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葛仙山
首页  > 江西  > 上饶  > 铅山   »  葛仙山景点介绍

葛仙山

葛仙山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葛仙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奇峰、异石、云海、松涛,与黄山媲美;试剑石、道人石、龙舌池、七星井、仙人足印蔚为奇观。该山相传因东汉葛玄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2018年1月,葛仙山景区被江西省旅发委评为4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称
葛仙山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级别
AAAA级
门票价格
30
著名景点
葛仙峰,紫云峰,香炉峰,葛仙大殿,娘娘殿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江西省上饶市
建议游玩时长
壹天
适宜游玩季节
全年

交通信息

上饶出站乘坐1路或者3路公交车到大市场车站,那里有直接到葛仙山的班车。铅山县汽车站,永平镇汽车站都有直接到葛仙山的班车。1、可以步行上山从山脚步行上山,全程大概需要三至四个小时。2、索道上下山葛仙山2018年已经开通上下山的索道,索道全长2069米,高差691米,单趟运输时间为7--10分钟。该项目投资1.2亿元,采用法国马公司进口,亚洲最先进的双直驱技术脱挂式客运索道设备。

主要景点

葛仙峰景区内的最高峰,海拔1096.3米,突出群山之上,清峻奇绝,群峰簇拥,是抒情揽胜的好地方。站在葛仙峰上,可揽四方云山,圭峰、黄岗山、鹅湖山、七星山、独竖尖……尽在视野之内。在此观看日出云海群山之巅,尤为荡气回肠,极尽壮观。

紫云峰位于大葛仙殿西北。春夏之季在此峰可以看到紫色的云海,故名紫云峰。由于山体的特殊位置和阳光的折射作用,峰前云生雾起,时白时紫,似山似海,极尽变化,虚无缥眇,意味无穷。香炉峰位于大葛仙殿西南约3500米处,海拔1037米,山势峻峭挺拔,其峰巅恰在大葛仙殿的中轴线和水平线上,从八卦门里遥望,时常蒸腾于峰头的白云,恰如葛仙祠香炉中的缭绕青烟。所以,此峰是葛仙祠的天然香炉,它使神话般的仙山更加美妙和浪漫。
葛仙祠又称玉虚观,祀葛玄,建于北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祠依山筑殿,座东北朝西南,有大葛仙殿、老君殿、观音殿、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阁等。建筑规模宏伟,结构严整,建筑构思考究。
娘娘殿为纪念葛玄之母而建。传说葛玄在葛仙山上修练之后,其母特从江苏老家赶来探望,不意行至半山突然故去,未能见上儿子一面。因此在葛母仙逝处筑殿纪念。娘殿位于葛仙祠西北3.5公里处,海拔610米。虔诚的香客从古道登山,先在娘殿烧上一柱香,并歇歇脚,然后继续登山。此处绿树掩映,风景甚佳。
慈济寺位于葛仙祠的玉皇阁之北,与大葛仙殿相距约100米左右,低于大葛仙殿约25米。座向与葛仙祠相反。慈济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年(公元1593年),当时葛仙山的大葛仙殿有万众香客,因人满为患,恐生事端,道士邀请同样在江西和东南宗教界颇有影响的鹅湖峰顶寺的僧人前来设立分院,共理庙会。于是形成“一山两教”,“道释共处”的宗教文化特色。接官亭接官亭为葛仙山之门户。据记载,系明代嘉靖年间为迎接京官内阁大员而建。每有朝中大员或名士上山,道长要率全山道士在接官亭恭迎。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该亭为八柱式大型牌楼,将古代建筑造型艺术与现代建筑技术溶为一体,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亭前亭后是数百级宽阔平整的登山步道,给人以步阶登天的感觉。
飞升台位于大葛仙殿东北约300米处的舍身崖上,为六方石柱双层仿古亭榭建筑。亭下断崖千尺,云雾袅袅,形势十分壮观。传说此处为当年葛玄羽化成仙之处。步云亭和观道亭两亭均为六方石柱仿古建筑,分别位于大葛仙殿左400米和右80米的山头上,遥相呼应。两亭既是休息的好地方,又是观光揽胜的绝佳之地。站在亭上,观看山舞云飞,如临仙境。九龙窜顶从葛仙峰上俯瞰四周,可以看到有九条山脊如九条乘云而来的巨龙,汇聚于大葛仙殿后,其势生动雄伟。形家称此九龙汇聚之处为风水极佳之地。龙须沟位于葛仙峰之西,沟谷延伸5公里,两岸山峰相夹,崖陡谷深。谷中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沟谷溪水湍急,撞击沟石,发出轰鸣之声,如“半壑响雷霆”,惊人魂魄。西潭谷位于大葛仙殿八卦门下,谷深数百米。站在大殿外的祭坪边缘,俯视谷底,只见断崖壁立,奇石无数,云生谷底,飞腾而上,把葛仙祠烘托成仙阁琼楼,给人以此谷是云的家乡的感觉。除了上述文化和自然景观之外,在葛仙山还有舍身崖、旌旗崖、聚仙崖、试剑石、道人颂经、仙人足印、石羊望佛、双狮守门、上马石、下马石、七星井、龙眼井、龙舌池、太师椅、三泄瀑等地质运动所形成的地貌景观,有美丽壮观的日出、雾淞、云海、八卦月等由气候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奇观。

