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须弥山石窟
首页  > 宁夏  > 固原   »  须弥山石窟景点介绍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处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须弥山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 各代修葺重妆,借助神秘的佛教文化色彩,香火盛极1500多年,成为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须弥”是梵文音译,意为宝山。须弥山石窟是北朝、隋唐时期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少有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须弥山石窟
外文名称
Xumishan Grottoes
地理位置
宁夏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处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07:00-19:00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
门票价格
60元
著名景点
大佛楼、子孙宫、园光寺、相国寺和桃花洞等
荣    誉
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开凿年代
北魏
景点性质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洞窟
162座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须弥山,原本是指印度传说中佛教的名山。相传此山非常高,山顶为释帝天,四面山腰为四大天王所居,四周为七香海、七香山,第七金山之外有铁围山围绕的咸海,咸海四周还有四大部洲。历史上把石门关之侧的山称为须弥山,自然增加了须弥山的神秘性和浓郁的佛教色彩。梵名Sumeru,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须弥卢山、须弥留山、修迷楼山,略作弥楼山(梵Meru)。意译作妙高山、好光山、好高山、善高山、善积山、妙光山、安明由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世界(须弥世界)。

历史沿革

须弥山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至499年)。十六国前秦、北朝时期,是须弥山石窟的开创期。北魏,是须弥山石窟的初创时期,这个时期的洞窟集中分布在子孙宫区,以第14、24窟为代表。北周,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史上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洞窟主要集中在圆光寺、相国寺、子孙宫和松树洼等区,以第45、46、48、51窟为代表。隋朝,是须弥山石窟的再度发展期。隋代开凿的3个洞窟主要集中在相国寺区,窟的形制有方形和中心柱窟两类。在窟龛形制和造像上,基本上继承了北周的风格,但也有所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丰满圆润、作风写实的新风格,处于向初唐过渡的阶段。唐朝,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宋朝,这里又是怀得军的驻地平夏城的险要关隘。须弥山地处北上大漠,西出西域的要道,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门关遗址所在。清《甘肃通志》载:“州北九十里须弥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门关遗址。”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通往都城长安的要冲,是屏蔽中原及长安的门户。金朝,虽然统治短暂,却对景云寺有过大规模的修建,而且管理也很规范。明朝,是须弥山石窟夕阳返照时期。明代正统八年(1443),景云寺僧绰吉汪速在旧寺基上重建佛殿廊庑,之后上奏英宗皇帝,乞望敕赐寺匾。英宗允应,遂题“圆光寺”匾。清朝,“须弥松涛”已成为固原八景之一。康熙三十七年《重修须弥山禅院碑记》记载这次修复过程,仍是寺院建筑,与石窟已无缘。中华民国九年(1920年)12月16日,海原大地震使窟室受到了严重破坏。1958年12月,固原地区在此修建寺口子水库,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工人白天到须弥山伐木,晚上到石窟中生火取暖。致使“须弥松涛”毁于一旦,洞窟内许多造像也变成了“黑面佛像”,令人扼腕叹息。196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须弥山石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须弥山石窟”正式定名。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6日,世界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公布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为“2008年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之一。2007年12月20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文物将得到维修保护。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下达了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投资350万元开展须弥山石窟文物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2011年4月13日至5月10日,宁夏第七届六盘山山花旅游节在固原市须弥山石窟景区举行。2011年6月,宁夏须弥山博物馆开馆,这是国内首个以“丝绸之路和佛教石窟艺术”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坐落在市城北55千米处六盘山支脉的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 地处东经106°,北纬36°,海拔1800米。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 地理位置

气候特征

须弥山石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

地质地貌

须弥山石窟是一座地质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岩山群,包括红色地层形成、造山抬升和外动力刻蚀。

分布状况

须弥山石窟现存洞窟162座,分布在由南往北自然形成的八个区域区,即大佛楼区、子孙宫区、圆光寺区、相国寺区、桃花洞区、松树洼区、三个窑区和黑石沟区。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500余躯,汉藏文题刻题记53则,碑刻3方,残碑13块,壁画20余平方米。在保存的500余躯造像和壁画、题记中,无论是佛教人物造像,还是彩绘壁画和佛教传说故事,都各自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20多米高的大佛,还是只有0.2米高的供养人,都精工细雕,既有浮雕,又有近似于圆雕的高浮雕,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孙官区的崖面上,从现存的造像窟来看,窟室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这种形式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须弥山开凿最早的第十四窟,这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绘的,除一个龛内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像,没有旁侍菩萨。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与云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处。第二十四与三十二窟开凿年代比之稍晚,但这里已是“标准的”一佛二菩萨。其造型特点,脸形清癯,体型修长,佛穿双领下垂的大袍,菩萨穿汉式对襟袖襦,与十四窟大不相同。据中国著名学者潘梦阳先生撰文介绍,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着特点,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汉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方的反映。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显示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

