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
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太白山是渭河水系和汉江水系分水岭最高地段,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活动所雕琢的各种地貌形态保留完整、清晰可辨。太白山南北两坡气侯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类型按一定规律呈连续的带状分布。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气侯、动植物的差异同时影响着地表岩石风化进程,并直接参与着不同类型土壤形成。以气侯为基因、以植被、土壤为标志的自然综合体的天然景观也在垂直位置构成不同类型景观带。诸如此,使得太白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仅存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独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禽异兽于太白山繁衍生息。自19世纪始,国内外学者纷纷来太白山考察。太白山成为多种学科盛夏时避暑旅游考察研究和教学实习的主要基地。太白山风景优美,是旅游胜地和道家活动场所。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学士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关中胜迹图志》载:道书云太白山为道家第十一洞天。因此,每逢盛夏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低山区该区在海拔800~1300米之间,地形起伏兼有黄土地貌与石质山地地貌的综合特点,相对高差不大,黄土掩覆,山头浑圆。山下基岩裸露处,水流常沿断裂带侵蚀切割,形成幽深峡谷。山区该区在海拔1300~3000米之间,北坡大体从刘家崖到放羊寺,南坡从黄柏塬到三清池,属石质中山区。大殿以下为深切谷地,沟谷断石呈“V”型,谷间山梁陡峭,多呈锯齿状。大殿以上石峰林立,山石峥嵘,巨石嶙峋,千姿百态。大殿至斗母宫一带层峦叠翠,势若屏风。大殿之东北梁上的麦垛石甚为奇特。斗母宫附近的花岗片麻岩柱峰,如巨大石柱,傲然挺立,直插云端。斗母宫至放羊寺间,多为巨大块状岩石,谷中岩石前拥后挤、重重叠叠。高山区该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太白山顶峰,第四纪冰川地貌形态较清晰、保存较完整。该区第四纪冰川地貌遗留下来的部分,按冰川作用的类型分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按形态分,冰蚀地貌包括冰斗、角峰、槽谷;冰碛地貌仅为终碛堤。拔仙台是第四纪冰川活动中心,故各种冰川地貌多分布于它周围。冰斗湖、角峰大太白海和二太白海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两个典型冰斗湖。前者位于拔仙台西北,东、南、西三面为崖壁环绕,开口向北。后者位于拔仙台西南,坎口朝南。三太白海是一个受断层影响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485米。玉皇池是太白山最大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380米。太白山角峰仅只拔仙台,为未发育成型、不太典型的角峰。槽谷其横断面呈“U”形,较典型者二:其一为大太白海槽谷,在其冰斗之下方,向西北方向延伸,长约1500米,末端在海拔3100米附近,再向下便由流水切割形成的“V”形谷取代。谷底宽约200米,遍布块砾。沿谷而下,有台阶三级,称冰阶。大太白海即位于第一级冰阶内,相邻阶间距离不等,一、二级间高差近100米,二、三级间高差只60米许。其二为二太白海槽谷,位其冰斗之下,向南延伸,因受冰前影响,略弯曲,长约3000米,宽在300~400米之间。槽谷呈阶梯状逐级下降,末端高程为海拔3000米。石海、石河与“马蹄窝”从拔仙台顶面,东北到文公庙梁,西经跑马梁直至鳌山,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砾块遍布,复盖山梁及台原,连成一片,状似石块构成的海洋、河流,故名。跑马梁遍布由冻融分选作用形成的石环和多边形石,是一种特殊的冰缘地貌。其为粗大砾石围绕细粒土和细小碎石构成的较规则的几何图形,外缘粗砾排列环状叫石环,因很象马踩过的蹄印,故名“马蹄窝”,跑马梁也以此得名。
