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头木屑
陶侃,字士行,东晋鄱阳人,后来迁居庐江浔阳,是晋末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父。由于他为西晋统治者“一贯尽忠”,从县吏一直做到荆、江二州刺史,并掌管其他六州军事,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人物。但他戎马生涯四十余年,却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还经常勉励部下珍惜一草一木,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陶侃少时家境贫寒,父亲病后,全家只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生活。为了培养他,母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他十六岁时,在县里谋到一个小吏的职位,负责管理鱼池。刚上任不久,他就给母亲弄回去一坛腌鱼,这是当时人们喜欢吃的东西。但他母亲很生气,把腌鱼封存不吃,并且责备他说:“你拿公家的东西送我,不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让我替你难过!”母亲的话使陶侃十分羞愧,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拿过公家的东西。
有一年,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因战备需要造一批战船,陶侃常去现场视察督导,发现大量的剩竹头和木屑扔得到处都是,觉得很可惜。这些东西本来都算是废物了,陶侃却叫人全部登记收藏起来。别人见他这样做,心中都暗自好笑。后来,一次新春集会,恰逢雪后初晴,厅前泥泞难走,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这时,微不足道的木屑发挥了作用。
有一次,东晋大将桓温要去讨伐蜀地,事先需要赶造不少船只,船板锯好了,但缺少竹钉,没法把船身装起来,陶侃便叫人把藏着的竹头取出来送给桓温,削成竹钉,船便装起来了。陶侃不但提倡节俭,而且非常反感那些毫不珍惜财物的人。一次,他去郊区,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青稻穗,就问他为什么这样,那人说没什么,随手采的。陶侃很生气,训斥道:“你自己不种庄稼,还去糟蹋别人的!”当即把那个人抓起来教训了一通。
公元315年,陶侃率兵击败杜弢的反晋武装,又攻克长沙,声威很大,权臣王敦因猜忌他,解除了他的兵权,陶侃被贬为广州刺史。因为公务少,陶侃一下子成了无事可做的闲人。但他并没有放纵自己,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搬到书房外面,晚上又搬进书房,天天来回地搬进搬出,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用意。有人不解,甚至笑他,他却正色道,“我正当壮年,总有一天要平定中原,报效国家,生活悠闲不但会变懒,还会败坏身体,以后如何担当重任?”人们听了不禁肃然起敬。
相关成语故事
- hè guī huá biǎo鹤归华表
- kòu hú cháng yín扣壶长吟
- jīn guó yīng xióng巾帼英雄
- bái lóng yú fú白龙鱼服
- chéng gēng chuī jī惩羹吹齑
- hàng xiè yī qì沆瀣一气
- yù jiā zhī zuì hé huàn wú c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kǒu bù èr jià口不二价
- chéng qīng tiān xià澄清天下
- sì shì ér fēi似是而非
- mù bù shí dīng目不识丁
- bǐ cǐ bǐ cǐ彼此彼此
- wàng zì zūn dà妄自尊大
- bù kàng bù bēi不亢不卑
- pìn jī sī chén牝鸡司晨
- tòng xīn jí shǒu痛心疾首
- wén zhāng gài shì文章盖世
- pò qín shì jué破琴示绝
- biàn běn jiā lì变本加厉
- rén rén zhì shì仁人志士
- dú mù nán zhī独木难支
- shǐ yáng jiàng láng使羊将狼
- bǐ zǒu lóng shé笔走龙蛇
- wǔ lǐ wù zhōng五里雾中
- yī sī bù gǒu一丝不苟
- dà hàn wàng yún大旱望云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kōng kōng rú yě空空如也
- qiān lǐ chún gēng千里莼羹
- chéng hú shè shǔ城狐社鼠
-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贫无立锥之地
- dài rén shòu guò代人受过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兵强马壮
- yī míng jīng rén一鸣惊人
- wàn lài jù jì万籁俱寂
- shǒu zhū dài tù守株待兔
- fēng fēng yǔ yǔ风风雨雨
- wú niú chuǎn yuè吴牛喘月
- míng luò sūn shān名落孙山
- xuán mén jué mù悬门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