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葡文名称伯多禄五世剧院;另称马蛟戏院、岗顶波楼),是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古老剧院,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 中文名称
- 岗顶剧院
- 地理位置
- 澳门岗顶前地
- 开放时间
- 24小時
- 景点级别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别 称
- 马蛟戏院、岗顶波楼
历史
岗顶剧院在1860年由澳门的葡萄牙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建成初期只建成主体部份,其后1873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台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岗顶剧院已曾经多次维修,亦曾因白蚁蛀蚀问题而关闭近20年。1993年和2001年进行维修,现主体建筑基本仍保存完整。建筑特色
岗顶剧院大楼位于岗顶前地,建筑长41.5米,宽22米,中式坡屋顶之屋脊高为12米,屋檐高为7.5米。岗顶前的路是用石仔铺成的海浪图案,据说每块地砖均是由葡萄牙运来的。 建筑设计为新古典希腊复兴风格,平面作纵向布局,圆形的观众席前后布置了前厅及舞台,两侧是可供休息的长廊,长廊上设有楼梯直达二楼观众席,此观众席为一月牙形,依靠楼下10条排列成弧线的柱子支撑着。 剧院正主面为一面宽15.7米的门廊,门廊顶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结,其下则是由四组爱奥尼柱式倚柱组成的三个券洞,券洞宽约3米,而8条倚柱均长约6米,山花及柱子上装饰较为简单,令立面看起来更为雄伟、高耸。与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岗顶前地之侧立面,其墙上连续开满9个宽2.45米的落地大窗,进一步加强屋面水平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浑厚的气度。 建筑整体粉刷以绿色,衬托墨绿色门窗及红色屋顶在以黄色为主调的周围环境既和谐共处又突显个性。岗顶剧院最为独特的地方是剧场的两侧都有进行表演的舞台,一层的坐席则位于大厅的中央,这种布置能够让来到这里的观众体验到别样的视听感受,。这个剧院曾经是引领中国接受西方艺术的主要场所,它不但拥有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厅,也是著名的歌剧《蝴蝶夫人》举行亚洲首演的地方。来到岗顶剧院除了欣赏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外,还能到舞厅、阅览室、桌球室等娱乐场所去休闲放松。著名事件
澳门这座城市拥有许多“中国第一”,而岗顶剧院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中的一个“中国之一”。在1860年兴建的岗顶剧院,令中国的土地上从此有放映电影场地,最架势就是意大利的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亚洲首演就在这里举行,不用说,当时场面墟冚,成为一时佳话。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剧院还曾为难民庇护所。交通
起点: 港外码头乘搭巴士28A 号,并在友谊马路/ 行车天桥转搭3号巴士至新马路,再沿民玫署旁斜路上- 乌拉特前旗 1沃野镇故城
- 磴口 2阴山岩画
- 乌拉特中旗 3新忽热古城址
- 临河区 4朔方郡故城
- 乌拉特前旗 5巴彦淖尔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
- 乌拉特后旗 6五彩仙境玛瑙湖
- 乌拉特后旗 7阴山山脉西段
- 乌拉特后旗 8呼吉乐广场公园
- 杭锦后旗 9河套工业旅游景点
- 乌拉特后旗 10乌拉特后旗地下靶场
- 杭锦后旗 11走西口-中国民俗第一村
- 乌拉特后旗 12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
- 乌拉特后旗 13大坝口岩画
- 杭锦后旗 14二道桥胡杨
- 杭锦后旗 15河套大院
- 乌拉特后旗 16沙顶湖
- 杭锦后旗 17科技文化会展中心
- 乌拉特后旗 18蒙古野驴自然保护区
- 乌拉特前旗 19乌梁素海
- 杭锦后旗 20奋斗中学
- 乌拉特后旗 21达拉盖度假村
- 乌拉特后旗 22石门天然石景园
- 乌拉特后旗 23宝音图风蚀景观
- 杭锦后旗 24康尔徕生态园
- 杭锦后旗 25头道桥旅游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