中山寒温带季风气候带在海拔1500~3000米间,全年无夏,春秋短促,冬季漫长,气候冷湿,多雨多雾。年平均气温6℃。活动积温1900~2500℃,无霜期仅140天左右,年降水量多达750~1000毫米。春季以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5月份平均气温11~13℃,极端最高气温有时可达30℃,然而寒流一旦袭来气温又会降到0℃以下,故阴坡仍会残留积雪。9月下旬到10月初开始降雪,冬季从10月始到翌年4月终,极端最低气温—25~—12℃,积雪盈尺,有时于翌年六七月份仍消融不完。年相对湿度达70~80%,因而多湿多雾,多出现雨淞雾淞,构成奇丽彖致。故唐代书法家张旭在《山行留客》一诗中曾有“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已沾衣”之佳句。
高山亚寒带气候带在海拔3000~3360米间,气候寒冷湿润,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约800~900毫米。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土壤结冻期长达7~8个月,全年9个月时间为冬季。6月中旬与9月中旬,平均气温10~14℃之间。本带上限是太白山森林之上限。
高山寒带气候带太白山海拔3350米以上为寒带气候。此带气候寒冷半湿润,无秋,冬季长,天气变幻骤剧,风大,太阳辐射强。晴、阴、风、雨瞬息万变,雾常缭绕,山头忽隐忽现。一年中寒冷期长达9~10个月,全年平均气温极少超过8℃,自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可降到-30℃左右,7~8月气候温凉,日平均气温5~10℃之间的日数约50天,日温差变化大,常刮东南风。最大降水高度高出1500米,因此降水量明显减少,年降水量约750~800毫米。8月份起始降霜,9月份始降雪,持续到翌年5月份。大太白海之坚冰,一般于7月份方可消融。顶峰拔仙台,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天雪地中,若遇寒冷多雪之年,被雪终年不化。七八月间,晴午之时,大太白海、拔仙台一带,虽冷风飕飕,然阳光如炙,人体感温度可达50℃左右。
太白山植物分布,自下而上可分为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在海拔780~1300米间,为山之北麓一个基带——栓皮栎林亚带。此间,气候条件较优越,地形起伏不大,土层一般较厚,属典型褐土,最宜于落叶阔叶树类生长。主要为栓皮栎林分布带,其树冠繁茂,连片成盖,树干挺直,竞相向上,组成较突出的乔木林层。林下灌木层主要由子梢、狼牙刺、孩儿拳头、铁扫帚组成,林缘和林间空地上零星散布着黄栌或小乔木。灌丛下之草本层,主要由突脉苔草、野青茅、牡蒿、大油茫等组成。
在海拔1300~1800米间(蒿坪寺至上白云)为锐齿栎林亚带。土壤以普通棕壤为主,间有弱灰化棕壤。此间栓皮栎减少,锐齿栎、檀子栎增多,锐齿栎幼林多连片出现。本亚带也是油松分布较集中的地带。混交林木以板栗、山杨、皂柳、青柞槭、鹅耳栎、榆、灰楸、麦麸杨、油松等组成杂木林。常见灌木为子梢、胡枝子。林外草本植物占优势者为芒、大油芒、山棉花及蒿类。太白山所含华中植物区系成份大体以本亚带为分布中心,主要有四照花、八月炸、猫儿屎、八角枫、枳椇、猕猴桃、漆树等。
在海拔1900~2300米间(下白云至大殿)为辽东栎林亚带。土壤为普通棕壤与弱灰化棕壤,上至大殿一带为生草棕壤。此间锐齿栎和油松明显减少,辽东栎和华山松占优势。辽东栎纯林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拔1820米处的上白云至大殿之间。西太白山阴坪梁上有较好的辽东栎萌芽林,母株根基直径最粗者可达1.5米。本亚带以混交林为主,华山松分布最广,从海拔1140米处的蒿坪寺至海拔3000米的放羊寺都有华山松分布。在骆驼树至斗母宫之间,华山松分布较集中,多形成小面积纯林。混交林中,乔木主要有山杨、辽东栎、太白杨、椅杨、皂柳、红桦、白桦、千金榆、刺榛、三桠乌药、花楸、梾木、华山松,此外有少量巴山冷杉与零星分布的铁杉、刺松。林下灌木以华橘竹(又名拐棍竹)占优势,次为绣线菊、米面翁、膀胱果等。在本亚带之上部及谷地多见水蒿等草本植物群落。大殿附近蕴有药用植物200余种,林下盛产猪苓、灵芝、猴头、蘑菇、木耳等菌类植物。
