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中医杂记   »  中药治疗高血压长于调节免疫失衡

中药治疗高血压长于调节免疫失衡

来源:

日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通过观察三种方法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成分等指标的变化,发现中西药各有所长,中药长于调整免疫功能失衡状态,西药离子阻滞剂降压效果好,临床应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研究人员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均属痰湿壅盛型的患者按性别、年龄分层,各层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治疗组,各40例。其中中药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天麻、甘草、防风、黄芪),每日1剂;西药组采用硝苯吡啶10毫克,每日3次口服;中西药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并加用硝苯吡啶。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一律停用对血压及免疫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观察各组临床症状、血压、淋巴细胞转化率(LBT)、免疫球蛋白(1gG、IgA、IgM)以及补体(C3、C4、CH50)等的变化。
结果表明,西药组及中西药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两组经治疗后收缩压(SP)及舒张压(DP)均降至正常范围内,表明硝苯吡啶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中药组治疗后SP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而DP的变化则不明显,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的降压效果不甚理想。
中药组及中西药组治疗后IgG、IgM、C3、CH50显著降低,且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两组治疗后LBT值亦上升,且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对机体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西药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改善均不显著。
中药组及中西药组经治疗后,眩晕头痛等一系列症状出现的频数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别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西药组除眩晕头痛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外(p<0.01),其余症状的改善均不明显。表明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具有良好的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临床症状的功效。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LBT值低下,而IgC、IgM、C3、CH50等则显著高于正常,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具体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体液免疫反应活跃,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失衡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中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各有所长,中药治疗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失衡状态,但其降压效果尤其是对DP的作用则不甚理想;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吡啶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但它仅能使血压下降,而不能改善机体免疫机能的失衡状态,其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亦不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玉屏风散。临床上将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使之相辅相成,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