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相关成语故事
- bái hóng guàn rì白虹贯日
- yī rì sān qiū一日三秋
- kāng bǐ zài qián糠秕在前
- tàn lí huò zhū探骊获珠
- sāng tián cāng hǎi桑田沧海
- rú kǔ hán xīn茹苦含辛
- bái yún qīn shè白云亲舍
- yī yán xīng bāng yī yán sàng bāng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 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别有天地非人间
- sān rì dǎ yú liǎng rì shài wǎng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yǐn zhuī cì gǔ引锥刺股
- fēi yáng bá hù飞扬跋扈
- qiàn nǚ lí hún倩女离魂
- pū shuò mí lí扑朔迷离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qīng yíng diào kè青蝇吊客
- jìn shuǐ lóu tái近水楼台
- hú sǐ shǒu qiū狐死首丘
- 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墙倒众人推
- jué dài jiā rén绝代佳人
- jiǎ shǒu yú rén假手于人
- lā lā chě chě拉拉扯扯
- zhī cuò jiù gǎi知错就改
- chū shēng rù sǐ出生入死
- bù dé rén xīn不得人心
- yī zhī bàn jiě一知半解
- shēng lí sǐ bié生离死别
- qī bù chéng shī七步成诗
- shēng gōng shuō fǎ生公说法
-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挟天子以令诸侯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两相情愿
- qǔ gāo hè guǎ曲高和寡
- xiāng jiān hé jí相煎何急
- shí rì wàn qián食日万钱
- cāng hǎi héng liú沧海横流
- qū yán fù shì趋炎附势
- tiě yàn mó chuān铁砚磨穿
- 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í不打不成相识
- yīn cái shī jiào因材施教
- zhì tóng dào hé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