在海拔1805~2750米间(骆驼树至斗母宫)为红桦林亚带。气候偏凉,湿度较大,兼之地形起伏高差较大,植物生长立地条件较差。土壤以生草棕壤为主,向上则变为生草灰化棕壤。树木种类大减,占绝对优势者为红桦。愈向上华山松愈生长不良,仅只零星散布。在斗母宫下之红桦稀疏林下,多密生着太白杜鹃(又名药枇杷)及稀疏低矮的华橘竹灌木层,林缘和林间空地,多有峨嵋蔷薇灌丛。草本层以野青茅占优势。红桦林下有天麻、大叶三七等药用植物。华山松多残留山峰、山梁及悬崖峭壁处的裸露基岩上,有少量巴山冷杉零星散布本亚带中。红桦林和华山松林在西太白山石垭子一带也均有分布。
在海拔2095~2800米间(大殿至明星寺)为牛皮桦林亚带。此间越向上自然条件越差,土壤由生草灰化棕壤变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因屙牛皮桦逐渐增多,且于斗母宫以上更为集中形成大面积之纯林。由斗母宫向上,巴山冷杉逐渐增多,有些地方与牛皮桦组成混交林。林下灌丛仍以华橘竹为主,在林间较开阔地面多生有秦岭小蘖为主的灌丛,或为野青茅属的草地。在平安寺附近的空地上,还生长着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兰。明星寺以上,在稀疏的桦林下多有金背枇杷繁生,有的地段尚形成金背枇杷丛林。我国特有的独叶草(Kingdonia)就主要生长在太白山金背枇杷林下。
针叶林带在海拔2800~3200米左右(大体在斗母宫与放羊寺之间)为冷杉林亚带。土壤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主要生长着巴山冷杉。在海拔2800~3000米左右,多出现巴山冷杉林片段,大殿以上零星散布,所见不多。斗母宫以上才显现小片冷杉林,在放羊寺稍下山梁上方可见到面积较大的巴山冷杉林。冷杉纯林郁闭度较大,林下阴湿多苔藓。在稀疏的冷杉林下,有金背枇杷灌丛。草本植物主要有高山老鹳草。
在海拔3200~3400米间,为落叶松林亚带。主要由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纯林组成。其上界已是太白山森林分布之上限。此间由下而上为生草灰化土、森林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气候较冷,植物生长期较短,立地条件极差。太白红杉个体生长极慢,年粗生长在0.8厘米以下,年高生长不足7厘米,植株干矮弯曲多分枝,当达2米以上时,则上部枝叶干枯,且常有全株死者居多。其林带内,灌木层有密枝杜鹃、银露梅、忍冬、高山绣线菊等。草本层成分复杂,主要有禾叶蒿草、圆穗蓼、早熟禾等。另外,林中苔藓、地衣甚多,多生长于地面和岩石上。太白红杉在海拔3200米以下的阴坡和半阴坡,一般生长较好,高达15米,最高可达17米。
高山灌丛带、草甸带海拔335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带、草甸带。地势高,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冰源地段。自第四纪末次冰川消退以来,这里一直处在冰缘气候控制之下,气侯寒冷、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烈,常刮大风,蒸发旺盛,植物生长期短。基岩裸露,块砾遍布,现代冰融风化作用仍在强烈进行。成土过程极为缓慢,主要分布着高山草甸土、原始草甸土和原始土壤。在这块冰蚀地面上乔木已绝迹,主要分布着矮生匍匐灌丛、矮生草甸、苔藓群落、地衣群落,且有少数裸露岩面被微观藻类和菌类群落所覆盖。
矮生灌丛主要由密枝杜鹃和怀腺柳组成,或由高山柳群落以小片状与密枝杜鹃群落组成复合体,偶或与密枝杜鹃组成共优种群落。密枝杜鹃群落覆盖率为70~80%,高山柳群落覆盖率为50~70%,灌丛中有高山绣线菊等。灌丛群中常有禾叶蒿草密生,其覆盖率达20%。矮生草甸,主要以禾叶蒿草群落占优势,在局部低平较阴湿地段还分布着以圆穗蓼草为主的杂草群落。苔藓群落和地衣群落分布极广,从岩石、土壤以至树杆枝头,均可见到不同种类的地衣和苔藓。太白山顶部,灌丛和草甸合起来占不到一半面积,而苔藓和地衣群落占到一半左右。其中壳状地衣群落占全部地衣群落面积的8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而叶状地衣只占10%,枝状地衣仅占1%左右。
种类
稀有植物世界上仅存的、中国独有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延续,在地球上如凤毛麟角,罕见难得,被视为“世珍国宝”。
用材林木优质用材林木有栓皮栎、锐齿栎、辽东栎、侧柏、油松、华山松、冷杉、红桦、白桦、落叶松、小叶杨、青杨、毛白杨、山杨、椅杨、椴、太白杨、楸、椿、榆、槐、枫、黄莲木、朴等高大乔木。
