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字典   »  乙字的意思

乙字的意思

拼音 注音一ˇ
部首乙部 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 1画
五笔NNLL 仓颉NU 郑码YDA 四角17710 结构单一
电码0044 区位5050 统一码4E59
笔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ǐ(一ˇ)

⒈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

⒉  指代一方:甲方乙方。乙型脑炎。

⒊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⒋  姓。

汉英互译

second

造字法

象形:像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English

second; 2nd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2) 同本义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说文》

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陆机《文赋》。注:“抽也。”

其於十母为甲乙。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史记·律书》

(3) 又如:乙乙(难出之貌)

(4) 第二,次一等 [second]。如:乙部(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

词性变化

〈名〉

(1) 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礼记·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注

帝乙归妹。——《易·泰》

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左传·哀公九年》

(2) 某人 [one]

甲乙同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甲先得举。

(3) 又如:某甲某乙

(4) 鱼腮骨 [gill bone]

狼去肠…鱼去乙。郑玄注:“乙,鱼体中害人者名也。今 东海容鱼有骨,名乙,在目旁,状如篆乙,食之鲠不可出。”——《礼记·内则》

(5) 虎两肋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 [tail bone of tiger]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宋· 苏轼《寄微轩》

〈动〉

碾压;压抑 [roll]

西太守,乙卯金。——《后汉书》。李贤注:“乙,轧也。 述 言西方太守能轧绝卯金也。”

常用词组

乙醇、乙醚、乙脑、乙醛、乙炔、乙酸、乙烷、乙烯、乙酉、乙种粒子、乙种射线、乙状结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乙

乙 【乙部】【子集上】 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於筆切《集韻》億姞切《韻會》《正韻》益悉切,音鳦。十幹名。東方木行也。《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月在乙曰橘。《前漢·律歷志》奮軋於乙。《京房易傳》乙,屈也。

凡讀書,以筆志其止處曰乙。《史記·東方朔傳》朔初上書,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三月乃盡。

唐試士式,塗幾字,乙幾字。抹去譌字曰塗,字有遺脫,句其旁而增之曰乙。

《太乙數》有君基太乙,五福太乙諸名。

《前漢·藝文志》有天乙三篇。《註》天乙謂湯,其言非殷時,皆假託也。

姓。漢南郡大守乙世,前燕護軍乙逸,明乙瑄,乙山。

《爾雅·釋魚》魚腸謂之乙。《禮·內則》魚去乙。《註》魚餒必自腸始,形屈如乙字。一說魚腮骨,在目旁,如篆文乙,食之鯁不可出,去之乃食。

《茅亭客話》虎有威如乙字,長三寸許,在脅兩旁皮下,取得佩之,臨官而能威衆。無官佩之,無憎疾者。《蘇軾詩》得如虎挾乙。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乙【卷十四】【乙部】

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气尚彊,其出乙乙也。與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頸。凡乙之屬皆从乙。於筆切

说文解字注

(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侌气尙彊。其出乙乙也。冤之言?。曲之言詘也。乙乙、難出之皃。史記曰。乙者、言萬物生??也。漢書曰。奮?於乙。文賦曰。思??其若抽。??皆乙乙之叚借。?从乙聲。故同音相叚。月令鄭注云。乙之言?也。時萬物皆抽?而出。物之出土艱屯。如車之輾地澁滯。與丨同意。謂與自下通上之丨同意也。乙自下出上礙於陰其書之也宜倒行。於筆切。十二部。按李善乙音?。乙承甲。象人頸。以下皆冡大一經曰言之。凡乙之屬皆从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