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相关成语故事
- fù fèng pān lóng附凤攀龙
- qí lè róng róng其乐融融
- yóu jiě dào xuán犹解倒悬
- yù bàng xiāng chí yú wēng dé lì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 liǎng hǔ xiāng dòu两虎相斗
- yī míng jīng rén一鸣惊人
- xún duǎn jiàn寻短见
- chǔ suī sān hù wáng qín bì chǔ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yī zhī bàn jiě一知半解
- sān gào tóu zhù三告投杼
- shàng lóu qù tī上楼去梯
- cāo gē rù shì操戈入室
- èr fēn míng yuè二分明月
- xián shā tián hǎi衔沙填海
- rú kǔ hán xīn茹苦含辛
- 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战战惶惶
- jǔ shì wú shuāng举世无双
- chuí tóu sàng qì垂头丧气
- lǐ guǎng wèi fēng李广未封
- dōng lā xī chě东拉西扯
- bù sān bù sì不三不四
- jīng wèi tián hǎi精卫填海
- rén fēi mù shí人非木石
- huò tù pēng gǒu获兔烹狗
- wéi mìng shì cóng唯命是从
- rù mù sān fēn入木三分
- shī chū yǒu míng师出有名
- měi lún měi huàn美轮美奂
- wáng xiáng wò bīng王祥卧冰
- huáng páo jiā shēn黄袍加身
- kuī bào yī bān窥豹一斑
- dǒu shāo zhī rén斗筲之人
- wàng zì fěi bó妄自菲薄
- zì zuò jiě rén自作解人
- wéi huǐ fú cuī wéi shé ruò hé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 shī wèi sù cān尸位素餐
- jiǎo tà shí dì脚踏实地
- fēi lǘ fēi mǎ非驴非马
- jǐn náng miào jì锦囊妙计
- jiàn fēng shǐ duò见风使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