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铃铛阁
首页  > 天津  > 红桥   »  铃铛阁景点介绍

铃铛阁

铃铛阁
铃铛阁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初名稽古寺,建自唐代,寺内存有《大藏经》全卷。明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年)建藏经阁,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因呼为铃铛阁。光绪十八年,铃铛阁失火,藏经阁及所储存的大藏经都化为灰烬。公元1901年,铃铛阁旧址改办成新式中学——铃铛阁中学。虽然,铃铛阁早已焚毁了100多年,但这个名字却长久流传下去,由它派生出诸如铃铛阁大街、铃铛阁中学等一系列地名。天津民间流传俗语: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中文名
天津铃铛阁
位    于
红桥区南部
始建于
明万历七年
原    址
现为铃铛阁中学

简介

所谓“天津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阁”不读gě,而读为gǎo)”。明万历七年(1579年),建藏经阁,重檐四出,甚为壮观。阁角装有风铃,铃声可远闻数里,乡人因呼为铃铛阁。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含光和尚又重修一次,清代文学大师朱彝尊曾为文以记其事,并描述其登临时的感怀:“夕阳在衣,风铃铮然;翔鸟上下,为之目旷神仪。”光绪十八年,不慎于火,延烧及藏经阁,房子及所储存的大藏经都化为灰烬。1901年,严范孙、高凌文、王世兰等倡议以稽古书院旧址改办新式中学,创建了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学,名为天津普通中学,其沿革为今天津三中,现址为铃铛阁中学,在其校旗校徽上,铃铛作为其主要标志。

演变

铃铛阁早已焚毁了100多年,但这个名字却长久流传下去,因为由它派生出诸如铃铛阁大街、铃铛阁北胡同、铃铛阁大胡同、铃铛阁西胡同、铃铛阁中学、铃铛阁小学、铃铛阁街道办事处等一系列地名。另外,在红桥区南部如意庵大街和小西关大街之间,原有一条阁(gǎo)外大街,这个“阁”是指供奉观音的过街楼阁。这条街约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995年拆除,建成芥园道。蒋诗在《沽河杂咏》中有:“津淀城西稽古寺,藏经高阁号铃铛。”的佳句。清代先贤樊彬《津门小令》写到:“津门好,何必慕乘鳌,铃铛千寻藏贝里,鼓楼十里吼蒲守,尺五接天高。”。乾隆《天津县志》卷八附“坛庙”:“稽古寺,在西北门外西北隅,万历七年敕建,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有藏经阁。”这里的藏经阁,便是铃铛阁。同治《续志》:“海会寺,在城西稽古寺西,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明万历年间重建。”显然,这两条记载有不同之处。但天津著名地方志学家高凌雯却用他的解释,解决了两者的矛盾:即万历时所建的稽古寺在海会寺旁,元朝时建海会寺,在明末时倾圯,并入稽古寺。《天津县新志》卷二十五附“寺观”说:“海会寺在城西北,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旁为稽古寺,明万历七年建。其后,海会寺圯,以地并入稽古寺。”

名称来历

藏经阁原是海会寺的建筑,后并入稽古寺,成为它的附属建筑物。“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处,如鸟张翼。”“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在一丈多。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栋,庄严华丽。为了宣扬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飞鸟的破坏、玷污,在房脊屋檐檐角悬挂48只风铃,长一尺多;微风吹动,铃声由近而远,好像波浪一样,清澈悦耳。声音可飘扬二、三里,为这一带居民平添了异彩,深受人景仰。久而久之,铃铛阁声明大噪,遐迩皆闻,反凌驾于稽古寺之上。

馆藏

阁里藏有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汉语佛教经典,还有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是很珍贵的。康熙年间,由天津道署捐资重修稽古寺,请来江南名匠,仿照黄鹤楼修葺一新。同时,扩建了平房数间,以作考文之需。阁内的藏书楼中,书笺大部分是当时的名流所捐赠,多为稀世之珍。海内孤本达数百种之多,尤以元、明人手抄本(百余种)以及六朝写经四十卷最为珍贵。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晒经节”。到了那一天,阁内的全部藏书均置于阳光下曝晒,蛀虫防腐;同时借此良机任人阅览,以飨读者。当时津门的一些文人学士,纷至沓来、先睹为快,一时盛况空前。清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知府在稽古寺内设立稽古书院。光绪二十年,附近木料场失火,殃及铃铛阁,建筑及藏书遭焚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