淀粉植物、糖类植物已知太白山淀粉和糖类植物有84种,其中毛栗、葛等均含淀粉在25%以上,此外尚有榛子、百合等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淀粉植物。太白山野生糖类植物以猕猴桃、八月炸、五味、山葡萄、峨嵋蔷薇果为主。
油脂植物太白山含油脂野生植物约100余种,其中松科、柏科的种子含油率约42.76%,榛子的种子含油率为51.6%,除可食用外,又可供工业作润滑油、制皂、油墨、油画颜料和化妆品的原料。此外,黄莲木(药树)含油率35.05%,可供工业制皂和制润滑油,经过处理亦可食用,其枝、叶、根、皮均可做杀虫农药。毛梾(又名油树、梁子木)果实含油率31.3~41.3%,含糖2.9~5.8%,油可供制皂、漆料和作润滑油。白桦树皮提取桦皮油,出油率33.12%,在工业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漆树割取漆液,可作油漆原料。猫屎瓜可提取橡胶。
此外,油脂植物还有杜仲、卫茅、楝树、五角枫、三桠乌药、椿、播娘蒿、黄花蒿等。
纤维植物太白山含纤维野生植物有114种,其中以木本之榆树皮、禾本之芦苇、草本之芒、马莲含纤维率高,可用作造纸、人造棉原料。
单宁植物单宁(鞣质)植物经浸提取的产品为栲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已发现太白山单宁植物有50余种,其中栓皮栎、辽东栎等树种的壳斗和种仁及树皮均含单宁在13.26~26.06%,油松、华山松、冷杉、粗榧等树皮中所含单宁量多、质优,盐肤木叶上生的五倍子含单宁可达60~80%。此外,如鹅耳枥、楝树皮、毛梾、黄栌等及蕨类均含鞣质。
药用植物目前已发现太白山药用植物有510种,有些命名冠有“太白”二字,以示太白山所产,与众不同。当地把部分草药称“七”药,其中有50余种已被收入《陕西中草药》一书,太白山产“七”药百余种。以“太白”冠名之地道药材有太白贝母、太白黄莲、太白米、太白花、太白茶、太白三七、太白黄精、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美花草、太白小紫苑、太白黑人参、太白手儿参等。
常用中药材有党参、黄芪、黄精、天麻、首乌、菖蒲、大黄、太羌、威灵仙、独活、五味子、灵芝、猪苓、升麻、柴胡、前胡等200余种。太白山中药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大,成为太白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 中文名
- 太白山
- 别 名
- 太乙山
- 所属山系
- 秦岭山脉
- 地域范围
- 陕西太白、眉县、周至三县
- 主峰海拔
- 拔仙台3771.2米
- 东西长直距
- 约61公里
- 南北宽直距约
- 39公里
山名由来
太白山名由来已久,现代地理定义的太白山,包括原太白山、鳌山以及联接二者的西跑马梁等。原太白山与鳌山东西对峙,又有东、西太白山之称。太白山在《尚书·禹贡》谓之“惇物山”,《说文解字》云:“惇者,物之丰厚也。”可见古人早对其得天独厚的物产便有发现,以“惇物”名山,也可见当时经济发展与此山关系密切。《汉书·地理志》谓之“太乙山”,据传说为太乙真人修炼之地。《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其精化白石若美玉,时有紫气复之,故名。”大抵是取太白金星之意称为“太白山”的,《古今图书集成》、《关中胜迹图志》、《郿县志》等均有记载。“太白山”之名最早见于《魏书·地理志》中,隋、唐后直沿用至今。太白山旧属武功县,山高势险,故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水经注》载: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过去,人们以太白山气势岿然,风雨无时,仅在六月盛暑时,始通行人,俗呼“开山”。六月以外,雾雪塞路,人迹罕至,俗称“封山”。以至《水经注》有“山下行军,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的近乎神话之说。现代人已不受什么“开山”、“封山”限制,即可随时登山。“不得鼓角”、“疾风雨至”的说法,仅只能说明山上气候变化无常。鳌山古称垂山,“其山冬夏积雪,故名。或曰,初有金星坠圭峰西,其精化为白石若美玉焉,故名”。位置界域
