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
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相关成语故事
- wèn ān shì shàn问安视膳
- ān bù dàng chē安步当车
- bái tóu rú xīn qīng gài rú gù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 máo suí duò jǐng毛遂堕井
- huà hǔ bù chéng fǎn lèi gǒu画虎不成反类狗
- jù rén qiān lǐ距人千里
-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人心不足蛇吞象
- zǒu tóu wú lù走投无路
- shā jī xià hóu杀鸡吓猴
- bá xiá tóu jǐng拔辖投井
- xiōng zhōng xì mò凶终隙末
- mín wú jiào lèi民无噍类
- tí míng dào xìng提名道姓
- xiàn pù zhī chén献曝之忱
- bīng bù yàn zhà兵不厌诈
- hái chún fǎn pǔ还淳反朴
- kuān měng xiāng jì宽猛相济
- hán dān xué bù邯郸学步
- chē zài dǒu liáng车载斗量
- shèng yán nán zài盛筵难再
- chén mén rú shì臣门如市
- lè chāng pò jìng乐昌破镜
- mí tú zhī fǎn迷途知反
- dé mǎ shé zú得马折足
- shēng sǐ yǒu mìng生死有命
- yì yǐ míng zhū薏苡明珠
- sān shí ér lì三十而立
- liàng jīn mǎi fù量金买赋
- wū tóu bái mǎ shēng jiǎo乌头白,马生角
- wàng chén ér bài望尘而拜
- yáng yáng dé yì扬扬得意
- bǐ zhòng wǒ guǎ彼众我寡
- xiàng píng zhī yuàn向平之愿
- yí lín dào fǔ疑邻盗斧
- jué mù dōng mén抉目东门
- wéi lì shì tú唯利是图
- hú jiāng sāi dào壶浆塞道
- kǔ kǒu pó xīn苦口婆心
- bàn tú ér fèi半途而废
- pái shā jiǎn jīn排沙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