基本信息

葛仙山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远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鳌,耸立于峰峦豁谷之中,奇秀峻绝,东晋初,著名道士葛玄来到葛仙山,炼丹传教,遂使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景区内的最高峰,海拔1096.3米,突出群山之上,清峻奇绝,群峰簇拥,是抒情揽胜的好地方。站在葛仙峰上,可揽四方云山,圭峰、黄岗山、鹅湖山、七星山、独竖尖,尽在视野之内。在此观看日出云海群山之巅,尤为荡气回肠,极尽壮观。葛仙山位于江西省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据载,晋代著名道士葛玄曾在此山炼丹传教,该山遂被后人称为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据清同治《铅山县志》,唐咸通(860-873年)中于葛玄炼丹处建宗华观,宋治平二年 (1065年)赐名玉虚观。宋元佑七年(1092年),改名为大葛仙殿。后又多次修葺。清嘉庆年间( 1796-1820年)毁于火,后修复。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毁于火,次年再度重建。现基本保存完整。大葛仙殿俗称葛仙祠,坐落在葛仙山最高峰香炉峰上。殿长29.2米,宽17米,面积496平方米。殿内有坛,坛上有葛玄行像、坐像各一,有横匾6块。坛下有古井,相传为葛玄所筑。殿门外右侧有三官殿、灵官殿,再由百步阶可通玉皇殿、地母楼、慈济寺、龙池。慈济寺有罗汉殿、大佛殿,祀如来佛。龙池有岩石如舌伸入池水,为葛玄洗药炼丹处。寺旁有仙井,可供寺僧、香客汲用。现葛仙祠道观与慈济寺僧庙已合为一体,佛道共处,形成一道独特景观。葛仙祠西北约2.5公里的山坡上有娘殿,祀葛玄之母,东南约2公里处山坡上有爷殿,祀葛玄之父。葛仙祠左山顶,石笋丛列,有巨石如被剑 劈成两半,上刻"试剑石",传说是葛玄试剑处山间还有上马石、下马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等古迹。每年六月初一葛仙山"开山门" ,十月初一"关山门"。这段时间,四方香客,川流不息。尤以八月二十日葛仙翁寿诞为盛,朝山进香者常逾万人 。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葛仙山的葛仙祠和慈济寺为省重点寺观,对外开放。另外,四川彭州也有葛仙山,相传是晋时道士葛永(王贵)隐修之地。 群峰环抱、山峦叠翠的葛仙山位于彭州市东北部万年乡花园沟与红岩乡白石沟之间,相传晋道士葛永贵与道友杨升贤在该山结茅为庐,炼丹修道,羽化成仙,因此得名,又名葛家山。因山势远望如莲花又称莲花山。山上东岳殿、葛仙殿、茅庵遗迹可见。葛仙山面积约1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322米。景区以孤峰挺拔,溶洞幽深为特色,座座孤峰呈三角形,如刀削斧砍,互不相联,千姿百态,宛如硕大的群雕造像,令人称奇叫绝。山中多溶洞,素有“九妖十八洞”、“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之说。葛仙山有名的溶洞如五龙洞、五爪洞、水帘洞、灵泉洞、朝天洞、仙女洞、毛狗洞、雷声洞、无底洞、石象洞,洞洞妙趣横生。石象洞掩映在青松翠柏笔林丛中,深约70米,洞中石笋、石柱、石花、钟乳石各具形态,玲珑剔透。雷声洞口小腹空,岩顶滴水,发出叮呼声,宛如琴声,洞中清潭久旱不涸,久雨不涨,极为神奇。形似五指的五爪洞,由五个洞组成,以五指命名,其中以无名指最深,各洞弯路道险,如同迷宫。塘坝子的五龙洞,长200余米,高8米,内有五个串珠大厅,宽敞大度,顶高12米,气势壮观。其间石笋、钟河涓涓流水婉转悠扬,洞屋有能观天的朝天洞,形状奇异,有坐井观天之感。因入口是“人”字形,入洞不远处有龙迹可辨,故有“五条巨龙驾五条彩虹腾空升天”之传说。葛仙山遍山古柏苍翠,风景清幽,是川中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唐之王勃、清之黄云鹄均曾登临赋诗。每年三月三为朝山庙会盛期,游者如织。春夏之夜,在各峰岭上可观“玉皇灯光”,并向葛仙殿、玉皇楼冉冉游去,民间传说要诚者福者方可一见。