太白山跨太白县、眉县、周至县三县,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3771.2米,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7°41′23″~107°51'40"和北纬33°49'31"~34°08'11"之间,直距太白县城43.25公里。从东太白拔仙台至西太白——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两峰间直距约31.81公里,中夹20公里跑马梁。山体东西展布横亘太白县境中东部,位于鹦鸽乡、桃川乡、嘴头镇南部。西起嘴头镇,东至周至县老君岭,南以湑水河在太白县黄柏塬乡之河段为界,北以鹦鸽和眉县营头为界,东西长直距约61公里,南北宽直距约39公里。地质地貌
地质构造
太白山岩基由花岗岩组成,以拔仙台为中心,分布于9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拔仙台一带出露的主要是变质轻微的角闪石花岗岩及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这一规模庞大的花岗岩块体,主要是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地下酸性岩浆不断向上侵入,最后逐渐凝结成岩,岩基形成非一朝一夕,而是历经漫长的岁月和复杂的变化。山体形成。约6亿年前的震旦纪时,整个秦岭地区乃是一片汪洋大海,当时这里地面凹陷下沉,海水不断变深,海相沉积发育,逐渐形成石灰岩、白云岩等,海底偶有零星岩浆喷发。4亿年前的加里东运动时,这里上升隆起,逐渐褶皱成山,形成太白山之雏形。此后,在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中,多期构造变动。岩浆浸入和岩变质,使其雏形进一步发展。据近年地质资料记载:太白岩基的同位素年龄主要在2.06~2.29亿年之间。地壳剧烈运动相对平静时期,太白山以缓慢上升为主,在上升幅度相对较小的低洼处,水流汇聚,形成河、湖,河、湖中沉积的泥沙,逐渐形成页岩和沙岩。地表长期外露,遭受剥蚀,使初露峥嵘的太白山渐被夷平。到距今1亿年的中生代晚期,这里地势低矮起伏不大,呈现出准平原状态。约在距今1亿至7千万年之间的燕山运动中,太白山再度上升隆起,酸性岩浆再次浸入,使太白岩基组成更加复杂化,太白山为夹在两条近东西向大断裂之间的活动地块。这时,秦岭北侧大断层以渭河谷地向下断陷,此断层以南之太白山地块,南北产生不均衡的抬升。继燕山运动之后发生的喜马拉雅运动,是太白山上升最强烈的时期。当时太白山块体以跳跃方式急剧上升,北仰南缓更加明显,渭河谷地相对迅猛下降,使脊线迫近北部翘起,形成险峻之高山。故北坡陡峻,南坡相对较缓。从距今约7千万年开始的新生代以来,渭河谷底沉积物厚达5000~6000米,太白山顶海拔已上升到3771.2米,沉降和上升幅度已超过9000米。地壳的剧烈运动,对生物界既是一种灾难性的袭击,然而又是一种迫使生物发展进化的力量。一些幸免于难的物种通过改造自身,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发展繁荣起来,一些物种被淘汰,还有一些被迁移。新生代初,整个秦岭包括太白山都还不高,故其南北生物差异不大。后来秦岭急剧升高,方使南北自然条件产生明显差异,生物随之明显分化。第四纪冰期的到来,一批生物又被淘汰,而更多、生命力更强的新生物继之出现。据地质钻探发现,约在第四纪以来的300万年中,渭河谷底下降的最大幅度已超过3000米。时至今,太白山以上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仍在继续着,故山顶忉保留着中生代准平原的部分残石和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特征
太白山由下到上分为低山区、中山区、高山区三种地貌类型,形态不一,特点各异。低山区黄土覆盖,中山区石峰发育,高山区保留冰川遗迹。低山区该区在海拔800~1300米之间,地形起伏兼有黄土地貌与石质山地地貌的综合特点,相对高差不大,黄土掩覆,山头浑圆。山下基岩裸露处,水流常沿断裂带侵蚀切割,形成幽深峡谷。山区该区在海拔1300~3000米之间,北坡大体从刘家崖到放羊寺,南坡从黄柏塬到三清池,属石质中山区。大殿以下为深切谷地,沟谷断石呈“V”型,谷间山梁陡峭,多呈锯齿状。大殿以上石峰林立,山石峥嵘,巨石嶙峋,千姿百态。大殿至斗母宫一带层峦叠翠,势若屏风。大殿之东北梁上的麦垛石甚为奇特。斗母宫附近的花岗片麻岩柱峰,如巨大石柱,傲然挺立,直插云端。斗母宫至放羊寺间,多为巨大块状岩石,谷中岩石前拥后挤、重重叠叠。高山区该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太白山顶峰,第四纪冰川地貌形态较清晰、保存较完整。该区第四纪冰川地貌遗留下来的部分,按冰川作用的类型分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按形态分,冰蚀地貌包括冰斗、角峰、槽谷;冰碛地貌仅为终碛堤。