主要景点

须弥山博物馆

须弥山博物馆,建筑面积5558平方米,陈展面积4500平方米。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现有500余尊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和历代的壁画、题记。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重妆,借助神秘的佛教文化色彩,香火旺盛1500多年。

须弥松涛

须弥松涛,须弥山本来还有一景,那就是“须弥松涛”。据闻风起处,低回时如浅呤低唱,高亢处如千军万马。在许多年前,须弥山本来林木繁茂,“苍松挺拔,桃李郁然”,后来因被大量砍伐,如今松柏寥落,松涛之声日趋渺然。须弥松涛,清代固原州十景之一。

菩提树

菩提树,是榕族榕属的大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叶革质,三角状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

子孙洞

子孙洞,是人们求子孙的地方,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将云霄、碧霄和琼霄三姐妹分封为送子娘娘,她们掌管着每年送子的男女比例和送子方式,送子方式有麒麟送子、老虎送子、仙鹤送子和梅鹿送子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须弥山庙会,来这里求子的人络绎不绝。

石窟特色

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内最大的石窟群,是六盘山旅游区的旅游景点。其自然风貌和文化资源的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和完整性在宁夏境内堪称一绝,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游览价值。须弥山石窟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各代修葺经营,成为中国古代长安至关外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历时已有1500多年。岁月的风雨剥蚀了石窟的外表,却增加了石窟文化艺术的年轮。
  • 传说中的世界中心
须弥山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在佛教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佛教经典中所说的须弥山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高达200多万里,相当于200个地球摞起来那么高。而且须弥山有日月环绕,山顶为释帝天,四面山腰为四大天王所居。敦煌、云冈等石窟的许多佛教造像和绘画都以须弥山为题材,以此来表示天上的景观和仙境。宁夏须弥山之名源自何处?从早期的石窟壁画来看,须弥山一名由来已久,基本是伴随着佛教东传,即与佛教经典的翻译、石窟的开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画的出现而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须弥山石窟如同佛教神山,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石窟开凿由西向东,沿丝绸之路展开,如明珠一样星罗棋布,却为何将“须弥山”之名冠在固原?研究佛教文化的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已是盛名远扬,只有以佛教圣山命名,才能使须弥山石窟更有影响,更具吸引力。据史料记载,宋代已有须弥寨,须弥寨应该是因了须弥山而来的。因此,须弥山之名最晚也当始于唐代,相对确凿的年代应在须弥山大佛开凿之后。到了唐代末年,须弥山之称已约定俗成。明代《万历固原州志》在记《重修圆光寺大佛楼记》碑文里,已直呼“须弥山”之名了。
  • 古代军事要塞
须弥山处在古代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宗教和文化交流的中心,还是经济交流的中心。须弥山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石门关所在地。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通往唐朝都城长安的要冲,是屏蔽中原及长安的门户。据史料记载,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由长安到西域最短路径的必经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宋代,这里还是平夏城黄铎堡的险要关隘,宋和西夏的边境交叉之地。
  • 历史沿革的记载者
中国石窟的开凿与佛教的传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成为全国上下争相崇信的“国教”。当时,全国大力提倡开凿石窟,须弥山就是在那个时期应运而生的。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有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为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中西文化的融汇,另一方面是源于北魏时期统治阶层的信仰及其崇佛浓郁的政治环境,再加上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对原州(今固原)的着意经营,使得固原在唐代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丁明夷从事石窟研究近50载,他认为石窟艺术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书”:“比如说须弥山石窟的造像中,北周时期的人物造像非常有代表性,如果有人拿北周时期的古董去做鉴定,其实就可以以须弥山石窟北周时期的人物像进行比照。”须弥山石窟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这些题记,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 石窟造像手法的过渡带