建制沿革

葛仙山镇(原名万年乡)历史悠久,其史可追溯东汉末,距今已有1800多年。东汉顺帝时,张陵创道教,设24治,境内葛仙山乃治所在地,名葛贵治。三国时,诸葛亮屯军植桑境内。《华阳国志》上即有“官桑”(即今官仓村)之名。唐时九陇县设两镇,一名棚口,一名木头,木头镇即今万年场。万年之名,源于元末明初,当时建场在严家河北岸,长约里余,开场时取一老人“要赶一万年”之语,遂名万年场,后毁于水。清嘉庆年间,建花园场于今花园村境内,后冷落而废。清同治三年,建场于今址,分上场、下场、中街、新街四段,鸭子河上桥名万善桥,严家河上桥名万年桥,均为风雨廊桥建筑结构,各街两头均有寨子门楼,在菜市坝寨子门上嵌有石匾,上书“古万年场”四字。解放前为万年乡。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万年乡名。1958年建万年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恢复乡。二oO二年九月二日,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万年乡新建葛仙山镇,镇人民政府驻万年场,辖原万年乡所属行政区域。

文人诗颂

东汉末年,葛永贵(亦名葛贵)道长修道于白石山,后羽化,因他能驱邪辅正,遂名葛仙山。晋末,成汉政权创始人李特,被汉益州刺史罗尚追击至繁县之官桑(今官仓村),李特战死(见《华阳国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于咸亨二年应九陇县令柳太易之邀到九陇,游葛仙山,著有《山中》诗:“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并著《莲花峰赋》,曾朱书于葛仙山殿壁,惜失传。唐四川节度使韦皋,微时师事葛贵,经仙翁指点,后果高官,皋为葛立祠,并作记。“泉名富贵,韦节度之故步犹留;峰矗莲花,王子安之佳篇可读”联语,记述了王勃、韦皋来葛仙山游历的佳话。清四川按察使黄云鹄多次游葛仙山,在其《天彭记游》等篇中均有记载。清才子李调元,留有咏葛仙山的诗篇。

相关传说

北宋元祜七年(1092),在葛仙山之香炉峰建葛仙祠,后经南宋、元、明几代扩建,遂成一气势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除大葛仙山殿外,有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楼。葛仙祠坐北朝南,依山筑阁,铁瓦石门,殿内神像森列,古匾横陈。寺院周围分布着迎客松、试剑石、上马石、下马石、舍身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龙池等古迹。历年来,善男信女不绝,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初一为葛仙山的“开山门”之日,十月初一为“关山门”之日,八月二十相传是葛仙寿诞,还有七月十九、九月九等诸日,朝山进香者常达万人以上。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