拔仙台是第四纪冰川活动中心,故各种冰川地貌多分布于它周围。冰斗湖、角峰大太白海和二太白海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两个典型冰斗湖。前者位于拔仙台西北,东、南、西三面为崖壁环绕,开口向北。后者位于拔仙台西南,坎口朝南。三太白海是一个受断层影响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485米。玉皇池是太白山最大的冰蚀湖,湖面高程海拔3380米。太白山角峰仅只拔仙台,为未发育成型、不太典型的角峰。槽谷其横断面呈“U”形,较典型者二:其一为大太白海槽谷,在其冰斗之下方,向西北方向延伸,长约1500米,末端在海拔3100米附近,再向下便由流水切割形成的“V”形谷取代。谷底宽约200米,遍布块砾。沿谷而下,有台阶三级,称冰阶。大太白海即位于第一级冰阶内,相邻阶间距离不等,一、二级间高差近100米,二、三级间高差只60米许。其二为二太白海槽谷,位其冰斗之下,向南延伸,因受冰前影响,略弯曲,长约3000米,宽在300~400米之间。槽谷呈阶梯状逐级下降,末端高程为海拔3000米。石海、石河与“马蹄窝”从拔仙台顶面,东北到文公庙梁,西经跑马梁直至鳌山,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砾块遍布,复盖山梁及台原,连成一片,状似石块构成的海洋、河流,故名。跑马梁遍布由冻融分选作用形成的石环和多边形石,是一种特殊的冰缘地貌。其为粗大砾石围绕细粒土和细小碎石构成的较规则的几何图形,外缘粗砾排列环状叫石环,因很象马踩过的蹄印,故名“马蹄窝”,跑马梁也以此得名。
气候及资源
气候带
低山温带季风气候带太白山北坡海拔800~1500米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1℃,年积温3200~3500℃,夏季平均气温20~23℃,极端最高气温35~37℃。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7~—2℃,积雪与土壤结冻期常在3个月以上。秋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65%。中山寒温带季风气候带在海拔1500~3000米间,全年无夏,春秋短促,冬季漫长,气候冷湿,多雨多雾。年平均气温6℃。活动积温1900~2500℃,无霜期仅140天左右,年降水量多达750~1000毫米。春季以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5月份平均气温11~13℃,极端最高气温有时可达30℃,然而寒流一旦袭来气温又会降到0℃以下,故阴坡仍会残留积雪。9月下旬到10月初开始降雪,冬季从10月始到翌年4月终,极端最低气温—25~—12℃,积雪盈尺,有时于翌年六七月份仍消融不完。年相对湿度达70~80%,因而多湿多雾,多出现雨淞雾淞,构成奇丽彖致。故唐代书法家张旭在《山行留客》一诗中曾有“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已沾衣”之佳句。
高山亚寒带气候带在海拔3000~3360米间,气候寒冷湿润,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约800~900毫米。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土壤结冻期长达7~8个月,全年9个月时间为冬季。6月中旬与9月中旬,平均气温10~14℃之间。本带上限是太白山森林之上限。
高山寒带气候带太白山海拔3350米以上为寒带气候。此带气候寒冷半湿润,无秋,冬季长,天气变幻骤剧,风大,太阳辐射强。晴、阴、风、雨瞬息万变,雾常缭绕,山头忽隐忽现。一年中寒冷期长达9~10个月,全年平均气温极少超过8℃,自10月至翌年4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可降到-30℃左右,7~8月气候温凉,日平均气温5~10℃之间的日数约50天,日温差变化大,常刮东南风。最大降水高度高出1500米,因此降水量明显减少,年降水量约750~800毫米。8月份起始降霜,9月份始降雪,持续到翌年5月份。大太白海之坚冰,一般于7月份方可消融。顶峰拔仙台,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冰天雪地中,若遇寒冷多雪之年,被雪终年不化。七八月间,晴午之时,大太白海、拔仙台一带,虽冷风飕飕,然阳光如炙,人体感温度可达50℃左右。
植物