须弥山石窟开凿时间早,佛造像采用石刻手法雕造。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石刻造像艺术手法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须弥山完成的,它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我国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开凿两种形式和类型。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造像为泥塑,敦煌莫高窟为泥塑彩绘,炳灵寺造像大多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麦积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绘为主。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均变成石刻雕凿,须弥山正好处在石窟造像泥塑与石刻的过渡带上。除了造像手法,须弥山石窟中还有很多时代特色鲜明的造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通常被称为第5窟的大佛楼大佛造像。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所开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柔美感。该大佛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也比云冈石窟中最大的第19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 未解之谜
第一个未解之谜起名者何许人也?须弥山汉代称逢义山,北魏、隋、唐称石门山。从须弥山石窟1号窟中一则西夏时的题记“拱化三年七月十五日……须弥山巡”看,“须弥山”的称谓,最晚应在宋、西夏时就有了。拱化三年,即公元1065年。固原是古丝绸之路长安至河西走廊最便捷的干道之一,实际上固原能控扼古丝绸之路,须弥山前的石门关功不可没。石门关一度是唐朝的国门,也曾是宋和西夏兵戎相见的战场。蔫红雄峻的须弥山有“宁夏敦煌”之称。在山麓东南向的崖面上,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等八个风景区的132个石窟,如一幅巨大而美丽的扇面徐徐展开。整个窟群共约113龛,大小造像980余尊,其中保存较完好的有500余尊。须弥山石窟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专家们基本一致的意见是,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至499年),在北周、唐朝掀起了开凿高潮,至明清时渐渐合上了帷幕。第二个未解之谜是谁最早开凿了须弥山石窟?开凿石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非“政府行为”很难完成,这样的“形象工程”历朝历代理应都备受关注。但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近1000年间,令后人叹为观止的须弥山石窟,包括身躯伟岸的须弥山大佛,竟许久在国史和地方志中都找不到一点记载。第三个未解之谜到了明朝,《万历固原州志》才第一次给了须弥山佛教建筑在史册上亮相的机会:“须弥山……元封圆光寺。”谁知这竟是张冠李戴,把本朝的金贴在了前朝的脸上,贻笑大方。圆光寺并非元封,而是明英宗朱祁镇赐名。1961年,自治区政府将须弥山石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须弥山石窟”正式定名。须弥山现存开凿最早的石窟,有北魏4窟。其中孝文帝时期开凿的第33窟,左、右、后三壁开有较大浅龛,这种形制,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北周后期开凿的第51号窟,是须弥山形制独特、规模最大的洞窟,被誉为“须弥之光”。它由前后主室和两个耳室组成,方形塔柱上左、右、后三面各开一龛,每龛有一佛二菩萨。让人称奇的是后壁长方形的佛龛上,并列着三尊身高6米的盘腿大坐佛,造型气势雄伟,栩栩如生。须弥山最夺人眼球的,当然是5号窟大佛楼的须弥山大佛,高20.6米,又称弥勒大坐佛,比云岗、龙门石窟最高的佛像还高,在中国仅次于乐山大佛。须弥山大佛头高5米,耳长3米,博带袈裟、丰腴慈祥,头部螺髻,双耳垂肩,嘴角含笑,平易近人。有人认为,须弥山大佛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克隆。第四个未解之谜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是根据唐朝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年轻时的形象凿成的,须弥山大佛面部显然更男性化,两尊大佛有着明显的不同。但须弥山大佛的博带袈裟,尤其是胸前的衣褶,简直就是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翻版。须弥山有一种树,生长在相国寺、子孙宫一带,仅有十来棵,当地百姓称为菩提树,其实它是小叶朴,一种榆科落叶乔木。林业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实验,想人工繁育“菩提树”,但始终没有成功。据民国《固原县志》记载,须弥山“过石壁为桃源洞,通山后之地下洞也。洞已窒,遗迹宛然。”1953年中共固原县委统战部写的《固原县三营区四乡须弥山调查情况报告》也提到,桃花院“有一石洞,据刘和尚说有四十里之深,洞口用石头挡着,说人不敢进去。”

