,战石上各自雕刻有大狮子一只,小狮子一对,共有大小狮子24只。石柱两侧,刻有荷花、牡丹纹样,石柱之间明间镂刻有麒麟圆环形图案联接。次间,则镌刻有佛家万字纹样联接。中间,横梁长3.3米,上面刻有“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药济众”19个字。再往上的横梁上,镌刻有“十八学士登瀛州”图,图上置有石匾,刻有“陵京锁钥”四个大字。明间两侧刻有“双凤朝阳”图,顶端为仿木出檐斗拱庑殿顶。次间下檐正脊,置雕花立柱承接上檐。石牌坊气势雄伟,结构精巧,颇为引人观瞻。兵宪牌坊,由88块灰青石砌成,四柱三楼,雕刻精致,主牌坊高达9.57米,宽8.5米,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建筑。中间两根柱子高达5.9米,两边两根立柱高达4.6米,每柱前后各有护柱战石两块,战石上各自雕刻有大狮子一只,小狮子一对,共有大小狮子24只。石柱两侧,刻有荷花、牡丹纹样,石柱之间明间镂刻有麒麟圆环形图案联接。次间,则镌刻有佛家万字纹样联接。中间,横梁长3.3米,上面刻有“中宪大夫昌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副使药济众”19个字。再往上的横梁上,镌刻有“十八学士登瀛州”图,图上置有石匾,刻有“陵京锁钥”四个大字。明间两侧刻有“双凤朝阳”图,顶端为仿木出檐斗拱庑殿顶。次间下檐正脊,置雕花立柱承接上檐。石牌坊气势雄伟,结构精巧,颇为引人观瞻。

附近景点

景点介绍-懿济圣母庙圣母庙,创建于元代,寺庙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庙内,平面布局紧凑,殿台迭层高升。最北端,有木结构牌坊、四柱单檐,通高10米。庙前牌坊,横额成匾,正面书写“懿济圣母庙”五个大字。背面题写有“显泽候神祠”。顺着庙前牌坊往里走,便可看到圣母庙的戏台。这座戏台,坐北朝南,台下是通道,戏台两侧为钟鼓楼。钟鼓楼再往两边延伸,是灵官庙。在圣母庙右侧,有“显泽候神祠”,俗称大王庙。

牌坊影响

牌坊本身并不表义,仅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虽因材料的不同而有木牌坊、石牌坊、砖(琉璃)牌坊(用砖砌成凯旋门的形式,再在其外表用琉璃贴出柱、梁、斗拱、檐口等组成的牌楼形状)的区别,又因大小的不同而分两柱、四柱、六柱等三种,还因形式不同而分为起楼(有屋檐)、不起楼(无屋檐);有冲天柱(柱状如华表,高出檐顶)或无冲天柱等等,但做法上均有一定的格式,可按一定的规则,例如算出各部件的尺寸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所以一提到牌坊,就可以大致想到其形状,而不象西方的纪念碑追求各自不同的个性,通过牌楼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趋同性,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别。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