垂直分布带谱太白山植物分布,自下而上可分为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在海拔780~1300米间,为山之北麓一个基带——栓皮栎林亚带。此间,气候条件较优越,地形起伏不大,土层一般较厚,属典型褐土,最宜于落叶阔叶树类生长。主要为栓皮栎林分布带,其树冠繁茂,连片成盖,树干挺直,竞相向上,组成较突出的乔木林层。林下灌木层主要由子梢、狼牙刺、孩儿拳头、铁扫帚组成,林缘和林间空地上零星散布着黄栌或小乔木。灌丛下之草本层,主要由突脉苔草、野青茅、牡蒿、大油茫等组成。
在海拔1300~1800米间(蒿坪寺至上白云)为锐齿栎林亚带。土壤以普通棕壤为主,间有弱灰化棕壤。此间栓皮栎减少,锐齿栎、檀子栎增多,锐齿栎幼林多连片出现。本亚带也是油松分布较集中的地带。混交林木以板栗、山杨、皂柳、青柞槭、鹅耳栎、榆、灰楸、麦麸杨、油松等组成杂木林。常见灌木为子梢、胡枝子。林外草本植物占优势者为芒、大油芒、山棉花及蒿类。太白山所含华中植物区系成份大体以本亚带为分布中心,主要有四照花、八月炸、猫儿屎、八角枫、枳椇、猕猴桃、漆树等。
在海拔1900~2300米间(下白云至大殿)为辽东栎林亚带。土壤为普通棕壤与弱灰化棕壤,上至大殿一带为生草棕壤。此间锐齿栎和油松明显减少,辽东栎和华山松占优势。辽东栎纯林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拔1820米处的上白云至大殿之间。西太白山阴坪梁上有较好的辽东栎萌芽林,母株根基直径最粗者可达1.5米。本亚带以混交林为主,华山松分布最广,从海拔1140米处的蒿坪寺至海拔3000米的放羊寺都有华山松分布。在骆驼树至斗母宫之间,华山松分布较集中,多形成小面积纯林。混交林中,乔木主要有山杨、辽东栎、太白杨、椅杨、皂柳、红桦、白桦、千金榆、刺榛、三桠乌药、花楸、梾木、华山松,此外有少量巴山冷杉与零星分布的铁杉、刺松。林下灌木以华橘竹(又名拐棍竹)占优势,次为绣线菊、米面翁、膀胱果等。在本亚带之上部及谷地多见水蒿等草本植物群落。大殿附近蕴有药用植物200余种,林下盛产猪苓、灵芝、猴头、蘑菇、木耳等菌类植物。
在海拔1805~2750米间(骆驼树至斗母宫)为红桦林亚带。气候偏凉,湿度较大,兼之地形起伏高差较大,植物生长立地条件较差。土壤以生草棕壤为主,向上则变为生草灰化棕壤。树木种类大减,占绝对优势者为红桦。愈向上华山松愈生长不良,仅只零星散布。在斗母宫下之红桦稀疏林下,多密生着太白杜鹃(又名药枇杷)及稀疏低矮的华橘竹灌木层,林缘和林间空地,多有峨嵋蔷薇灌丛。草本层以野青茅占优势。红桦林下有天麻、大叶三七等药用植物。华山松多残留山峰、山梁及悬崖峭壁处的裸露基岩上,有少量巴山冷杉零星散布本亚带中。红桦林和华山松林在西太白山石垭子一带也均有分布。
在海拔2095~2800米间(大殿至明星寺)为牛皮桦林亚带。此间越向上自然条件越差,土壤由生草灰化棕壤变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因屙牛皮桦逐渐增多,且于斗母宫以上更为集中形成大面积之纯林。由斗母宫向上,巴山冷杉逐渐增多,有些地方与牛皮桦组成混交林。林下灌丛仍以华橘竹为主,在林间较开阔地面多生有秦岭小蘖为主的灌丛,或为野青茅属的草地。在平安寺附近的空地上,还生长着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兰。明星寺以上,在稀疏的桦林下多有金背枇杷繁生,有的地段尚形成金背枇杷丛林。我国特有的独叶草(Kingdonia)就主要生长在太白山金背枇杷林下。
针叶林带在海拔2800~3200米左右(大体在斗母宫与放羊寺之间)为冷杉林亚带。土壤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主要生长着巴山冷杉。在海拔2800~3000米左右,多出现巴山冷杉林片段,大殿以上零星散布,所见不多。斗母宫以上才显现小片冷杉林,在放羊寺稍下山梁上方可见到面积较大的巴山冷杉林。冷杉纯林郁闭度较大,林下阴湿多苔藓。在稀疏的冷杉林下,有金背枇杷灌丛。草本植物主要有高山老鹳草。
在海拔3200~3400米间,为落叶松林亚带。主要由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纯林组成。其上界已是太白山森林分布之上限。此间由下而上为生草灰化土、森林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气候较冷,植物生长期较短,立地条件极差。太白红杉个体生长极慢,年粗生长在0.8厘米以下,年高生长不足7厘米,植株干矮弯曲多分枝,当达2米以上时,则上部枝叶干枯,且常有全株死者居多。其林带内,灌木层有密枝杜鹃、银露梅、忍冬、高山绣线菊等。草本层成分复杂,主要有禾叶蒿草、圆穗蓼、早熟禾等。另外,林中苔藓、地衣甚多,多生长于地面和岩石上。太白红杉在海拔3200米以下的阴坡和半阴坡,一般生长较好,高达15米,最高可达17米。