开发保护

面临问题

  • 自然风化
“风化是石窟遭受破坏的最大难题。石窟所有珍贵文物遭受灾难,因红砂岩体容易开凿石窟造佛像,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便开凿佛像,北周和唐代都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须弥山石窟经过历代开凿,共有130多窟,其中70多窟雕凿造像,这些石窟分布在须弥山向东延伸的8座崖面上。但红砂岩体也容易风化,加之人为破坏,现存有佛像的石窟仅剩20多个,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的,并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5个石窟遗址。现存最好的这5个石窟,却无一幸免的遭到自然风化。石窟内唐代佛像姿态飘逸,神态安祥,但佛像身上鲜艳的彩绘已是斑驳陆离,难以寻觅到一处较完整的画面,有的佛像身上岩面大片脱落,有的佛像鼻子、面部早已被风化,有的佛像身上流畅的服饰线条已永远消失,留给人一种千疮百孔的伤感。而在另一处石窟遗址,有的佛像全身已严重风化,雕像因腿部无法支撑身体而被文物管理人员抹上厚厚的水泥支撑着,还有部分佛像身上风化脱落的砂岩面积达20多厘米,厚两三厘米,风化裂开的口子、新近掉落的砂石块清晰可见。石窟内的墙角、佛像的脚下,随处都能看到成堆的红色风化物。
  • 雨水侵蚀
相国寺珍贵佛像身临险境开凿于北周时期的相国寺是须弥山石窟遗址中的文物之精华,由于20世纪初的海原大地震使洞口坍塌,而因祸得福的掩埋效应使得石窟内的佛像风化较轻,现存3尊高达6米的大佛成为国内石窟艺术杰作,佛像气势雄伟,脸部清晰,身上的彩绘保存较完好。然而这个面阔14米、进深12米、顶高约10米的石窟,却面临着雨水渗漏危害,佛像身临险境。须弥山石窟在历史上曾有“须弥听松涛”的记载,但须弥山上的古老松树已不多见,由于过去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每当遇到降雨较多的天气,地表难以涵养水源,雨水便从石窟崖面冲刷而下,使得石窟遗址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虽然当地文物管理人员开始植树造林,但难以恢复历史上的胜景。
  • 防雨棚不全
建于唐代的第5窟大佛是国内少有的石窟文物精品,高达20.6米的大佛像开凿于一座山崖上,佛像栩栩如生,仅佛像的耳朵就足有2米长,一只眼睛就有一米多宽,站在数千米外的对面山坡上遥望仍能清晰地看到大佛慈祥的面容。令人们不得不折服古人的艺术水准。但因佛像顶部木质楼阁毁于大地震,20世纪80年代,文物保护部门在佛像顶部修建了长近20米左右、宽5至6米、重达几十吨的拱形水泥防雨棚,现看来这一建筑却成了大佛的心腹之患。防雨棚左侧的岩石由于不堪承重已经出现了长达6至7米的裂缝,加之风化,这块岩石已成为一块摇摇欲坠的悬石,防雨棚和岩体之间也已出现明显的裂缝,随时有可能坍塌掉落毁坏大佛。水泥防雨棚严重威胁佛像文物,应采取抢救性保护办法。对须弥山石窟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应进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以切实解决文物保护问题。
  • 人工看守
须弥山石窟从南端到北端,长度1500米,分布在周围8座山头上,现却主要采取人工24小时轮流值班看守的办法防盗。几座佛像保存较好的石窟都是用铁门上锁,尤其在半山腰距离较远的桃花洞石窟,只是简单地安装了一个普通报警器。而这里却保存着较完好的佛像等珍贵文物。上世纪80年代,一尊北周时期的佛头像被锯盗,案件至现未破。现这种原始的管护方式,感到压力太大。须弥山石窟被列为世界濒危遗址就是因为其他地方现存的佛像等精品寥寥无几,而我们对现存的文物保护又仅限于初级水平。

立法保护

《固原市须弥山石窟保护条例》2017年10月30日固原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7年11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12月1日固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获得荣誉

2004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景点;2005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风景名胜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共同命名为文明风景旅游区,同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佳诚信景区。2014年08月,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04月,“神奇西北100景”。

旅游信息

综述

须弥山石窟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选择天气比较好的季节去游览。一般来说夏季最佳,春秋也可,冬季就不太适合。须弥山石窟同四大石窟不同,需要爬山,因此下雪的冬季和雨天都不太适合游览。游览时间夏天尽量避开中午,比较晒,需要补充大量的水。自驾车路不是特别好走,雨雪天气最好小心.。观光时尽可能不要吸烟,以免对洞体造成破坏。

景区交通

在固原市区乘坐中巴到达三营镇(车程约10分钟),然后在镇上换乘私人的小车前往景区,车费约10元。

住宿

须弥山石窟对面有一个小村庄叫“毛家台子”,2008年其修建了农家乐,营业中的农家乐,提供农家菜品及农家住宿。

门票

门票价格:60元(凭学生证半价)景区讲解费用:50元/次。

时间

开放时间:07:00-19:00。

美食

固原烧鸡最好吃的烧鸡是当地土鸡,其次是土洋结合的二转子鸡,最次是肉鸡。此种烧鸡的烹制技艺别具一格,吃起来外脆内嫩,味美爽口,而且便于携带,是旅途的美味,也是馈赠亲友或探视病人的风味佳肴。羊肉炒揪面片将羊肉切成片,把优质面粉揉成面团放在案子上醒好。油锅烧热,肉片炒净水分,放入葱丁、姜汁、蒜片稍偏炒,调入酱油、食盐、花椒水。把醒好的面用手压薄,待水开后将面揪成小方片投入。煮熟,捞入炒肉锅款炒入味。加少许鲜汤.时令鲜菜和辣椒油即可。吃起来面片筋韧,其味鲜香。荞麦饸饹荞麦饸饹,是当地风味小吃之一。固原市荞麦饸饹是将和好的荞麦面放入饸饹床子中,并压动杠杆将面轧成长条直接入锅煮熟即可食用,蒸熟亦可。食用时可放入葱花、肉丝、辣椒等佐料调味,清香爽口,风味独特。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