高山灌丛带、草甸带海拔335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带、草甸带。地势高,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冰源地段。自第四纪末次冰川消退以来,这里一直处在冰缘气候控制之下,气侯寒冷、空气稀薄,阳光辐射强烈,常刮大风,蒸发旺盛,植物生长期短。基岩裸露,块砾遍布,现代冰融风化作用仍在强烈进行。成土过程极为缓慢,主要分布着高山草甸土、原始草甸土和原始土壤。在这块冰蚀地面上乔木已绝迹,主要分布着矮生匍匐灌丛、矮生草甸、苔藓群落、地衣群落,且有少数裸露岩面被微观藻类和菌类群落所覆盖。
矮生灌丛主要由密枝杜鹃和怀腺柳组成,或由高山柳群落以小片状与密枝杜鹃群落组成复合体,偶或与密枝杜鹃组成共优种群落。密枝杜鹃群落覆盖率为70~80%,高山柳群落覆盖率为50~70%,灌丛中有高山绣线菊等。灌丛群中常有禾叶蒿草密生,其覆盖率达20%。矮生草甸,主要以禾叶蒿草群落占优势,在局部低平较阴湿地段还分布着以圆穗蓼草为主的杂草群落。苔藓群落和地衣群落分布极广,从岩石、土壤以至树杆枝头,均可见到不同种类的地衣和苔藓。太白山顶部,灌丛和草甸合起来占不到一半面积,而苔藓和地衣群落占到一半左右。其中壳状地衣群落占全部地衣群落面积的8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而叶状地衣只占10%,枝状地衣仅占1%左右。
种类
稀有植物世界上仅存的、中国独有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延续,在地球上如凤毛麟角,罕见难得,被视为“世珍国宝”。
用材林木优质用材林木有栓皮栎、锐齿栎、辽东栎、侧柏、油松、华山松、冷杉、红桦、白桦、落叶松、小叶杨、青杨、毛白杨、山杨、椅杨、椴、太白杨、楸、椿、榆、槐、枫、黄莲木、朴等高大乔木。
淀粉植物、糖类植物已知太白山淀粉和糖类植物有84种,其中毛栗、葛等均含淀粉在25%以上,此外尚有榛子、百合等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淀粉植物。太白山野生糖类植物以猕猴桃、八月炸、五味、山葡萄、峨嵋蔷薇果为主。
油脂植物太白山含油脂野生植物约100余种,其中松科、柏科的种子含油率约42.76%,榛子的种子含油率为51.6%,除可食用外,又可供工业作润滑油、制皂、油墨、油画颜料和化妆品的原料。此外,黄莲木(药树)含油率35.05%,可供工业制皂和制润滑油,经过处理亦可食用,其枝、叶、根、皮均可做杀虫农药。毛梾(又名油树、梁子木)果实含油率31.3~41.3%,含糖2.9~5.8%,油可供制皂、漆料和作润滑油。白桦树皮提取桦皮油,出油率33.12%,在工业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漆树割取漆液,可作油漆原料。猫屎瓜可提取橡胶。
此外,油脂植物还有杜仲、卫茅、楝树、五角枫、三桠乌药、椿、播娘蒿、黄花蒿等。
纤维植物太白山含纤维野生植物有114种,其中以木本之榆树皮、禾本之芦苇、草本之芒、马莲含纤维率高,可用作造纸、人造棉原料。
单宁植物单宁(鞣质)植物经浸提取的产品为栲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已发现太白山单宁植物有50余种,其中栓皮栎、辽东栎等树种的壳斗和种仁及树皮均含单宁在13.26~26.06%,油松、华山松、冷杉、粗榧等树皮中所含单宁量多、质优,盐肤木叶上生的五倍子含单宁可达60~80%。此外,如鹅耳枥、楝树皮、毛梾、黄栌等及蕨类均含鞣质。
药用植物目前已发现太白山药用植物有510种,有些命名冠有“太白”二字,以示太白山所产,与众不同。当地把部分草药称“七”药,其中有50余种已被收入《陕西中草药》一书,太白山产“七”药百余种。以“太白”冠名之地道药材有太白贝母、太白黄莲、太白米、太白花、太白茶、太白三七、太白黄精、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美花草、太白小紫苑、太白黑人参、太白手儿参等。
常用中药材有党参、黄芪、黄精、天麻、首乌、菖蒲、大黄、太羌、威灵仙、独活、五味子、灵芝、猪苓、升麻、柴胡、前胡等200余种。太白山中药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大,成为太白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